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居住環境 扮靚鄉村面貌 ——威寧自治縣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側記

優化居住環境 扮靚鄉村面貌 ——威寧自治縣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側記


當前,是威寧自治縣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廣大群眾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奮力衝刺。駐村幹部、下沉幹部、鄉鎮幹部組織廣大群眾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全力補齊脫貧形象短板,摘掉貧困帽子,扮靚鄉村面貌。


優化居住環境 扮靚鄉村面貌 ——威寧自治縣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側記

龍場鎮仙龍村乾淨的通寨路


拆舊房,清除農村“牛皮癬”


  4月13日,龍場鎮幹河村的韓章全夫婦在新居前曬著太陽,享受春暖花開的幸福日子。


  早些年,年邁體弱的韓章全是村裡的貧困戶,夫妻倆帶著有智力障礙的兒子居住在破舊的危房裡,“老房子有安全隱患,住著不踏實。”韓章全回憶說。


  如今,韓章全家不僅在政府的幫扶下搬進了漂亮的新居,還謀劃著發展產業,靠政府的扶持和自己的雙手開創新生活。“感謝政府,能住上這麼幹淨的房子,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韓章全指著新居激動地說。


  在小海鎮松山社區,60多歲的陶澤芬住著磚混結構的小平房,但她家破損嚴重的老土坯房一直沒拆,不僅存在安全隱患,還與靚麗的村莊格格不入。


優化居住環境 扮靚鄉村面貌 ——威寧自治縣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側記

小海鎮松山社區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


  為了提升脫貧形象,美化居住環境,廣大駐村幹部、下沉幹部積極動員群眾自覺拆除老舊房,徹底清除農村“牛皮癬”。


搞衛生,思想宣傳是關鍵


  近期,威寧自治縣宣傳部第一組工作隊,利用晚上群眾空閒時間,到小海鎮新光村組織召開院壩會。


  院壩會上,大家圍繞群眾的切身利益,以當前扶貧工作為重點,從教育資助、醫療保險、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對群眾進行宣講。


  院壩裡,群眾認真聽講。院壩會在幹群之間搭起了一座“連心橋”,激發群眾積極脫貧、參與環境整治的決心和熱情。


優化居住環境 扮靚鄉村面貌 ——威寧自治縣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側記

乾淨整潔的石門鄉泉發村


  在農村鄉村環境整治中,院壩會、田坎會,大小喇叭播放、村民參與自刷標語等宣傳方式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廣泛宣傳發動,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度。


  走進石門鄉泉發村,映入眼簾的是綠樹環繞、村莊整潔、人民生活其樂融融的和諧美麗鄉村畫卷。


  沒有畜禽亂跑,沒有汙水橫流,這得益於泉發村村“兩委”制定符合本村發展的《村規民約》,長期利用小喇叭宣傳讓群眾講衛生意識落地生根。村民清潔衛生意識普遍提高,房前屋後乾淨整潔;室內室外物品擺放有序;個人衛生乾淨整潔,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日漸增強。


優化居住環境 扮靚鄉村面貌 ——威寧自治縣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側記

石門鄉泉發村一角


  此外,威寧充分整合婦女、兒童、“十大員”、貧困戶的力量,通過開展“小手牽大手”等活動,號召大家共同參與村莊公共環境衛生的監督、治理;充分利用紅黑榜、《村規民約》、“十星級文明戶”評比,加大示範戶的評選表彰,樹立標杆。同時,評選出“黑榜”反面典型,倒逼整改,轉變觀念,革除長久形成的陋習。


自治管理,整體形象大提升


  仲春時節,走進龍場鎮仙龍村,一條蜿蜒崎嶇的通村公路與外界相連,道路兩旁的村居乾淨整潔,防腐木柵欄錯落有致,桃花、杏花、菜花競相綻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優化居住環境 扮靚鄉村面貌 ——威寧自治縣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側記

龍場鎮仙龍村小廣場


  這個離龍場鎮政府25公里的村莊,近年來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管理、示範帶動引領作用,在宣傳氛圍營造、包保責任落實、全力補齊短板等方面下硬功、出實招。村莊整體形象得到很大提升,群眾內生動力得到激發,為扮靚美麗鄉村夯實基礎。


  “我們充分發揮‘十戶一體’作用,實現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利用農戶空白牆面加強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讓廣大群眾從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中汲取精神營養。每月組織開展星級文明戶、清潔戶創建評比活動,有效提升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仙龍村駐村第一書記田井平介紹說。


威寧融媒記者:陳武帥


編輯:馬永光

責編:何 歡

編審:趙 峰

監製:葉啟偉

總監製:李家委 周 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