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文 | 邵筅笙

2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信嗎?

在看完這本《高效閱讀》之前,我和你一樣,內心也有一個聲音在吶喊!

我信你個鬼的態度~怎麼可能,又來騙我買書!

但所有能顛覆你認知的想法,才是能重新塑造你和幫助你的。

所今天讓我帶著極度開放的心態,和渴望新知的大腦,一起來學習如何做到20分鐘閱讀完一本書~


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一、建立閱讀儀式感,與書產生能量共鳴

閱讀需要專注力,書中提到了3種讓自己快速進入閱讀狀態的方法。

分別是:

1、火箭發射倒數法

每次觀看火箭發射時,我們都會屏息凝神的期待,當讀秒開始,我們的大腦便知道即將要進入關鍵時刻了,隨之我們的注意力也會迅速的聚焦。

所以在下次閱讀開始前,先給自己設定好閱讀的時間,做好一切所需的物品和準備,然後開始倒數54321,給大腦一個信號,它便會帶你進入那種有儀式感的專注中。(信則靈~)


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2、平穩情緒呼吸法

人對書本閱讀理解的質量,其實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情緒高低,當我們處在愉悅大腦興奮,也就更容易刺激神經元之間更多樹突的鏈接。

所以在開始閱讀前,給自己1-3分鐘的平穩呼吸時間,讓情緒隨著閱讀的節奏流淌,更好的進入心流。


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3、與書能量鏈接法

當我們對一本書產生興趣時,我們才會願意去閱讀它和學習它,有時候我們當下的情緒,感受,需求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對書的選擇。

所以在選擇書的過程中,我們會感受到書本對自己的吸引力,如果你翻閱它時你感受不到閱讀的衝動,那此刻它和你直接就沒有產生能量,簡單的說,當下你們無緣,你願意瞭解它,它也不需要你。

彼此需要,相聚盛歡的閱讀,才是高質量,有收穫的閱讀。


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二、重新架構閱讀地圖,建立自己的閱讀劇情

我們之所以閱讀速度很難提高,有幾個很重要的原因,例如:目的不清晰,重頭讀到位,無法與舊知產生鏈接等

根據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對一本書重新的建立起架構,把一本書通過一部劇情的方式演繹出來,變成自己的內容。

以下是具體的做法:

1、不看目錄,用上帝視角翻閱整本書

2、通過腰封、副標題、推薦語、結束語來了解書本可以解決的問題和主要思想

3、確認你想要解決的問題

4、收集翻閱後你感興趣的詞彙並記錄頁碼

5、根據所有關鍵字,按興趣重新分類成3幕劇情

6、每個篇章最多4個知識點,組建自己的12在章劇情(黃金12宮)

7、把書中未解釋的新知識,定義為番外篇,在之後的學習中進行進一步的說明補充

8、最後找你,重新架構完成的書本劇情中最喜歡或最受益的章節,制定你的行動計劃

更簡單一點說,就是把閱讀娛樂化,劇情化。

如果我們根據作者的思路一步步,一頁頁的讀書,或許不會漏掉些精彩的內容。

但卻少了一份自主選擇和重新定義的快樂,通過這種快速能迅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有需要的章節進行詳讀。

就像之前說的,讓你感興趣的書,才能讓你產生閱讀的衝動,同理讓你感興趣的章節,才是你最能理解和接受的。


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三、主題閱讀,選書,提問,共振3部曲

如果想要快速閱讀,那麼知識的儲備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當你有了足夠的多的認知,才能更快的理解書中的新知。

所以除了閱讀儀式感,跳脫思維定式的閱讀心態,對同類知識的疊加理解的主題閱讀也是增加閱讀速度的關鍵所在。

具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2222選書法則

在選擇主題閱讀書單中,我們可以選擇2本入門級,2本普通級,2本進階級的書,同時再選取2本經典類目。

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疊加認知,當然相關領域的公眾號也可以做為入門級的閱讀。

還有網絡課程、知乎提問、領域先知,可以作為你的輔助閱讀提升。


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2、新手必備提問

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太多的閱讀目的,或者說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提問,那麼就先從一些最基本的套路開始。

具體如下:

1、我為什麼選這本書?

2、如果作者在我面前我想諮詢他什麼方面的問題?

3、我想解決什麼生活中的問題?

4、我有多少時間預算可以閱讀完這本書?

5、我讀完可以怎麼使用?

·······

當我們沒有辦法清晰的提出問題時,這些新手必備提問也許能幫到你~


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3、共振閱讀效應

在使用主題閱讀選書和繪製閱讀地圖時,我們也同樣可以用到劇情閱讀法,讓所有主題書單的知識形成共振效應。

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確定好閱讀領域(時間管理)

2、所有書籍合影(三隻青蛙、番茄鍾、晨間日記的奇蹟、搞定、小強升職記、和時間做朋友、精力管理)

3、逐一翻閱所有書籍,並記錄關鍵字(要事第一,優先級,早起,習慣,工具、目標)

4、對關鍵字和知識點重新分類,形成三大類(認知、方法、工具)

5、建立起閱讀知識框架後,展開目標章節詳讀

6、記錄所有延伸知識,書籍,概念

7、結合自我,進行闡述總結,輸出筆記,思維導圖,文章

8、番外篇及碎片化主題閱讀,進一步加強充實主題學習內容,PPT形式製作微課,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產品。

以上我簡單的用時間管理主題做了一個簡單闡述。

其實主題閱讀就是把所有的書,當做一本書來看待,因為很多知識點其實是相同的,只是有些表達上不同罷了。


高效閱讀,20分鐘讀懂一本書,簡單好用!


今天所介紹的高效閱讀,本質上就是把所有的知識點,根據自己需要提煉,再重新組織起來,也是拆解書的一種。

不知道你學會了嘛~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邵筅笙,我在成長的路上~

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