一篇神文,讓你5分鐘搞定高中文言文全部實詞和語法

文言文真是太麻煩,學也學不會,背也背不會。不著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位特級老師撰寫的一篇文言文《烏有先生歷險記》,讓你一秒辨別詞語的各種用法。

《烏有先生歷險記》是張孝純先生根據河北正定一帶流傳的民間故事撰寫的一篇高考文言文複習資料。它囊括了中學課本中幾乎全部的文言詞法、句法知識。

全篇包括:人稱詞23個;時間詞36個;古今字、假借字66個;常用文言虛詞46個;應重點掌握的文言實詞200多個;固定結構、特殊句式30個;詞性活用現象近30例;初、高中文言教材中的語句多處。

下面一起來一段段地學習一下吧!

原文

烏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藝桑麻五穀以為生,不欲與俗人齒,譭譽不存乎心,人以達士目之。海陽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讀書是務。朝廷數授以官,不拜,曰:“邊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違期年未之見已。因親赴中山訪焉。

譯文

烏有先生是中山一個普通百姓。他年齡將近七十歲,以種植桑麻五穀來維持生活,不願和庸俗的人為伍,別人對他的毀謗與讚美全都不放在心上,人們都把他看作通達事理的人。海陽亡是公,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年紀已經七十三歲了,致力於讀書做學問。朝廷多次拿官職授予他,他都不上任,他說:“我只是邊遠小邑鎮一個鄉村平民,不能夠勝任一個跑腿的小吏,(還能做什麼官呢?)亡是公向來與先生友善,卻互相分別整整一年沒有見到他了,因而親自趕到中山來拜訪他(烏有先生)。

勾連教材實例

1.布衣:(平民,普通百姓)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臣本布衣,躬耕與南陽。《出師表》

布衣之怒,以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2.且:(副詞,將要)

彼且奚適也?《逍遙遊》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吾攻趙旦暮且下。《信陵君竊符救趙》

3.齒:(並列,同列)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師說》

4.譽:(稱讚,讚譽)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逍遙遊》

5.乎:(相當於“於”,在)

相與枕藉乎舟中。《赤壁賦》

6.目:(看待)

軍中不敢以說書目敬亭。《柳敬亭傳》

7.有(yòu):(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陳情表》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出師表》

8.惟讀書是務:(賓語前置句,“惟務讀書”)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成語——唯利是圖;唯才是舉;唯命是從。

務耕織,修守戰之具。《過秦論》

9.數(shuò):(多次,屢次)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10.拜:(授予官職)

公車特徵拜郎中。《張衡傳》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陳情表》

11.鄙:(邊境)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越國以鄙遠。《燭之武退秦師》

12.素善:(一向與……交好)

公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

13.期(jī)年:(滿一年,整整一年)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原文

二叟相見大說。先生曰:“公自遐方來,僕無以為敬,然敝廬頗畜薄釀,每朔望則自酌,今者故人來,蓋不飲諸?”於是相與酣飲,夜闌而興未盡也。翼日,先生復要公飲,把酒論古今治亂事,意快甚,不覺以酩酊矣。薄莫,先生酒釋,而公猶僵臥,氣息惙然,呼之不醒,大驚,延鄰醫脈之。醫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無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計不施,迄無效,益恐。

譯文

兩個老頭相見後非常高興。烏有先生說:“你打老遠的地方來(看我),我沒有什麼可用來表達敬意的,可是寒舍略微儲備了些薄酒,每當初一十五(我)總是獨自一人喝,現在老朋友光臨,為什麼不把它拿出來一起喝呢?”於是一起暢快地喝起來,夜色將盡還沒有盡興。第二天,烏有先生再次邀請無是公喝酒,端著酒杯,評說從古至今天下太平與混亂的事情,心裡痛快極了,不知不覺已經酩酊大醉了。傍晚,烏先生酒意已消,可是亡是公還倒臥在地,氣息微弱,叫他他都不醒,(烏有先生)非常驚慌,請來鄰近的醫生為他把脈診斷。醫生說:“危險啦!如果沒有司命之神,誰能救活他?我已無處施展自己的醫術了。”烏有先生沒有什麼辦法不用,最終還是沒有任何效果,(先生因此)越發害怕。

勾連教材實例

14.說(yuè):(通“悅”,高興)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秦王必說見臣。《荊軻刺秦王》

秦王不說。《唐雎不辱使命》

15.遐:(遠)

時矯首而遐觀。《歸去來兮辭》

16.無以:(固定結構,沒有用來……的(辦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陳情表》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勸學》

17.敝:(對自己一方的謙稱)

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崤之戰》

餘則褞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18.今者:(“者”,用在時間詞後,協調音節助詞)

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鴻門宴》

19.蓋(hé):(通“盍”,何)

蓋亦反其本矣。《齊桓晉文之事》

20.諸:(兼詞,相當於“之乎”)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莊暴見孟子》

不識有諸?《齊桓晉文之事》

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獻諸撫軍。《促織》

21.相與:(固定結構,一起,一同)

相與枕藉乎舟中。《赤壁賦》

22.夜闌:(天快亮了)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3.翼日:(通“翌”,第二天)

翼日,進宰。《促織》

24.要(yāo):(通“邀”,邀請)

張良出,要項伯。《鴻門宴》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做食。《桃花源記》

25.把酒:(端著酒杯)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岳陽樓記》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

26.治亂:(太平與混亂)

明於治亂。《屈原列傳》

27.薄莫:(“莫”通“暮”,“薄”:迫近)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岳陽樓記》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陳情表》

28.惙然:(微弱的樣子)

氣息惙然。《促織》

29.延:(延請,邀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記》

爭延之使奏其技。《柳敬亭傳》

30.殆:(危險)

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31.微:(無,有假設意味,“如果沒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燭之武退秦師》

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荊軻刺秦王》

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32.司命:(古人稱陰間掌管生死大權的神)

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

33.孰能:(固定結構,“誰能夠”)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

其若是,孰能御之?《齊桓晉文之事》

34.無所:(固定結構,沒有……的[地方])

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鴻門宴》

35.靡:(無指代詞,作定語,“沒有什麼”)

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促織》

36.施:(用)

徒留無所施。《孔雀東南飛》

37.迄:(最終)

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促織》

38.效:(成功,成效,效果)

不效則治臣之罪。《出師表》

原文

先生與老妻計曰:“故人過我而死焉,無乃不可乎!雅聞百里外山中有子虛長者,世操醫術,人鹹以今之扁鵲稱之。誠能速之來,則庶幾白骨可肉矣。惟路險,家無可遣者,奈之何?”老妻曰:“雖然,終當有以活之。妾謂坐視故人死,是倍義爾,竊為君不取也。夫敗義以負友,君子之所恥,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愛此身?縱有禍,固當不辭也。”遂屬老妻護公,而躬自策驢夜馳之山中。

譯文

與老伴商議道:“老朋友前來拜訪我而死在這裡,恐怕不行吧?(我)常常聽說百里外的山中有(一位)子虛長者,輩輩代代從事醫生這一職業,人們都拿“現在的太倉公和扁鵲”稱讚他。如果真能請他來治,那就一定能起死回生了。只是道路艱險,家中又沒有可以派遣的人,拿這件事怎麼辦呢?”妻子說:“雖然這樣,我們終究一定有法救活他。我認為,坐視老朋友死(而不想辦法),這是違背道義的行為,我個人認為您不應該採取這種做法。既損害道義又對不起朋友,這是君子感到恥辱的事。哪裡比得上拼死去救他好呢?”烏有先生覺得妻子的話很正確,(他對妻子)說:“您的話很符合我的想法,如果能救活他,我為什麼吝惜自己這把老骨頭?即使有什麼災禍,那本來就是我義不容辭的。”於是吩咐老伴看護亡是公,自己親自策驢連夜飛快地趕往山中。

勾連教材實例

39.計:(商議)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40.過:(拜訪)

《過故人莊》

若欲見子敬,可別過之。《赤壁之戰》

41.焉:(兼詞,“於此”,“在這裡”)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置杯焉則膠。《逍遙遊》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

42.無乃……乎?(固定結構,“恐怕[莫非]…吧”)

無乃後乎? 《勾踐滅吳》

43.雅聞:(向來[平日]聽說;常常聽說)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張衡傳》

44.操:(從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也。《促織》

45.鹹:(都)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詢。《桃花源記》

少長鹹集。《蘭亭集序》

46.誠:(如果)

誠能的樊將軍之首,與燕亢之地圖獻秦王。《荊軻刺秦王》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陳涉世家》

誠如是,民歸之,由水之就下也。《孟子見梁襄王》

47.速:(請)

成語——不速之客

48.庶幾:(表推測,差不多,大概)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中興機會,庶幾在此。《指南錄後序》

49.奈何:(固定結構,“拿……怎麼辦”)

為之奈何?《鴻門宴》

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

50.有以:(有用來……的辦法)

臣有以得報太子。《荊軻刺秦王》

51.活:(使動用法,使……活下來)

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

52.倍:(通“背”,違背)

願項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徳也。《鴻門宴》

53.竊為君不取也:

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54.負:(辜負,對不起)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55.孰若:(哪裡[怎麼]比得上)

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56.然:(認為對,正確)

成然之,早出暮歸。《促織》

吳廣以為然,乃行卜。《陳涉世家》

57.副:(相稱,符合)

成語——名副其實

58.愛:(吝惜)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過秦論》

59.縱:(即使)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兵車行》

60.辭:(推辭)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61.屬:(通“囑”,吩咐)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62.躬:(親自)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出師表》

亮躬耕隴畝。《隆中對》

63.策:(用鞭子抽打,驅趕)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64.夜馳之:(連夜前往)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鴻門宴》

原文

時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見,窺步難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幾,密雲蔽空,雷電交加。先生欲投村落闢焉,叩門而入皆弗之內,方躊躇間,雨暴至。旋憶及曩昔嘗過此,村外有一蘭若。遂借電光覓得之。入其門,登其陛,見殿扉虛掩,有小隙,將入。倏忽迅雷大作,電光燁燁,洞燭殿堂,則見一縊婦縣樑柱間,被髮詘頸,狀甚慘。先生卒驚,還走宇下,心猶悸焉。俄見寺門大辟,一女鬼躍擲而入,驚雷破壁,電閃不絕。先生自念:得無縊婦為之與?於電光下孰視之,則女鬼滿面血汙,抱一死嬰,且顧且號,若有奇冤而無所愬者。先生馮驢伏,屏息不敢少動。已而,驢驚鳴,女鬼覺之,怒目先生,欲進復卻者三。先生膽素壯,自思:人言遇鬼則死,死亦不過為鬼耳,何懼為?遂執策厲聲曰:“女鬼邪?抑人邪?”女鬼悽然長嘯,森然欲搏之。先生毛髮上指,急擊之以策,中鬼首,立僕。乃引驢奔寺外,疾馳而去。

譯文

當時正值六月末,伸手不見指頭,每前行一步兩步都很困難。到了半夜,還沒有走到一半的路程。沒過多久,烏雲蔽空,雷電交加。先生想到村莊投宿避雨,敲門時別人都不讓他進去。(正在他)猶豫徘徊時,突然下起雨來了。先生即刻想到先前曾經來過這裡,村外有一座寺廟,於是藉著閃電光找到了那座寺廟。先生進了門,登上臺階,看見殿門虛掩著,有一小小的縫隙,正準備進去。突然迅雷大作,電光閃閃,清清楚楚地照著殿堂,(先生這)才看見一個上吊的婦女懸掛在房梁和柱頭上,披頭散髮,屈著頸子,情形很慘。先生猛然一驚,轉身跑到屋簷下,心還在怦怦直跳。不一會兒,看見廟門大開,一個女鬼縱身跳了進來,令人驚駭的雷聲好像要打破牆壁,閃電接連不斷地閃著。先生暗自忖思道:莫非是那個吊死的婦人(的魂)變成的鬼吧?在閃電光下仔細看她,只(見)那女鬼滿面血汙,抱著一個死去的嬰兒,一邊回頭看,一邊號哭著,像有奇冤無處申訴似的。烏有先生憑靠著驢子趴下,屏住呼吸,不敢稍微動一下。不一會兒,驢子驚叫起來,女鬼察覺了,怒視著先生,好多次欲進又退。先生膽子一向很大,心想:人們都說一旦遇到鬼就必死無疑,死也就不過變成鬼罷了,哪用害怕(她)呢?於是手握鞭子,高聲問道:“你是鬼呢,還是人呢?”女鬼絕望而悽慘地長聲吼叫,陰森恐怖地想要擊打先生。先生嚇得頭髮向上直豎,急忙用鞭子去擊打她,(正好)擊中了鬼的頭部,(女鬼)立即倒在地上。(先生)於是牽著驢子奔出廟,飛身騎上驢子逃走了。

勾連教材實例

65.晦:(農曆月末那一天)

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記》

朝菌不知晦朔。《逍遙遊》

66.信:(通“伸”)

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

67.窺步:(通“跬步”)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勸學》

68.未幾:(不久,沒過多久)

未幾,成歸。《促織》

未幾,夫齁聲起。《口技》

69.蔽:(遮住,遮掩)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與朱元思書》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三峽》

70.內:(通“納”,使之進入)

距關,毋內諸侯。《鴻門宴》

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鴻門宴》

71.方:(正在)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方急時,不及召下兵。《荊軻刺秦王》

72.暴:(突然)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隨相騰擊,振奮作聲。《促織》

73.旋:(馬上)

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活板》

旋見雞伸頸擺撲。《促織》

74.曩昔:(以前,先前)

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捕蛇者說》

75.蘭若:(梵語音譯詞,指寺廟)

中繪殿閣,類蘭若。《促織》

76.陛:(臺階,殿階)

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荊軻刺秦王》

77.將:(打算,將要)

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荊軻刺秦王》

公將戰。 《曹劌論戰》

將登太行雪滿山 《行路難》

將獻公堂。《促織》

78.燭:(名用動,照)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79.縣:(通“懸”,掛)

胡瞻爾庭有縣獾兮?《詩經·伐檀》

80.被:(通“披”,披散著)

被髮行吟澤畔。《屈原列傳》

81.卒:(通“猝”,猛然,突然)

卒其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

五萬兵難卒合。《赤壁之戰》

82.還:(通“旋”,轉身)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另通“環”,繞著)秦王還柱而走。《荊軻刺秦王》

83.俄:(頃刻,一會兒)

俄有武夫出於波間。《柳毅傳》

84.得無……與?(固定結構,表揣測,恐怕是[該不是、莫非是]……吧?)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

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85.孰:(通“熟”,仔細)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鄒忌諷齊王納諫》

惟大王與去群臣孰計議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86.且:(連接兩個動詞,表並列,一邊[面]……,一邊[面]……)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與山谷中者。《石鐘山記》

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87.顧:(回頭看)

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 《廉頗藺相如列傳》

荊軻顧笑武陽 《荊軻刺秦王》

贏得倉皇北顧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88.愬:(通“訴”,控訴)

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齊桓晉文之事》

89.馮:(通“憑”,憑靠)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赤壁賦》

90.少(shăo):(稍微)

願大王少假借之。《荊軻刺秦王》

91.已而:(不久,不一會兒,過些時候)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醉翁亭記》

已而相如出。《廉頗藺相如列傳》

92.卻:(後退)

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卻坐促弦弦轉急。《琵琶行》

93.何……為?(固定結構,“要……幹什麼?”或“哪裡用的著……呢?”)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遊》

94.執策:(拿著鞭子)

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95.女:(通“汝”,你)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碩鼠》

96. “……邪?抑.……邪?”(選擇性常用句式,譯為“是……呢,還是[或者].……呢?)

審知故松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嶺記》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與妻書》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伶官傳序》

97.森然:(陰森恐怖的樣子)

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石鐘山記》

98.指:(豎起)

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鴻門宴》

99.引:(拉)

左右欲引相如去。《廉頗藺相如列傳》

原文

質明始霽,罷甚,然念及亡是公存亡莫卜,欲蚤至山中,不敢息。逾午,始入山。山口有茅店,詢之,知長者居山之陰,而連山縱橫,略無闕處。遂以驢寄逆旅主人而徒焉。山行十里許,忽聞叢林中一聲呼哨,斯須而強人列陳阻於前。為首者龐然修偉,黑麵多須。從者無慮數十騎,而步卒百餘繼其後,皆被甲執兵。其一吼曰:“大王在,胡不跪?”先生趨避不及,遂就禽。為首者下馬坐巨石上,兩展其足,案劍瞋目,聲如乳虎,曰:“汝來前!孤,山主也。據山稱雄,爾來十餘載矣,官軍不敢犯孤境。爾何物狂夫,擅入吾寨,其欲血孤刀乎?”先生蛇行匍匐以進,跽而泣曰:“請訴之,願大王垂聽。小人中山布衣也,友人病危,吾不忍坐視其死,入山詣子虛長者,以延友人之命,倉皇不能擇路,是以誤入大寨,罪當死。身死固不足惜,特以不得延醫活友為恨耳,惟大王哀之。”言已,涕如雨下。為首者曰:“然則,君義士也。”顧謂徒屬曰:“殺義士,不祥莫大焉。釋之,以成其志,且勸好義者!”又謂先生曰:“吾等雖嘯聚山林,非草寇之比,君勿懼。子虛長者,仁人也,居山之陰,君須躋山之顛而北下,始得至其家。速詣之,以救乃友;然長者每採藥於千山萬壑間,吾輩亦鮮遇之,虞君不得見耳。”先生再拜致謝而後去。

譯文

直到天亮後,天氣才開始放晴。(先生)疲倦極了,但考慮到亡是公生死不明,想盡早地趕到山中,不敢停下來休息一下。過了午時,才開始進山,山口有一家茅店,(先生上前)打聽子虛長者的住處,知道長者住在山的北面,可是,群山連綿,縱橫在前,幾乎沒有空缺的地方,於是把驢子寄放在店主家裡,徒步而往前走。沿著山路走了十里左右,忽然聽到叢林中傳來一聲呼哨,很快就看見一夥強盜擺開陣勢阻擋在他前面,領頭的人又高又大,面色黝黑鬍鬚濃密。跟隨在後面的大約有幾十個騎兵,一百多個步行的士兵緊隨他們身後。(他們)全都穿著鎧甲,手拿武器。其中一人大聲吼道:“我們大王在此,為什麼不下跪!”烏有先生想快步躲避已經來不及了,最終束手就擒。領頭的人跳下馬來,坐在大石上面,直伸兩腳,手握劍柄,直瞪著他,聲音像小老虎一樣吼道:“你給我過來!我是這山寨的主人,從我佔山稱雄以來已經十多年了,連官軍都不敢侵犯我的地盤,你是哪來的狂妄之徒,竟然膽敢擅自闖進我的山寨,難道想讓我的刀染上鮮血嗎!”先生像蛇一樣在地上爬著前進,然後長跪著哭訴道:請允許我說明事情的原委,希望大王垂聽。小人是中山一個普通百姓,友人生病,危在旦夕,我不忍心眼睜睜看著他死去,所以才進山去請子虛長者,以便延續朋友的生命,慌忙中走錯了路,因此誤入貴寨,罪該萬死。我自己死去原本不值得吝惜,只不過以不能請醫生去救活我的朋友為遺憾罷了,希望大王可憐我。”話剛說完,淚如雨下。領頭人說道:“照這麼說來,您倒是一個講義氣的人。”(然後)回頭對他的部下說:“殺死一個俠義之士,沒有什麼比這更不吉祥了。放了他,以便讓他實現自己的心願,並且,這樣也可勉勵所有愛好正義的人!”接著又對烏有先生說:“我們這些人雖然嘯聚山林,但決不是普通強盜一類的,您不要怕。子虛長者,是一個宅心仁厚的人,住在山北,您必須登上山頂然後從北坡往下走,才能夠到他家。趕快去找他以便救你的朋友;可是子虛長者常常到千山萬壑間去採藥,連我們這些人都很少遇見他,可能您也不能見到他哦。”烏有先生拜了兩拜表示謝意,然後便離開了。

勾連教材實例

100.質明:天剛亮。質:剛剛,正。

質明,避哨竹林中。《指南錄後序》

質明啟鑰。《獄中雜記》

101.霽:雨[雪]後天氣放晴。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滕王閣序》

102.念:想,考慮。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103.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

104.始:才。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琵琶行》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105.略無闕處:略無:全無,毫無;闕:通“缺”。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

106.逆旅:旅店。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送東陽馬生序》

107.山行:沿著山路走。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醉翁亭記》

108.許:用在數量詞後,表約數,“左右”。

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

109.陳:通“陣”

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荊軻刺秦王》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

110.修:長,高。

鄒忌修八尺有餘。《鄒忌諷齊王納諫》

茂林修竹。《蘭亭集序》

111.被甲執兵:通“披”,穿著;執:拿著。

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112.胡:疑問副詞,問原因,“為什麼”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胡不見我於王?《公輸》

113.禽:通“擒”,抓獲。

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張衡傳》

114.案:通“按”。

則夢見夫人據案其身哭矣。《訂鬼》

115.爾來:從那以來。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出師表》

爾來四萬八千歲。《蜀道難》

116.其欲血孤刀乎? 難道……嗎?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

其真無馬邪?《馬說》

117.蛇行:像蛇一樣前行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小石潭記》

118.跽:長跪。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119.請:敬辭,“請允許我”

璧有瑕,請指示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荊軻刺秦王》

120.詣:到……去,拜訪。

及郡下,詣太守。《桃花源記》

由是先帝遂詣亮。《隆中對》

遂與魯肅俱詣孫權。《赤壁之戰》

121.倉皇:慌忙。

只贏得倉皇北顧。《京口北固亭懷古》

122.是以:“以是”,“因此”

是以謂之“文”也。《論語》

123.當:該當,應當。

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廉頗藺相如列傳》

124.身:自己。

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其身親為夫差前馬。《勾踐滅吳》

125.特以不得延醫活友為恨耳。“只是……罷了”

延:請;恨:遺憾。

特雞鳴狗盜之雄耳!《孟嘗君傳》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出師表》

恨晨光之熹微。《歸去來兮辭》

子為父死,無所恨,願勿復再言!《蘇武傳》

126.惟:希望。

惟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

127.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然則何時而樂也。《岳陽樓記》

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荊軻刺秦王》

128.徒屬:古代表複數的詞,常用“屬、類、輩、儕、倫、流、曹、等”來表示,“這些人”

徒屬皆曰:“敬受命。”《陳涉世家》

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論》

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陳涉世家》

129.勸:勉勵,激勵。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逍遙遊》

果行,國人皆勸。《勾踐滅吳》

130.乃:第二人稱代詞,“你的”。

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

爾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134.每:副詞,常常。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隆中對》

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送東陽馬生序》

135.鮮(xiăn):少

陶後鮮有聞。《愛蓮說》

成語——鮮為人知。

136.再拜:先後拜兩次。

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鴻門宴》

趙王再拜曰:“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137.致:表達,表示。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傳》

原文

進,山益深,失路。先生緣鳥道,披荊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澗,越絕壁,登之彌高,行之彌遠,力竭而未克上。忽見虎跡,大如升,少頃聞巨嘯,四山響震,林泉戰慄。聲裁止,而餒虎見於林莽間,眈眈相向。先生自分必死,嘆曰:“不意今乃捐軀此獸之口!”方瞑目俟死,聞虎慘叫,怪而視之,蓋一矢已貫其喉矣。尋見一長者挾弓立崖上,衣短褐,著草履,不冠不襪,鬚眉悉白,顏色如丹,儼然類仙人。先生趣而前,拜謁長者,不敢慢。長者詰曰:“若何為者也?奚自?何所之?”先生具白所以及所從來。長者笑曰:“子虛者,吾之氏也。寒舍在邇,不可不入。”遂引至其家,殺雞為黍以食之。先生請曰:“事迫矣!乞長者速往,冀有萬一之望。不者,時不逮矣。”長者詢曰:“病者孰與君少長?”曰:“長僕四歲。”又問病狀,曰:“毋庸憂!旦日,吾當與君具往。”先生言路險,恐遲滯時日。長者曰:“後山有坦途,抵中山,第半日耳。”侵晨,遂攜藥囊乘健驢與先生同行。無何,至山口,先生取己驢與長者並驅而循大道。

譯文

(烏有先生繼續)往前走,山越來越深,最後迷了路。先生順著高峻無路處往上爬,拔開荊棘,攀著藤葛,踩著流石,趟過溪澗;翻過峭壁,越登越高,越走越遠,人已精疲力竭卻仍然沒能登上山頂。忽然看見了老虎的腳印,像升子那麼大;不一會兒,只聽見一聲巨大的虎嘯聲,四面山谷回聲震盪,樹林山泉都戰慄起來。聲音剛剛停止,一隻餓虎出現在樹林草叢間,貪婪兇狠地瞪著他。先生暗想這次必死無疑了,(於是)長嘆道:“沒想到今天竟然死在這野獸的嘴裡!”先生正閉著眼睛等死,(卻)聽到老虎慘叫,他對此感到非常奇怪,便睜開眼睛看,原來,一隻箭已經射穿了老虎的喉嚨了。不一會兒,看見一個老人手拿箭弓站在崖上,上穿短衣,下著草鞋,沒戴帽子,沒穿襪子,鬍鬚眉毛全都白了,臉色像硃砂一樣紅潤,很像一個仙人。先生急忙跑上前去,拜見老人,不敢怠慢。老者問道:“你是幹什麼的?來自何處?將去哪裡?”先生把事情的原委和自己是從哪裡來等情況一一告訴了長者。老人笑著說:“我就是子虛長者。寒舍就在附近,你一定要到寒舍坐坐。”於是便帶領先生到他家中去,殺雞煮飯來給他吃。先生請求道:“事情太緊迫了!求長者趕快前去,希望有那麼一點點(救我朋友)的可能。如果不快去,時間就來不及了。”長者問道:“病人與你相比,哪個更大?”先生答道:“(他)比我大四歲。”長者又問了病情,然後說:“不用擔憂!明天一早我一定與您一同前往。”先生說道路艱險,怕因留宿延誤了時機。長者說:“後山有一條平坦的路,到達中山,只不過半天時間而已。”第二天凌晨,長者便帶著裝藥的口袋騎著健壯的驢子,與先生一起出發。不久,他們便來到了山口,先生取出自己寄放的驢子,與長者一齊沿著大路策驢飛奔。

勾連教材實例

138.緣:沿著。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

139.履:踩。

履至尊而制六合。《過秦論》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庖丁解牛》

140.彌:更,愈。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六國論》

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141.克:能夠。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

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戰》

142.少頃:不一會兒。

少頃,但聞屏障中扶尺一下。《口技》

143.響:回聲。

天下雲集響應。《過秦論》

144.裁:通“才”,剛剛。

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促織》

145.見:通“現”,出現。

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晝夜即鬼見。《訂鬼》

146.眈眈相向:貪婪而兇狠地對著他看。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147.相:副詞,用在動詞前,偏指一方,譯為“他”、“你”、“我”。

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

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苟富貴吧,無相忘。《陳涉世家》

148.分:料想。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蘇武傳》

149.意:料想。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鴻門宴》

150.乃: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151.捐:棄,丟棄。

成語——細大不捐。

乃捐金於野。《樂羊子妻》

152.怪:意動用法,以……為怪。

固以怪之也。《陳涉世家》

群臣怪之。《荊軻刺秦王》

153.蓋:原來是。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六國論》

154.尋:不久,不一會兒。

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尋蒙國恩,除臣冼馬。《陳情表》

尋陳氏妹喪於武昌。《歸去來兮辭》

155.衣(yì):名作動,穿。

乃使其從者衣褐。《廉頗藺相如列傳》

156.顏色:臉色。

顏色不少變。《五人墓碑記》

暮去朝來顏色顧。《琵琶行》

157.儼然類:很像類似

儼然類畫。《促織》

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158.何為者:“為何者”的倒裝,“幹什麼的”。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159.何所之:“之何所”的倒裝,“到哪裡去”

遑遑乎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160.白:告之,稟告,陳述。

便可白公姥《孔雀東南飛》

侓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蘇武傳》

161.所以:……的原因。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所以遣將守關者,……《鴻門宴》

162.所從來:固定結構,“從哪裡來”。

問所從來,具答之。《桃花源記》

163.邇:近。

成語——遐邇聞名

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

164.引:帶領。

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赤壁之戰》

165.食(sì):動詞,“喂,給……吃”。

食之不以其道。《馬說》

166.不者:如果不…… 通“否”。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167.孰與:表比較的固定結構,“與……比,哪個更……”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鴻門宴》

168.狀:狀況,情況,情形。

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信陵君竊符救趙》

169.庸:不用。

成語——毋庸置疑

170.當:一定,將會。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

171.並:一起。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

陳勝佐之,並殺兩尉。《陳涉世家》

原文

二叟同行,塗經鄉所入蘭若,先生因述遇鬼事,指示曰:“此寺,吾之所遇鬼也。予當死之矣。”長者笑曰:“嘻!先生不亦惑乎!鬼神者,心之幻景耳。安能受人禍!足下知者,曷為信此哉?”適寺旁有田父五六人,輟耕坐隴上。長者偕先生就而問焉,並述向之所見。田父掩口胡盧而笑,曰:“君誤矣!彼縊婦者,吾村王氏妾也,不為惡姑所容而自經焉。子所見女鬼者,吾村李氏婦也。家素貧,今歲飢,賦斂又重,衣食不給,夫新喪,其子昨又夭矣。婦搶呼欲絕,悲極而入邪魔,夜半病作,發其子之墳取屍以歸。自言其首為寺鬼所傷。君無問,何由知其乃先生為也?”言已,皆大笑。

譯文

二人一同前行,途中經過先前進過的寺廟,先生於是說到自己遇鬼的事情,指著寺廟給長者看,向他說:“此座寺廟,就是我遇見鬼的地方。我當時還(認為)一定會死在這裡哩。”長者笑著說:“咦!先生不也是太糊塗了嗎!鬼神只不過是心中(妄想變現出來)的虛幻的影子罷了,怎麼可能加禍於人呢!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為什麼相信這種無稽之談呢?”恰好遇到寺廟旁邊有五六個農夫,他們停下耕種,坐在田埂上休息。長者陪同先生走上前去向他們打聽這件事,並講述了前天晚上看到的事情。農夫掩著嘴,呵呵地笑,說:“你搞錯了!那個吊死的婦人,是我們村上王某人的小妾,不能被兇惡的婆婆和丈夫的正妻所容,因而在廟裡上吊自殺了。您看見的那個“女鬼”,是我村李某的妻子。家一向貧困,今年又歉收,賦稅又重,沒吃沒穿的,丈夫剛剛死了,她兒子昨天又短命死了。她呼天搶地,悲痛欲絕,由於悲傷過度,著了邪魔,半夜三更狂病發作,挖開她兒子的墳把兒子的屍體抱回家。她自己說自己的頭被廟裡的鬼打傷了。您如果不來問這件事,怎麼會知道事情原來是先生乾的。”說完,大家都大笑不止。

勾連教材實例

172.塗:通“途”。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寡人之於國也》

173.鄉:通“向”,先前,從前。

鄉師而哭。《崤之戰》(通“向”,面向)

174.指示:“指著[出]……給……看”

璧有瑕,請指示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175.不亦……乎?:固定結構,“不也太……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176.景:通“影”

贏糧而景從。《過秦論》

景翳翳以將入 《歸去來兮辭》

177.安能:怎麼能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夢遊天姥吟留別》

183.向:先前,從前。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蘭亭集序》

與向之噌吰者相應。《石鐘山記》

184.掩口胡盧而笑:強忍著以免笑出聲

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促織》

185.為……所:被動結構。

為仲卿母所遣。《孔雀東南飛》

皆為陛下所成就《蘇武傳》

186.新:新近,剛剛。

二男新戰死《石壕吏》

趙太后新用事《觸龍說趙太后》

今劉表新亡,二子不諧。《赤壁之戰》

178.曷為:“為曷”的倒裝,“為什麼”。

縛者曷為者也?《晏子使楚》

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記》

179.適:恰好,剛剛。

從上觀之,適與地平。《雁蕩山》

適大病,不能行。《譚嗣同》

180.父(fǔ):古時對老年男子的稱呼。

亞父南向坐。《鴻門宴》

漁父見而問之。《屈原列傳》

181.偕:陪同,一起。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詩經·氓》

182.就:靠近

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

187.發:打開,挖開。

窺父不在,竊發盆。《促織》

發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

188.何由:“由何”的倒裝,“從哪裡、憑什麼”

何由知吾可也?《齊桓晉文之事》

長夜沾溼何由徹?《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原文

及反,亡是公猶未醒。長者診之,曰:“是非疾也,困於酒耳。酒出中山,一醉千日。若習飲之,故無異;此翁,他鄉客,安能勝此杯杓也?”取針刺血數處,又然艾灸之。須臾,公覺,謝曰:“蒙長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惡能報?”長者曰:“公本無疾,老朽何功之有?”先生以金帛奉長者,辭不受,曰:“吾家世業醫,止濟世活人耳,何以金帛為?餘豈好貨賈哉?”遺藥數劑,不索直而去。亡是公復留兼旬而後別,惟不敢縱飲矣。

譯文

等到(烏有先生)返回中山,亡是公還沒有醒轉來。子虛長者為他診斷後說:“這不是病,只是被酒醉倒了。(這種)酒產於中山,喝醉一回千日不醒。你經常喝這種酒,所以沒有什麼異常反應;這個老頭是外地人,怎麼能夠受得了這種酒呢?”於是,取出針來,這幾個地方刺血治療,又點燃艾草炙烤穴位。片刻之間,亡是公甦醒過來,他感謝道:“承蒙長者救活我,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這大恩大德,我怎麼能夠報答得了?”長者說:“您老本來沒病,老朽有什麼功德可言?”烏有先生拿錢奉送長者,(長者)一再推辭,不肯接受,他曰:“我家輩輩代代以醫病為職業,只不過想濟世救人而已,還要金錢做什麼呢?我難道是一個貪愛錢財的商人嗎?”最後送了幾付藥給他們,沒要藥錢就離開了。亡是公又留宿了二十來天,然後才與烏有先生辭別而去,只是從此後再也不敢不加節制地喝酒了。

勾連教材實例

189.是:代詞,“這”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

190.於:表被動,“被”。

不拘於時《師說》

而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191.若:代詞,“你”“你的”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若入前為壽《鴻門宴》

若知我不降明《蘇武傳》

192.須臾:片刻,很快,一會兒。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鴻門宴》

193.覺(jué):醒來。

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夢遊天姥吟留別》

194.蒙:敬辭,“承蒙”

蒙皇上隆恩起復委用《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某啟:昨日蒙教。《答司馬諫議書》

195.惡(wū):疑問副詞,怎麼。

天下惡乎定?《孟子見梁襄王》

196.何功之有?賓語前置句。

何陋之有?《陋室銘》

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197.業:名詞意動用,“以……為職業”

駝業種樹《種樹郭橐駝傳》

198.止(直)……耳:固定句式,只是……罷了。

技止此耳!《黔之驢》

直不百步耳《寡人之於國也》

199.何以……為? 固定結構,“要……做什麼呢?”“哪裡用得著……呢?”

何辭為?《鴻門宴》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遊》

200.遺(wèi):留下,贈送。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使人遺趙王書。《廉頗藺相如列傳》

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荊軻刺秦王》

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

人稱代詞

1.公,您,敬稱;僕,謙稱,我。

2.卿,愛稱,你。吾,我。

3.愚,謙詞,我。

4.女,通汝,你。

5.大王,敬稱,古時稱諸侯,後來也稱佔山為王的首領。

6.孤,古代君王專用的謙稱,這裡是山大王的自稱。

7.爾,你。

8.小人,謙稱,我,多用於平民對官吏、下屬對上司的自稱。

9.君,您,敬稱。

10.吾輩,我等,我們。之,他,指子虛長者

11.予,我。

12.子,您,對男子的敬稱。

13.若,你。

14.老朽,老人自己的謙稱。

15.餘,我。

通假字

1.亡,通“無”

2.已,通“矣”

3.說,通“悅”

4.畜,通“蓄”。

5.蓋,通“盍”。

6.翼,通“翌”;要,通“邀”。

7.以,通“已”。

8.莫,通“暮”。

9.倍,通“背”;爾,通“耳”。

10.屬,通“囑”。

11.信,通“伸”;窺,通“跬”。

12.闢,通“避”;內,通“納”。

13.縣,通“懸”;被,通“披”;詘,通“屈”

14.卒,通“猝”;還,通“旋”。

15.與,通“歟”。

16.孰,通“熟”。

17.愬,通“訴”。

18.馮,通“憑”。

19.罷,通“疲”。

20.蚤,通“早”。

21.闕,通“缺”。

22.陳,通“陣”。

23.案,通“按”。

24.顛,通“巔”。

25.裁,通“才”;見,通“現”。

26.趣,通“趨”。

27.不,通“否”。

28.塗,通“途”;鄉,通“向”。

29.景,通“影”;受,通“授”。

30.知,通“智”。

31.隴,通“壟”。

32.反,通“返”。

33.然,通“燃”。

34.直,通“值”。

詞類活用

1.齒,名詞用如動詞,並列。

2.目,名詞用如動詞,看待。

3.善,形容詞用如動詞,交好,與交好。

4.脈,名詞用如動詞,診脈,摸脈。

5.生,不及物動詞用如使動詞,使……生,救活。

6.肉,名詞用如動詞,長上肉。

7.然,形容詞用如意動詞,認為對。

8.活,不及物動詞用如使動詞。

9.策,名詞用如動詞,鞭打。

10.燭,名詞用如動詞,照。

11.血,名詞使動,使……染上血。

12.履,名詞用如動詞,踩。

13.衣、冠、襪,均為名詞用如動詞,衣,穿;冠,戴帽子;襪,穿襪子。

14.白,形容詞用如動詞,稟告,陳說。

15.食,讀sì,供給……吃,使……吃。

16.死,為動用法,為(之而)死。

17.世,名詞作狀語;業,名詞用如動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