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三,恭賀天妃娘娘媽祖聖誕

今天是2020年4月15日農曆庚子年三月廿三,是傳說中的媽祖聖誕日,媽祖呢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等等 ,是歷代、 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媽祖,原名林默 ,宋建隆元年(960年) [4]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 ,因救助海難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 九月初九逝世。

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民間在出海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是集無私、善良、親切、慈愛、英勇等傳統美德於一體的精神象徵和女性代表。

林默娘的“裡中巫”身份,是媽祖信仰的原始形態。媽祖信仰產生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之下,與海洋漁業生產及其海事活動密切相關。漁民因海難生者不可計數,所以希望有海上守護神庇佑安全。媽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適應了人們的 希 求。她的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順應了人們的願望,所以在她死後立廟祭祀。此後,她的一個個神蹟才接踵而至,並將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所以民間對巫術的信仰是媽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礎。

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媽祖被賜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聖母",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又被賜封為"護國庇民妙應昭應普濟天后","天上聖母"和"天后"從此便成了媽祖的聖稱

海外華人祭祀媽祖,根本的目的是為了不忘記祖先,不忘記根本。媽祖本來是海上保護神,後來當她的職能逐漸擴大時,無論是商人、手工業者,也無論是難產或其他疾病,人們都認為媽祖都能幫助他們排難解困。所以海外的華人同樣建廟祭祀。人們總希望通過媽祖祭祀,將媽祖的博愛、扶弱濟貧、勇敢無畏、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盡孝的觀念發揚光大,把媽祖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 中 ,並傳給下一代。 這就是“

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的真實寫照。而影響所及,媽祖由航海關係而演變為“海神”、“護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崇拜神之一。

三月廿三,恭賀天妃娘娘媽祖聖誕

媽祖

世界上別名尊稱代稱最多的神是海神媽祖,媽祖的別名尊稱代稱有:林默(原名)、龍女、聖女、神姑、天后、娘媽、天妃、聖妃、神女、聖娘、神妃、靈女、姑婆、祖姑、靈妃、默娘、林夫人、天妃神、女海神、湄洲媽、林孝女、聖妃娘、靈惠妃、顯濟妃、林默娘,海神娘娘、天后娘娘、通賢神女、順濟聖妃、天上聖母、天后聖母、崇福夫人、天后聖姑、天后聖娘、和平女神(法國人稱媽祖為“世界和平女神”)等等。

媽祖封號經歷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36次褒封,媽祖從“夫人”“妃”“天妃”直至“天后”“聖母”,並列入國家祭典。皇帝的冊封清晰地記錄了媽祖從“輔國”到“護聖”,又到“庇民”的三大功績。至光緒元年,媽祖封號達64字。據統計歷代皇帝對媽祖的封號,總共達到600多字,創中國神仙封號的最高紀錄。

目前,全世界45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的媽祖廟,有3億多人信仰媽祖

湄洲媽祖祖廟,尊稱湄洲祖廟。是媽祖信仰的發祥地,道教著名宮觀,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世界

三月廿三,恭賀天妃娘娘媽祖聖誕

湄洲媽祖祖廟

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申遺地、遺產地和主要傳承地。

湄洲媽祖祖廟包括西軸線和南軸線兩大建築群。西軸線有牌坊、長廊、山門、聖旨門、鐘鼓樓、正殿、寢殿、朝天閣、昇天樓、佛殿、觀音殿、五帝廟、中軍殿以及愛鄉亭、龍鳳亭、香客山莊、思鄉山莊等大小建築36處。南軸線建築群有寢殿、敕封天后宮殿、廡房、獻殿、鐘鼓樓、山門、牌坊、天后廣場、天后戲臺等大型建築。整個祖廟群殿閣縱橫,古號“海上龍宮”,今稱“海上布達拉宮”。

明洪武七年(1374年)泉州衛指揮使周坐主持重建寢殿、香亭、鼓樓、山門。永樂年間(1403-1424年),鄭和下西洋時,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總督姚啟聖重建祖廟建築群,為形成“中軸線”新佈局,把原來朝南之正殿改為寢殿,朝西的朝天閣改為正殿。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增建梳妝樓、朝天閣、佛殿、僧房。接著祖廟又建觀音殿、中軍殿、土地廟等,湄洲媽祖祖廟已初具規模。

在祖廟山頂,矗立著高達14.35米,用365塊花崗岩雕砌的巨型媽祖石雕塑像。石雕媽祖像頭戴冕旒,身著霞帔,手持玉如意,儀態雍容,表情莊重,是石雕藝術精品。它由著名雕塑家李維祀與蔣志強聯袂設計。1987年,農曆九月初九媽祖千年祭時動工興建,1990年建成。

三月廿三,恭賀天妃娘娘媽祖聖誕

媽祖

媽祖故居

媽祖故居坐落於福建莆田市秀嶼區湄洲灣北岸開發區山亭鎮賢良港,背靠祖祠山,面朝媽祖城,為莆田民間傳統院落式結構,媽祖林默生前與父母、兄姐即生活在此。宋、元、明三朝,媽祖故居多次修建。清初推行“截界”政策,媽祖故居和莆田“界外”民居一起被焚,復界後一直未重建。

上世紀末,秀嶼區、鄉政府和天后祖祠董事會籌劃重建媽祖故居

三月廿三,恭賀天妃娘娘媽祖聖誕

媽祖故居

。媽祖故居於2001年農曆閏四月廿五日動工重建,2002年農曆九月十五竣工。重建的媽祖故居為仿宋式,分一進(即三間廂),二進(即五間廂)、東西廊、門房、圍牆等。

天后祖祠

賢良港天后祖祠位於福建省莆田秀嶼區忠門鎮,與湄洲島媽祖祖廟相望。賢良港又名"黃螺港",今名港裡村,原為莆田縣忠門鎮所轄,現為湄洲灣北岸山亭鄉所轄。賢良港天后祖祠裡供奉的是媽祖父母神像和宋代"異人妝塑"的媽祖神像,以及媽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據《天后志》記載,媽祖曾祖父"保吉公棄官隱居賢良港"。

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有關機構授予媽祖“和平女神”稱號。 2009年9月30日 ,媽祖信俗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