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57戰機成實驗飛機!舵面變成全機電驅動,戰術地位不升反降

核心提示:目前,俄羅斯工程師們正在努力讓蘇-57所有的舵面變成全機電驅動,增強蘇-57的機動性,在維護期間將具有許多優勢。全電機模式下的蘇-57研發過程需要2年時間,同時還需要檢查新設備的電磁兼容性,電動機制多了,就可能存在雷擊的風險。


三體軍事 國之利器第2121期
產量縮減、戰術地位被邊緣化的蘇-57戰機有可能被用於實驗,2027年前製造76架的可能性不大,因為10年之後F-22面臨退役,俄羅斯空軍沒有必要為了造一款無法限制對手的戰機而付錢。在許多軍迷眼中,蘇-57僅僅是一種升級版的蘇-35,或者說是拍扁的蘇-27,這樣說都有一定的道理,這暗示蘇-57在研製過程中不斷偏離了初衷,變成了無法與F-22抗衡的準隱身戰機。


蘇-57戰機成實驗飛機!舵面變成全機電驅動,戰術地位不升反降


蘇-57戰機成實驗飛機!舵面變成全機電驅動,戰術地位不升反降


剛剛出廠的蘇-57墜毀更是讓這款戰鬥機雪上加霜,迄今為止,該項目已經生產了13架蘇-57戰機,距離大規模量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空軍也不太認可蘇-57,否則的話應該放棄蘇-35的生產,轉入蘇-57的製造。但是蘇-57這個平臺不會退役,也不會退出俄羅斯空軍,而是作為驗證機進行測試,嘗試一些不一樣的技術。
那麼這些技術是什麼,就值得考究,比如俄羅斯媒體透露,蘇-57戰機液壓系統將被電動機取代,可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同時讓維護更加簡易。這款電動型的蘇-57預計在2022年試飛,其他的現代化改造還在繼續推進中,比如能夠讓戰鬥機在遭遇導彈打擊時能扛得住,即抗打擊能力更強。目前,俄羅斯工程師們正在努力讓蘇-57所有的舵面變成全機電驅動,增強蘇-57的機動性,在維護期間將具有許多優勢。全電機模式下的蘇-57研發過程需要2年時間,同時還需要檢查新設備的電磁兼容性,電動機制多了,就可能存在雷擊的風險。


蘇-57戰機成實驗飛機!舵面變成全機電驅動,戰術地位不升反降


全電動舵面驅動器在技術上具有挑戰性,如果研發成功,那麼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因為液壓裝置存在漏液的可能,對維護的要求較高。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全電動舵面驅動器零部件容易更換,不需要處理液壓油洩露的問題。使用有毒的液壓油也會讓蘇-57的維護變得不太容易,電動機的質量更輕,有助於降低蘇-57的空重,自然就提升了機動性。
從俄羅斯拿蘇-57作為實驗飛機看,蘇-57的地位已經定調了,不可能作為俄羅斯空軍的未來和主力使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這款戰鬥機的存在。


蘇-57戰機成實驗飛機!舵面變成全機電驅動,戰術地位不升反降


從之前生產的畫面可以看出,蘇-57的生產線與蘇-30是一起生產,這說明蘇-57仍然有著強烈的蘇-27系列背景,甚至沒有單獨的生產線,這都是蘇-57戰術地位降低的線索。從2010年首飛至今有10年的時間,到2027年也將近20年,蘇-57還不到100架的數量也足以說明其生涯很長概率已經廢了。俄羅斯則希望下一代戰鬥機能夠支撐空天軍的未來,在蘇-57上折騰,還不如將精力投入到研發下一代戰鬥機上。頭條號三體軍事獨家,有且只有發頭條號,若在其他平臺出現均為未經授權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