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破底不是趨勢終點

3月29日早7點,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66萬例,達到660807例,累計死亡超3萬例,達到30659例;其中,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突破12萬例,再次全球第一為121117例,累計死亡2010例。根據世衛組織統計,目前全球201個國家地區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共199個國家和地區有確診病例,已經有超過60個國家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亞洲、歐洲、美洲相繼成為重災區,工廠停工、商店停業、學校停課,世界經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這是續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全球經濟茂易體系面臨的最大整體威脅。

3月28日,國家衛健委米鋒表示,國內現有確診病例降至3000例以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是,境外累計報告輸入確診病例達693例,來自42個國家,其中數量較多的7個國家佔總數的83.4%,引起新一輪傳播擴散的可能性依然較大。當前,要繼續防範本土病例零星散發和境外輸入病例傳播的雙重風險,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防控。

3月23日晚,美聯儲宣佈了一系列幫助市場渡過為難的新計劃,包括開放式的資產購買,將不限量按需買入美債和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此舉被市場人士稱為美聯儲“卸下水龍頭”,即無限QE。同時,美國將推出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為5.3萬億美元,相比2月末擴張1.1萬億美元。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非常規的財政、貨幣政策將產生明顯的外溢效應。

美國無限QE後,相當於向市場注入巨量流動性,資金會湧到海外尋找高收益資產,而中國國債收益率較高,資金可能進入中國,進而形成資本項的流入,央行將被迫回收多餘的流動性,進而形成外匯佔款增加,帶動央行貨幣總額擴表。美聯儲開啟無限量印發美元計劃,而印鈔並沒有成本,但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這意味著無限量輸出貨幣的後果將由全球來承擔,現在關鍵就看中國跟不跟隨。

據統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3月27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稱,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二次破底不是趨勢終點

全球總需求下行背景下,中國經濟面臨著更大的下行壓力。隨著美聯儲的降息+無限QE,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空間打開,降準降息均有可能,但財政政策更有效。無限QE後的中美兩國利差拉大,人民幣匯率壓力減輕,由於貨幣寬鬆的預期,貨幣市場利率將處於低位。

  從歷史上來看,中美貨幣政策既相對獨立又有同步性,2015年以前,中美貨幣政策保持相對獨立;2015年以來,中美貨幣政策同步性有所增強,但是在節奏上也並不完全同步。比如2015年12月-2018年12月,美聯儲連續加息九次後,聯邦基金利率從0-0.25%升至2.25%-2.50%,其間中國央行僅有四次跟隨加息,7天逆回購利率由2.25%升至2.55%——中國央行加息幅度遠低於美聯儲。在此期間,中國央行貨幣政策保持獨立性,但匯率面臨貶值壓力。

美聯儲每輪降息週期美債下行幅度都在300BP以上,時長在3年-6年,當然收益率下行途中也不乏調整。這一輪下行從2018年10月開始,如果是衰退定價,本輪美債收益率低點可能觸及0水平。目前國內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接近2016年低點。在美聯儲無限QE的背景下,海外利率下行,中國利率下行的空間也會被打開,10年國債收益率有可能跌破2.5%甚至更低。

近期的強美元只是一個短期現象,主要受國際資本的恐慌避險湧入所致;美聯儲無限QE將使美元指數提前回落,美元未來將走下坡路。長期來看,隨著未來美元指數回落,疊加海外經濟金融危機下出於避險需求人民幣資產受到追捧,人民幣匯率有望走出一波升值的行情。

A股短期面臨的是外匯貶值壓力,但這只是表面風險,最大風險來自世界茂易混戰持久,並伴隨著國內企業債務鏈的斷裂衝擊波,今年一二季度就是上市公司集體潰敗報告期,現在的工業藍籌消費白馬還沒有揭開經營狀況的真面紗,同時外貿產業的衝擊就會產生廣泛影響,大盤指數弱勢殺跌正在反應這種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