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為了客戶,為了生活,結果呢?

最近996的話題很火,從某贊公開聲明,再到某東強制執行,到最近搞出的996論壇,似乎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不懼怕捅破這層窗戶紙:

在當代大城市裡,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競爭激烈的行業裡,晚上9點以後下班,週六上班,幾乎已經是常態了。甚至11點之後下班,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當然不管是出於興趣還是自嘲,最近還成立了類似反996的網絡聯盟,甚至還有類似的起草開源許可證啥的。不得不說高手還是在民間,挺有趣的,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表達。

加班為了客戶,為了生活,結果呢?

996甚至007這種工作,

人道嗎?並不。

正確嗎?並不。

支持嗎?當然並不。

但就是實實在在發生的。因為不是正確的事情就一定會發生,正在發生的事情更未必正確。法律之上,道德之下,多少事情發生在其中。

想賺野蠻時代的快錢,就要付出時間,因為這是最簡單直白的社會逼著你的做法。

做為打工的人,積累的速度肯定沒自己做快,但也對沖掉了很多風險,那麼就在這樣的風險下,盡力的用時間換取自己的資源(前提是完成自己獲取利益所要付出的勞動)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時候很多人加班往往是“為了加班”,就是這些邏輯沒搞清楚。甚至加班的時候還在磨洋工,單純為了消磨時間,這樣不僅工作沒完成、自己應該積累資源的時間也浪費了,這種,才是最應該摒棄的996。

我們不反對為了自我工作而積累資源的996,我們最反對的應該是“既不給夠超額收益,又讓你無限制的付出時間”的996。

沒有誰的工作是做的完的,工作永遠都是做不完的,這是事實。但每個人對時間的分割和效率的利用是不一樣的。你周圍一定有那種哪怕跟著大家一起996,但仍然效率飛快,在你磨洋工的時候,人家已經做完工作並且開始積累資源了,一天兩天,一年就足以拉開巨大的差距了。

很多時候,大家都是一窮二白的出身,特別是在中國這個獨生子女浪潮裡,這個功利化的社會里,這個社會供給的社會里,這種出身就更容易一路向左起來。

什麼時候是岔路口呢?第一個小岔路是進入大學的時候,第二個大岔路便是工作兩三年之後。

大學出國或不出國,大學畢業後選擇政治經濟實業哪條路,是一種分化,在這裡面,左右兩邊會各走掉一批人。

工作之後是一個大岔路。當一個人工作後慢慢依靠住了資源,利用別人的資源和利益構成了自己的一張大網的時候,往往他更多的會走向右邊的道路上。

而如果一個人一直激進下去沒有注意到“資源置換和資源積累”,那就非常容易繼續沿著左邊的路走下去。然後八成會走死衚衕,但兩成會成就更偉大的事業。唔,在這片土地上,一成吧。巨大的成功是有著巨大數字的失敗人數的代價的。

所以畢業五年後再看你的同學,思維完全相反,非常正常,那比如如果你有同學和朋友是完全從左轉到了右,那基本就可以判定,他依附了或者已經找到了一定程度的資源了。

因為往往從左到右容易,但反過來,就會無比艱難,甚至是這個社會里最艱難的事情,還需要非常多的外力共同作用才能實現。

當然了,如果你還是想都要,又要時間又要擁抱資本又要資源積累又要超額收益,那隻能捨棄時間這個維度了——用最好的年紀去忍受上面所有的邏輯,拼一箇中年時候的“全都要。”

活著嘛,總是要學會平衡,咋可能啥都要呢,我們又不是全能超人,能資本實業,左和右,法律和道德,資源和完成作業,都一樣,

在這個社會里,深刻理解平衡這兩個字,太重要了,不能什麼都要,否則最後就是什麼都得不到。

所以說,不想996式的工作制度,又想更多的獲取客源信息,選擇我們“極速查”APP就對了!不僅網羅360個行業,輸入行業關鍵詞+地區,不管是廠家、公司,還是批發商、經銷商、零售商以及個體經營戶,都可以採集到你需要的行業精準客戶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