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泥沼深陷"不能細想...

很艱難的翻完了手中這本書。之所以說是艱難是因為內容過於真實而殘酷,同時還有令人窒息的無奈。幾乎每翻完一個章節, 我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喘口氣。

上一次有這個感覺還是看餘華的小說的時候。當然,小說是虛構的。而這本書卻是真實的,儘管,這些故事發生在大約十年前的美國。

有些

本書作者Matthew Desmond是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這是他根據在威斯康辛州讀博士期間做的田野調查而寫的一本關於美國社會底層人物被房租漸漸拖垮,最後瀕於人生崩潰的紀實性作品。

Matthew花了幾個月時間,親身住進了美國密爾沃基市最貧窮的社區,為我們講述了8個在絕境邊緣的家庭的故事。

Arleen是一位單身母親,在為搖搖欲墜的破公寓繳納房租後,每個月只剩下20美金養活自己和兩個兒子;Scott是一位善良的男護士,卻毒癮纏身;Lamar是一個沒有腿的男人,卻要照顧整個社區的男孩,試圖努力工作擺脫債務;Vanetta的工時被減少後不得不參與一起搶劫案。幾個家庭的故事交替推進,同時也帶入兩位房東以及驅逐執行者,社區法庭,社區教會等角色的視角。

與一般學術著作不同的是,《掃地出門》絕不枯燥反而非常有畫面感,以至於我甚至幾乎覺得是在看一部美劇;而與一般學術著作相同的是,它每章後面都有非常翔實的註解和資料引用來源。

貧窮,在任何國家都是個問題。然而,每個國家遭遇的問題可能都不太一樣。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來處,宗教的、文化的、歷史的…這些東西交匯在一起,在當代的時空背景下,編織成了各種問題外在的樣子。

美國這樣的國家,說到底是一個”殘酷的”商業社會,所謂美國夢的本質是在一套規則體系下各自競爭,後果自負。

這裡規則大於一切,窮人真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治安官照樣上門,倚在門邊,手扶著搶,看著搬家公司的人把你屋裡的一切扔出來放在路邊,哪管你和你那年幼的孩子在攝氏零度的天氣裡是否有地方過夜。

中國和美國遇到的具體問題可能不太一樣,可是隨著社會和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層越來越劇烈,中產為主的橄欖形社會越來越難以維繫,反倒是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同時社會體系的紐帶和整合作用卻在逐漸瓦解,人群越來越原子化....這些點大概倒是頗有相似之處的。

在這種情況下,人一旦被某個問題拖住,很可能會發現,這是個黑洞,它會引發下一個問題,然後是再下一個。反過來,要解決他卻是如此之難,很可能是原子化的個體永遠無法解決的。

就拿最近的上海醫生被拷走一事來說,背後其實是醫療資源緊張,基層執法人員素質不夠,和諧社會對輕微違規長期縱容,秩序維護成本過高等問題。

這些問題,就像美國的房租問題一樣(當然,中國同樣有這個問題,不然哪裡來的城中村,群租房呢?),隨著時間,都會被慢慢積累。

問題最初浮現的時候,總是能打個補丁,比如,處理一下公關危機,說一下雙方達成了諒解,都各退一步,海闊天空。然而,當時間流逝,補丁摞著補丁的時候,系統性的問題大概就很難解了。

就像這本書,最後也沒有提出任何可行的解決方案甚至稍微靠譜些的建議,終究也只是一個觸目驚心的展示罷了。

**********************************************************

PS:本書名列2018年度豆瓣評分榜社科紀實類第四

【名人推薦】

若想了解導致貧窮的問題是如何盤根錯節的,不妨讀一讀這本關於密爾沃基驅逐危機的作品。德斯蒙德形象描繪了美國貧困人口的生活群像。相較我讀過的其他書籍,《掃地出門》使我更清楚地理解在美國做窮人是什麼滋味。

——比爾·蓋茨(微軟創始人)

這部敏感細膩、壯美到令人心痛的民族誌作品讓我們重新審視美國的貧困問題——連有個棲身之所都成了一件難事。

——羅伯特·帕特南(哈佛大學馬爾金公共政策講席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掃地出門》論述了一場迅速卷席美國的嚴重經濟困境。馬修·德斯蒙德對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居民的生存境況和被驅逐經歷的描寫不僅會讓普通讀者目瞪口呆,還為城市貧困問題方面的專家拓寬了研究視角。

——威廉·朱利葉斯·威爾遜(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美國社會學協會前主席)

《掃地出門》憑藉其深度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以來大規模的驅逐現象與貧窮之間的關聯:貧窮,不意味著會被驅逐;而一旦被驅逐,人就會越變越窮。

——2017年普利策獎最佳非虛構圖書頒獎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