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馬克·吐溫說:“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01)父母的愛,是黑夜裡的燈,給海倫帶來光明。


海倫·凱勒的生命,像大多數人的開始一樣,簡單而平常。


父母為給她取名,也是絞盡腦汁。


生命開始的19個月,小海倫還是個正常的孩子,生活在光明和鳥語花香之中。


她聰明倔強,有強烈的好奇心,模仿著大人們的一舉一動。


僅僅六個月,就可以說出簡單的詞語,剛滿週歲就會走路。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可是不幸來得太突然,小海倫急性胃充血以及腦充血,被醫生診斷為無法挽救。


也許是父母的愛感動了上天,一場奇特的高燒,又奇特的退去,小海倫的生命保住了。


可是視力和聽力一天不如一天,直至黑暗和無聲的世界包圍了她。


小海倫驚慌失措,陷入一場無休止的噩夢中。

苦苦求醫無望,一家人對海倫的包容和寵愛,竟讓盲聾的海倫變得驕縱蠻橫。


父母認識到應該讓海倫接受教育了,不能讓親愛的女兒生活在焦躁和痛苦中,應該有一個新的希望,點燃女兒心靈的光明。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父母這個決定,才是父母最明智的愛!正是這愛,讓海倫受益終生。


莎莉文小姐來到了海倫身邊,成為海倫新生活的開始。


02)莎莉文老師的愛,打開了海倫的心靈之窗,改變一生


海倫心中的莎莉文小姐,溫柔、善良,同時又是堅強無比的。


她對任性的小海倫有強烈的同情心,也有足夠的耐心。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莎莉文小姐與海倫


她決定要教會這個還在黑暗中掙扎、在愚昧中撒野的孩子,學會兩件最重要的事:服從和愛。


儘管開始的時候,曾引起海倫父母的不滿,因為他們對有病的女兒,過於寵溺,不忍心看到她受到一丁點委屈。


是莎莉文小姐的執著和堅持,讓大家看到了令人驚喜的變化:海倫安靜了、懂得服從了、開始學習單詞了!


家人欣喜若狂,海倫父母看到希望,心態趨於平和,開始相信莎莉文小姐,並放手把女兒交給她。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在莎莉文小姐的啟發下,海倫滿懷信心來認識世界


莎莉文小姐對於海倫,從開始的同情到發自內心的喜愛,從她對海倫的稱呼就可以感受到:


我可愛的小女巫、可愛的小學生、容光煥發的小仙子……


莎莉文小姐對海倫全身心的愛與付出,從很多細節上就能看出來:


她能記住海倫生活中的動作和語言、海倫的每一個喜好,甚至每節課,海倫學會了哪幾個單詞……


也正是由於這種愛,讓莎莉文小姐,這個天然的教育家,用適合海倫的方法,燃起了她強烈的學習慾望。


也正是有了這種愛,莎莉文小姐,克服重重困難,讓又盲又聾的海倫,從一個個單詞學起,直至學會多種語言,多門學科,考上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


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莎莉文小姐和海倫


而在莎莉文小姐看來,一生與海倫形影不離,觀察著海倫智力的迅速發展,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做海倫的老師,是一件吸引人的工作。


她深深地沉浸在對海倫的愛和教育之中,並以此為樂,感恩生活,讓自己幸運地做了海倫的老師。


讀著這些,不禁深深感動,如果每一個老師都以這種心態教育學生,還有什麼不成功的教育?


03) 對生活的愛,是海倫在困境中堅持的原動力


對大自然的愛,讓海倫有強烈的求知慾,時常陶醉在自然界的美麗中,拼命汲取光輝燦爛的廣闊奇觀。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海倫心中的大自然五彩絢爛


靠著觸覺就能發現很多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光滑的樺樹皮,粗糙的松樹皮;比如春天的蓓蕾,小鳥的歡蹦亂跳;還有溪水的奔流,綠草鋪成的地毯……



在海倫看來,大自然有那麼多有趣的事情,需要去感受、去發現,而她只能用指尖一幕一幕閱讀它的情節……


對人生體驗的愛,讓她克服又盲又聾的缺陷,學會划船、游泳,可以通過辨別水草和睡蓮以及岸上灌木的氣味,來掌握方向,從水的阻力來判斷是否平衡……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通過體驗,海倫認識大自然的風雨


她喜歡與風浪搏鬥,駕著小船,徜徉在微波盪漾的水中,感受緩緩流淌的脈脈流水,隨之上下顛簸,隨心所欲、心曠神怡!


她在博物館中,憑著手指的觸摸,瞭解人類所走的艱難曲折道路,看歷代興衰和滄桑鉅變。


她喜歡交朋友,也得到朋友們的無私幫助。


海倫說,朋友造就了她美麗的一生,將她生命的缺憾,變成了美好的特權,使她在已造成的缺陷陰影中,仍然能夠安詳而快樂的前行。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和朋友一起過聖誕節,海倫多麼快樂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發她對莎利文老師的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親愛的老師。”


海倫凱勒深深地感恩: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老師成功教導了她,她也用成功報答了老師,這是愛的回應!


海倫跑遍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這是愛的發揚光大。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海倫凱勒簡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告訴我們: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撫琴獨吟,靜坐一隅慢撫琴,攜手風雨輕吟詠。願用走心文字,記錄溫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