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谈 | 袁枚: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名师谈 | 袁枚: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沉寂了220年的小诗《苔》,经过乡村教师梁俊的深情演唱,一夜走红。而它的作者——袁枚(清代)也走进了众人的视野。

名师谈 | 袁枚: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袁枚

袁枚一生致力为文,著作颇丰,他开创的“性灵派”使他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乾隆三大家”之首。而他留下的一首首真性情的诗作,更是奠定了他诗坛盟主的地位,“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其名”。

提及袁枚深厚的笔杆子功力,有人认为是袁枚天分高造就的,袁枚自己却不以为然。他强调,在写作领域没有天分高低之别,他说:“不读者,便是低天分。”不难看出,袁枚写作上的成就是从读书中获得的。细究袁枚的读书生活,三种关键的读书方法贯穿了他的一生,提升了他的笔杆子功力,也让他成为诗坛盟主。

01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袁枚对吃饭很有研究,他创作的美食圣经《随园食单》在乾隆年间更是“一时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对于读书,袁枚巧妙地将其与吃饭结合在一起,他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他还认为,“熊掌豹胆,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疏一笋矣。”

吃饭要有讲究,狼吞虎咽犹如“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自然也不会有过多的收获。道理都是相通的,读书也不过如此。想通过死记硬背掌握一本书的精髓,结果只能如吃饭一样无法消化,造成“肠胃不适”,反受读书之害。

名师谈 | 袁枚: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袁枚主张通过“善读”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他说:

“ 蚕食桑,而所吐着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读书如不能像“蚕”和“蜂”两种小昆虫一样把吃进嘴里的食物进行再创造,充其量只能照搬照抄,成为死读书的典型。因此袁枚在读书之前加一“善”字,告诉我们要把书读活,通过联系实际创作情况,进行加工,再创造。

02 不动笔墨不读书

袁枚曾作一诗,诗题的一部分是“平生观书必摘录之”。他说:

“ 读书不手记,一过无分毫,得句忽然忘,逐之如迫逃。”

袁枚平时特别注重读写相结合的读书之法,他认为:“诸子百家诗文词如书舍花园,是皆不可偏废。”意思是说我们要博览群书,广涉多个领域,不能凭借个人喜好去取舍而世上之书又浩如烟海,如何在阅读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袁枚也提到过类似的困惑:“岁月既多,卷页繁重。”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在读的过程中把精华部分摘录下来,平时多揣摩,得出新的认知。

殊途同归,赞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名家又何止袁枚一人呢?

名师谈 | 袁枚: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早在袁枚之前的顾炎武就喜欢“随时札记”,通过读书写下自己平时的灵感,最终汇聚成著名的《日知录》;在袁枚之后的毛泽东也十分赞同“不动笔墨不读书”之法,他每阅读书籍时,不仅会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还会在书的空白处写上许多批语,有时甚至把书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随时写下读书的心得体会。

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内容不仅能让我们对所读内容加深印象,还能把书中知识最终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促进我们的写作。

03 坚持阅读,把藏书存于腹中

袁枚平生有一大爱好,那就是酷爱藏书。他不断买书、集书,当袁枚的藏书达四十万册时,他特地修建了几个名叫“书仓”的藏书处。但爱好藏书的袁枚在晚年时却把大部分藏书都捐了出去,这不禁让人大为费解——爱好藏书之人哪里还有把书捐出去的道理?袁枚却笑着说:

“ 天下宁有不散之物乎?要使散得其所。”

袁枚认为,与其像从前一样把书收藏在书橱里,不如让书发挥它应有的用途,藏于众人的“腹中”,才是对书最好的保存。

袁枚的书房挂着一副对联:“读书已过五千卷,此墨足发三十年。”这是对他阅读量的真实写照!然而他对读书一事仍不满足,还是坚持阅读,“终日消磨一卷书”,“未尝一日废书”。

名师谈 | 袁枚: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坚持阅读,已使袁枚把“五千卷”甚至更多的书珍藏在了自己的“腹中”,应证了苏轼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此看来,坚持读书,才能把所读之书藏于“腹中”,达到无书胜有书之境。

袁枚对读书之法的真知灼见,不断促进着自己笔杆子功力的提高,靠着自己的写作本事,成为了诗坛盟主,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临终时,他留下了一句话:“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

-END-

作者 | 飞游蒙

责编 | 杜普

编辑 | 墨语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