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明初三大古蹟之一,現存最古老,廣東越秀明代古城牆

廣州明代古城牆,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解放北路越秀公園內,城門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現存廣州最早的地圖出現在明代,但關於廣州城門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早在2000多年前,南海郡尉任囂就在廣州修築城池。趙佗於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國,他建築了具有王國都城氣派的城池,史稱"趙佗城",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此遺址於1989年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廣州明初三大古蹟之一,現存最古老,廣東越秀明代古城牆


越秀山古城牆,和鎮海樓以及五仙觀中的嶺南第一樓被譽為“廣州明初三大古蹟”,又是廣州僅存的一段古城牆。這段古城牆分西、中、東三部分:從大北門到鎮海樓為西段,環鎮海樓所在的小盤龍崗山頭為中段,從廣州美術館到小北門為東段,共1000餘米。城牆上的雉堞敵樓等早已蕩然無存,保存較完好的是鎮海樓附近的一段,長達200米。從山腰抬頭仰望,還依稀可見巍峨高聳的城頭上那鋸齒狀城碟和一塊塊紅砂岩石鑲嵌的斑駁的古城牆面。古城牆上芳草萋萋,如此蒼涼凝重,給遊人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的懷古憑弔的情懷。越秀山古城牆是廣州北門的制高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廣州明初三大古蹟之一,現存最古老,廣東越秀明代古城牆


據記載,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侵略軍進攻廣州城,用大炮轟城牆,又在洋槍掩護下向廣州北城發起進攻,守北城的中國官兵利用古城牆做掩護,奮起反擊,用土槍土炮、長弓弓箭等集中向敵軍反擊,侵略者狼狽逃竄,在城牆下丟棄一批屍體。

廣州明初三大古蹟之一,現存最古老,廣東越秀明代古城牆

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任大元帥。同年4月,桂軍將領沈鴻英等在花縣發動叛亂,進犯廣州,前鋒竄至越秀山北。孫中山臨危不懼,親自坐鎮五層樓,指揮軍隊在古城牆佈防。孫中山用望遠鏡眺望敵軍陣地,發現敵軍正向城牆進犯,立即命令侍從副官馬湘率領衛士將三挺輕機槍和兩挺重機槍架在城垛上準備反擊。而守衛在越秀山的士兵,被大元帥孫中山身先士卒、親臨前線的精神所感動,個個精神抖擻,在孫中山指揮下,奮發神威,英勇戰鬥,叛軍被打得落花流水,節節敗退。孫中山又指揮隊伍乘勝追擊,收復新市、石井等地,狠狠地打擊了叛軍的氣焰。因此,這段古城牆又是廣州這座英雄城市的歷史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