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的心理學,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人們普遍贊同,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習對於個人成長至關重要。然而,何為學習,人們的理解卻是有偏差的。很多人一聽到“學習”,首先想到的便是——在學校的學習。在學校,學習即記住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然而,這只是一種狹義的理解。

學習的含義極其廣泛,內容包括:運動、語言、數學、物理、棋藝、家務勞動、使用機械、演奏樂器等。學習的研究對象涵蓋了一切領域的所有種類的學習。

下面,咱們就來講講學習那些事。

什麼是學習

學習:指由於練習和經驗使得人們的行為發生持續而穩定的改變。

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就會逐漸熟悉並達到熟練的程度。初學者與熟練者相比,在行動上有著巨大的差距。一般情況下,說到“熟練者”,我們容易想到體育、藝術、棋藝、外語等專業領域的達人,他們的成就和能力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而實際上,每個人都可以達到所謂的熟練階段。學習就是一個逐漸熟練的過程。

但是學習了某種知識,把它保存在大腦裡,卻沒有行為的改變也是有可能的。例如,你發現在Windows 2010中,按F12鍵就會打開“另存為”窗口。你記住了這個指令,卻沒有實際運用它。這種情況下,你學到了新知識,而沒有行為上的變化。

下面,小編將從最簡單的經典條件理論開始,介紹幾種不同的學習形式及學習的技巧。

經典條件作用:簡單習慣與反射的習得

在19世紀90年代末,俄羅斯心理學家伊萬.巴普洛夫做了一系列和消化系統有關的實驗。在研究一隻狗的時候,他發現狗不僅在嘴裡吃到食物的時候分泌唾液,而且在看見食物、聽到餵食鈴聲響,甚至是聽到實驗員腳步聲的時候也會分泌唾液。這個實驗總結出來的即是經典條件作用。

經典條件作用的發生

經典條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也被稱作巴普洛夫條件作用或者條件反射,它是聯想學習的一種形式。在此過程中,有機體會學會將刺激聯繫起來。

引起經典條件作用典型程序包括不確定的刺激與一些較重要的刺激。那個在中性刺激中的刺激可以是在調查研究中任何不導致生物體明顯的動作反應的事件,巴浦洛夫將此稱為“條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相反地,那些個重要的刺激應能喚起先天的的反應。巴浦洛夫將它們分別稱為“無條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和“無條件反應”(Unconditioned Response,UR)。

如果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被再三成對出現,最後這兩個刺激開始相關聯,生物體開始對條件刺激發生動作反應。巴浦洛夫將此稱為“條件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CR)。

對於經典條件反射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是非常多的,許多品牌公司利用經典條件反射的學習策略,促使消費者對某產品的消費行為頻率增加。

在步步高音樂手機廣告中加入人們喜歡的音樂是經典條件反射的一個例子。在這個廣告中步步高利用當紅的影星藉助《浪漫滿屋》而一炮走紅的宋慧喬做代言,廣告過程中重複播放音樂,是人們把音樂和產品聯繫在了一起。這首音樂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的點擊量一度成為百度音樂風雲榜榜首。這產生了兩種結果:

第一,消費者喜歡這個音樂,就會延伸到喜歡這個產品;第二,消費者一聽到音樂就會想起步步高的這款音樂手機。而這首歌恰恰成為了轟動一時的作品,所以,只要這首歌曲在收音機、電視機或網絡等媒體上播放,步步高的這款產品就獲得了免費得宣傳。這個過程就是利用了重複學習策略,建立了條件反射必須重複刺激許多次。此過程需要被重複的次數依賴於刺激的強度和個人的接受能力。研究表明,在條件作用最大化前需要大約30對條件作用。

2.日常生活中的習慣

習慣看起來是單純,機械的行為,但是卻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一些研究發現:我們每天當中所做的事情當中有45%是習慣性的。習慣意味著,在同一地點或者每天的同一時間,由於微妙的暗示,幾乎不假思索地做出同樣的行為。

操作性條件作用:通過行為的結果進行學習

操作性條件作用是通過行為結果而獲得的學習。也可以說,人的行為決定學習是否發生。這一概念是行為主義的奠基者約翰.華生首先提出的。

一個人剛開始想去某個沒去過的地方,但是他可能對路不清楚,導致亂走,後來他經過導航和問路,最後終於找到了那個地方,學會了怎麼在下次找到這個地方。

操作性條件作用分為以下內容:

1.強化策略

強化一般是指選擇行為且予以保留的手段,它促使某些反應得到鞏固。

強化策略分為四種:正強化、負強化、懲罰、消退。

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針對某個情景施加獎勵,比如讚揚或者給予禮物,它是由於做出了被期待的反應而獲得了一份獎勵。而負強化是通過從不舒服的事物中得到解脫作為獎勵。

正強化我想大家都很容易理解,負強化就應該不是很理解。就舉例說上面那個找路的,因為他正確地找到了路線,就可以不用再繞路和頻繁地詢問路人了,因為它可以讓人感到愉悅,因此它不是懲罰,是一種獎勵。

懲罰。懲罰,就是在學習者犯錯或者沒有達到某項任務要求時,對其實施讓他感到不愉快的刺激。因為懲罰會弱化某些特定的反應,所以它有助於操作性條件作用的過程。

消退。懲罰的目的是消除一種行為,同樣,消退也可以達到這一目的。消退是指通過去除對某一行為的獎勵,來弱化或者降低不受期待的行為發生的頻率。它是一種對強化的移除。比如,要停止某些辦公室八卦愛好者的行為,我們可以讓其他同事忽略這個人的說話,那麼時間久了,這種行為會慢慢消退直到消失。

2.強化安排

在操作性條件發生作用的過程中,當人們做了正確的反應時,獎勵的頻率應該是多少?有兩種策略,即連續強化和間斷強化。

在連續強化這種方式中,行為每次發生時都會得到強化。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它常常可以帶來最快速的學習,但是當強化停止之後,目標行為很快就會消退。

間斷強化是指學習者在進行了幾次目標行為之後得到的一次獎勵,而不是每次進行目標行為之後都有獎勵。這種方式在行為的保持上特別有效,因為學習者時刻保持著警覺和感興趣的狀態。在任何不確定的時候,行為者都有可能得到獎勵。

上面的經典條件理論和操作性條件作用是較為簡單的,但我們在學習複雜的技能時,我們還要其他過程幫助我們學習,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們生活中的學習方式有哪些。

學習方式

我們的學習方式有:模仿、非正式學習、在線學習、團體學習。

模仿

模仿指的是個體通過觀察另外一個人的演示,而學會一項技能。它是根據他人的呈現而進行的學習。因此很多人也認為它是一項社會學習。

模仿這種學習方法廣泛應用在DVD體育教學中,學習者可以通過視頻觀察學習。這是一個有效的學習途徑,但學習者也必須具有相應的能力和動機。

非正式學習

它是我們學習複雜技能的另外一種方法。它即可以是事先計劃好的也可以是沒有計劃的。這種學習方式不需要正式的教室、課程計劃、導師以及測驗。它是人們從非正式的情景中獲得的重要的資訊。也可以看作內隱學習的一個變化形式,或者說是在無意識和沒有學習意圖的情況下發生的學習行為。例如,也許你並沒有打算學習某個單詞,但是多次看到這個單詞出現在某個手機網頁時,你就無意識地學習了這個單詞。

在線學習

在線學習是一種基於互聯網且以電腦為介質的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習者可以在教室外獨立地學習,通過電腦學習某種課程材料。這種學習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學習。

影響在線學習的相關因素是:自我激勵和自律。若沒有足夠的動機獨立學習,專注學習,那麼學習可能無法持續下去,無法獲得想要的知識或技能。

在線學習有它的優勢,同時也有不足之處。

優勢是它結合了課堂教學的人性話特點,還有學習效益的成本低,學習不受空間及距離的影響。不足之處也很明顯,無法增強人際關係技能,沒有面對面的學習氛圍。

團體學習

團體學習是以小組為平臺對行為以及行為潛能進行改變。團體學習一三個基本的特徵:分享、儲存和提取。

(1 )分享是新知識、習慣或者行為在小組成員之間傳播的過程。同時,小組成員必須知道小組其他成員完成了這樣的行為。

(2)儲存是將學到的東西存進記憶當中的過程。與個體層面的學習相似的是,行為上的改變必須得到鞏固才能有效果。

(3)提取是小組成員在後續的測驗或應用當中找到和獲取知識的能力。在個體學習的時候,小組必須能夠在需要的時候獲取知識。小組成員可以通過言語交流來幫助小組提取信息。

瞭解了學習的幾種方法,我們怎麼才可以更好地學習呢。

1.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更好的記憶和持久的注意力,通過休息提高記憶和學習效率。

3.持續地學習,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大腦越運轉反應越快。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告一段落,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點擊上方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心理學,走進心理學的世界,與這個世界更好地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