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一個偉大帝王的輝煌與暗淡---讀張宏傑《乾隆成敗》

唐寶民:一個偉大帝王的輝煌與暗淡---讀張宏傑《乾隆成敗》

一個偉大帝王的輝煌與暗淡---讀張宏傑《乾隆成敗》

唐寶民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也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他的統治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全盛時期,他在位期間所創造的文治武功,也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帝王,因此,他驕傲地自封是“十全老人”。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著正反兩個方面,乾隆既開創了輝煌盛世,也埋下了盛世衰音;表面繁華的盛世,其實是一個飢餓的盛世;乾隆晚期,大清官場已經貪腐遍地、國力日漸衰退,為數十年後鴉片戰爭的敗局埋下了伏筆……張宏傑的《乾隆成敗》(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一書,還原歷史、走近乾隆,為我們探究乾隆的成功與失敗提供一個極好的平臺。

唐寶民:一個偉大帝王的輝煌與暗淡---讀張宏傑《乾隆成敗》

乾隆的光輝形象,是由一系列輝煌的統治成績體現出來的:在他統治時期,中國人口創歷史最高紀錄,人口由繼位之初的一億四千萬增加到近三個億;乾隆時代的經濟總量在世界上名列第一;乾隆時代擁有中國最大的版圖---一千四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乾隆朝所修的《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書……如此多輝煌集於一身,在世界上都十分罕見。然而,光芒與暗淡是並存的,在輝煌的表面,也潛藏著暗淡的陰影:由於人口激增,人均糧食擁有量大大降低,所謂的盛世成了“飢餓的盛世”;農民走投無路,醞釀著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乾隆晚年,清政府可謂無官不貪,形成系統性腐敗,嚴重腐蝕了大清帝國的根基,成為帝國崩潰的直接推手……造成這一切的原因,與乾隆個人的失誤有直接關係,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多個乾隆的失誤,但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失誤就兩點:一是晚年的乾隆貪圖享樂、帶頭腐敗,使生機勃勃的帝國變成了一枚爛透了的桃子;二是乾隆不具有與時俱進的前瞻性格局和眼界,沒能把握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錯過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第一點就不細說了,主要談一下第二點,筆者有一個愛好,就是在閱讀中國歷史的時候,同時閱讀同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以此來比較中國與世界發展中的不同狀態,讓我們看看乾隆朝代世界上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乾隆即位的前兩年(1733年),英國人發明了飛梭,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工業化大生產時代到來;乾隆十九年(1754年),法國平民思想家讓·雅克·盧梭發表了著名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人權宣言》發表,誕生了“自由、平等、博愛”及“主權在民”的思想……而乾隆對西方的發展一無所知,也拒絕接受,迷信天朝上國是最先進的,進一步閉關鎖國,不但使中國沒能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反而造成了嚴重的大倒退。

唐寶民:一個偉大帝王的輝煌與暗淡---讀張宏傑《乾隆成敗》

通過對此書的閱讀,我們能夠感覺到乾隆身上存在著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即位之後,他一改老爹雍正的殘暴,以寬仁大度來統治天下,卻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多的文字獄,許多無辜士人被毫不留情一殺掉,就連瘋子都不放過;他曾以鐵腕手段颳起反貪風暴,將二十多名正省部級大老虎送上斷送臺,但晚年卻帶頭貪腐,致使大清貪官遍地;他以“愛民如子”為天下人所稱道,極其關心百姓的疾苦,但卻對“鬧事”(其實就是帶頭告狀)的百姓痛下殺手……所有這一切的自相矛盾,都是其複雜性格使然,但究其根本,乾隆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一個目的:維護愛心覺羅家族的統治,比如“彭家屏野史案”,退休官員彭家屏及另外幾名災民攔轎告御狀,反映地方官瞞報災情情況,案子被查實後,雖然處理了地方官,但也找了個理由把彭家屏及那幾個農民處理了,因為乾隆認為此舉會對大清統治構成嚴重威脅,是有組織地扳倒朝廷命官的行為,容易造成群體性事件,這件事不能鼓勵,必須堅決壓制。

唐寶民:一個偉大帝王的輝煌與暗淡---讀張宏傑《乾隆成敗》

乾隆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盛世,但盛世的光芒卻難掩衰敗的陰影,由於乾隆晚年政治上的失誤,使得中國社會危機四伏,乾隆目光短淺、沒有大局觀,那時的國際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西方世界爆發了產業革命及啟蒙運動,歐洲列強力圖按自己的意志重新改造世界,相形之下,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國際地位卻日漸衰落,因制度僵化、閉關鎖國,使盛世規模只有量的增加而沒有質的改變,民主制度、人權理念、現代國家概念都沒有建立起來,錯過了世界發展的大好時機。清廷的最後一次千叟宴,是在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日舉行的,乾隆一生的輝煌,在這一天達到了頂點;這一次千叟宴也可以看作是康乾盛世輝煌的頂點,然而,物極必反、千古一理,從象徵意義上來說,這次宴會意味著“康乾盛世”的結束,“康乾盛世”在千叟宴的一片喧鬧中畫上了一個句號,而危機已經開始出現,大黑暗時代在短暫退隱之後開始瘋狂反撲,嘉慶元年(即1796年,就是乾隆舉行千叟宴的這一年),規模最大的一次白蓮教起義再度爆發,從此以後,清國大小民變不斷,社會積怨全面爆發,終於釀成了1851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曾經輝煌的盛世,遂成過煙雲煙,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風煙中。盛世留下了很多後遺症,而這些後遺症,終於化為了了115年後武昌城頭的一聲槍響。

唐寶民:一個偉大帝王的輝煌與暗淡---讀張宏傑《乾隆成敗》

縱觀乾隆在歷史上的六十三年統治,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他的功過是非,因為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君王,既仁慈又殘忍;既和藹又刻薄;既節儉又奢靡……這是一個性格複雜而又矛盾的另類皇帝,他的成功與失敗,無疑將給我們帶來諸多啟迪與教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