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完成了華麗轉變

1954年,紹興魯迅紀念館的白牆青瓦下、古樸展廳前走過一個人意氣風發、和煦爽朗的年輕人,那一年他21歲,有幸進入紀念館工作,還沒想過自己會在這裡從一個小員工做到副館長,從一個沒什麼文化的人變成一個作家。

他較其他工作人員有什麼特別嗎?是的!他的爺爺便是魯迅那篇《故鄉》中的“閏土”,那個被全世人津津樂道、惋惜稱歎了幾十年的人。

魯迅筆下有兩個截然不同的閏土,一個在月夜的沙地裡自由奔跑,機敏叉猹,一個在魯迅家拘謹沉悶,喊著老爺;一個在海邊撿貝殼、捉魚,一個佝僂著搬弄要來的傢俱;一個給小兩歲的弟弟講述有趣的野外見聞,一個向有錢老爺謙卑地訴說自己的生活窘境。

少年的閏土是鮮活生動、活靈活現的,中年的閏土是麻木世故、沒有生氣的,彷彿被人情世故弄丟了靈魂。少年玩伴落得那樣一種境地,魯迅異常觸目驚心,因為他從閏土的身上照見了社會和時代,照見了無奈和悲苦,也照見了自己的過去和當下。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完成了華麗轉變

在魯迅的文章中,閏土只活了那麼短短的一段筆墨。在現實中,他在顛簸掙扎中度過了鬱郁中年,在病痛悲涼中度過了悽苦晚年。

他身上映照著普通農民家庭在當時那個大時代背景下的悲慘命運,好在如今那種錐心的痛苦已經終結,其後人走上了康莊大道,過上了安穩幸福的生活。期間數十年、幾代人的經歷卻是滄海桑田般的境遇。


PART 01

章周兩家的淵源——亦僕亦友

閏土本名章運水,與魯迅家有很深的淵源。魯迅的父親為官,家境富裕,家中有幾十畝田地。到了收穫季節需要修繕或添置一些竹筐來裝穀物,因而周家僱傭了竹編師傅做長工。這位竹編師傅便是閏土的父親,名叫章福慶,有一兒兩女,種地維生,也靠竹編賺錢。

魯迅家雖然富裕,但沒有頤指氣使的富家小戾氣,待人接物十分謙和。章福慶為人誠懇本分,竹編手藝不俗,經常給周家帶一些家裡的土產,很受周家人賞識和信任,周家通知佃戶交租之類的大小事宜都交給他辦。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完成了華麗轉變

章運水的母親在周家做保姆,名叫阿長,也就是《阿長與山海經》、《百草園與三味書》中的長媽媽。阿長在周家很受尊重,擠著年幼的魯迅睡成“大”字也不受責難,魯迅的母親反而感嘆“長媽媽身寬體胖,該怕熱吧!”

周章兩家人相交甚篤,不遜於親友。周家老太太過世時,操辦喪禮需要人手,章福慶便將兒子章運水帶到周家幫忙看祭品,於是就有了魯迅與閏土初見的那一幕。當時魯迅13歲,章運水比他大兩歲。章運水熱情健談,很快就與魯迅熟絡起來。

魯迅在深宅中長大,除了讀書,生活乏善可陳。章運水在鄉間長大,從小便幫父母幹活,很有想法和見識,給魯迅講海濱、月夜、叉猹的趣事,帶著他捉鳥遊玩。少年魯迅被閏土豐富的生活和有趣的經歷折服,將他視為見多識廣的哥哥來崇拜。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完成了華麗轉變

章福慶有一兒兩女,夫妻做長工,種地和長工的收入加在一起,比尋常農民家庭還稍富裕一些。


PART 02

閏土的命運——昂揚而起,悲慼落幕

章運水的少年時光過得自由快樂,本打算出去讀書,出人頭地。他聰明機智,又果敢樂觀,若學成歸來,必然能有一番作為。但噩運總是來得猝不及防——章福慶病逝了。失去一家之主就意味著沒了經濟來源,章運水只能放棄唸書、見世面的念頭,回到家中賺錢養家,扛起生活的重擔。

當魯迅外出求學,留學海外,學成歸來,在文壇紮根時,章運水正被命運無情折磨。為了養活家庭,章運水接過了父親的鋤頭,一邊種地一邊做各種短工,挑土、撐船、耕作,勞累又暗無天日,少年時期的靈性被消磨殆盡,活潑矯健的小英雄消失無蹤。

成家生子後,章運水的生活更加不易,五個孩子相繼出生,家裡的開銷更大了,他只能更加拼命的做工,操勞的生活壓彎了他的脊樑,在他的身上無情刻下累累痕跡。

1919年魯迅再見到他時,四十出頭的章運水已經身體佝僂、麻木沉默得如同個暮年老者。因為周家搬走,不再用工,章周兩家的聯繫到這裡也斷絕了。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完成了華麗轉變

1934年,紹興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旱災,章運水的土地幾乎絕收。這給這家人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長期的貧窮使得這個家庭沒有任何儲蓄,而租來的田地是要交租的,章運水從一個一清二白的窮人變成了負債難償的欠債者。不久,章運水背上生瘡,因為無錢醫治,病情不斷惡化、化膿感染,最終在1936年病逝,同年魯迅也去世了。


PART 03

閏土的兒子——悲上加悲,早早離世

章運水有5個兒女,《故鄉》裡中年閏土到周家拜訪,跟他同行的水生是大兒子,本名章啟生,其餘3子女皆現狀不詳。

章啟生的命運比父親還要悽苦,他生在家裡最窮困的時候,連快樂的童年都沒能享受,從小性格內向陰鬱。章運水去世後,生活的重擔再次轉移,落在了年輕的章啟生身上。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完成了華麗轉變

不想水災剛過了沒兩年,當地又發生了旱災,章家的日子更窮困了。不久章啟生患病離世,留下了兩兒一女,小兒子便是章貴,那個在紹興魯迅紀念館中度過半生的人,當時他只有三歲。

家裡沒了頂樑柱,章啟生的妻子決定去上海謀生,找到一份保姆工作,但賺得錢不多。不久女兒生病時,再次因為沒錢醫治而病死。年幼的章貴和哥哥不得不各自做童工討生活。一家人生離死別,只剩婦孺離散零落,境況悲慼。


PART 04

閏土的孫子及後輩——華麗轉變,安享幸福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國人經歷了多年的戰亂和災禍,終於迎來了曙光。16歲的章貴也終於擺脫了家族噩運,開始了新生活。章貴早早做了童工,沒有讀書,但他沒有被生活壓垮,沒有喪失熱情。解放後,他到冬校學習,從掃盲開始,一點一點積累文化知識。

1954年,章貴進入紹興魯迅紀念館工作。他自知文化程度低,為了自我提升,便到夜校學習,接受正規的教育。祖輩的勤懇和熱情深埋在章貴的血液中,他樂觀勤奮,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十分努力,漸漸地,他的日子走上了正軌。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完成了華麗轉變

魯迅生前一直惦念章家人,其子周海嬰自然也受到感念。1959年,周海英與章貴在紹興紀念館相見,相談間十分投契,成了至交好友。至此,祖輩們因時代和生活斷絕的緣分被後輩重新續起,此後,周海英每次途經紹興,都與章貴相邀小聚。

章貴熱愛工作,也熱愛文學。魯迅無疑是一個時代的傳奇,於他也是祖輩口中的人物,傳奇與現實的碰撞激起了章貴的濃厚興趣,他在紀念館裡後發表了幾十萬字有關魯迅的文章,並且成了魯迅研究學會的一員研究了大量的魯迅資料,並且開始相關創作,先。1982年,章貴被任命為紹興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1993年退休,安享晚年。

新時代下,章貴不再是家庭破碎、無以維生的童工,而成為一名公務員、作家,住在三室一廳的房子裡,喝茶讀書。他的一雙兒女一個做了會計,一個成了老師。閏土的後人們告別了祖輩的苦難,過上了幸福祥和的生活。

時代的巨輪將一切碾成飛灰,最容易慘死其下的無疑是貧瘠、低微的弱者,但最堅韌、最富有生命力的也是這些平凡人。他們像最有頑強的植物,只要沒有被苦難徹底擊碎,就會在和煦的環境裡華麗新生,再次繁榮。

閏土在文學作品中精神死亡,他和他的兒子在現實中肉體死亡,但他的孫子、他的重孫以及子孫後代將在新時代繼續幸福生活下去,一如生命經久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