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小破站’又敲鐘了!”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Steven

“小破站”又敲鐘了!

投資家網3月29日獲悉,號稱“Z+世代”標誌性視頻社區的B站(嗶哩嗶哩),今日正式吹響回港二次上市號角,股票代碼“09622”,發行價808港元/股。截至收盤,B站首日破發,較發行價下跌0.99%,報800港元/股,總市值3045億港元。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值得一提的是,B站雖首日破發,但還是獲得24.05倍超額認購。遙想3年前,B站登陸美股也一度破發,不過,與不同的是,今天B站已發展成為坐擁2.02億月活用戶的巨頭,它還有一個頗為響亮標籤“Z+世代”引領者,即“年輕人關注度最高的視頻社區”。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上市首日,B站邀請來12位“UP主”共同參與敲鐘儀式。董事長兼CEO陳睿激動地表示,“相比起用戶和業績增長,更讓人高興的是,B站一直是中國最有活力和創造力的內容社區。”他認為,視頻必然會成為互聯網內容主流,預計會出現上千萬的“UP主”!

IPO後,陳睿持股14.2%;創始人徐逸、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共持股10.3%;騰訊持股12.4%;阿里巴巴持股6.7%。隨著B站上市,長期陪跑的核心管理層與資本將迎來豐收時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代表“Z+世代”的B站老大陳睿竟然是一個70後,而他卻搞出一個90後、00後痴迷的視頻社區。關於B站的一切,還要從10年前說起。

1989年出生的徐逸,從小就被冠以“天才少年”。他16歲考上北京郵電大學,20歲時僅用3天時間就搞出一個名為Mikufans的網站,便是大名鼎鼎的B站前身。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2010年,徐逸突發奇想,給網站起了個奇怪的中文名字,嗶哩嗶哩,專攻二次元。當時很多人都不太理解為什麼要起如此奇怪的名字。徐逸卻覺得,嗶哩嗶哩的出現將顛覆世人認知。

嗶哩嗶哩還有個更好朗讀的名字,B站。寓為,A站之後第二家擁有彈幕文化的視頻網站。聽著挺高大上,徐逸早期創業卻無比艱難,一切夢想都在杭州一個小民房裡,實踐。

2011年,徐逸意外收到人生第一位“死忠粉”的郵箱來信。正是這封信,改變了他的一生。寄信人名叫陳睿,197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自稱嗶哩嗶哩狂熱發燒友。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但他還有一些非常牛X的身份:雷軍技術助理、金山毒霸事業部總經理、獵豹移動聯合創始人。陳睿來信目的十分直接,要跟徐逸見上一見。二人見面後,十分投機,在民房內聊到深夜,陳睿表面上比徐逸大10多歲,卻是個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的人。

最後,陳睿天使投資B站,並以聯合創始人身份參與到公司的組建與管理中。

B站由最初僅3個人,持續擴大。獵豹移動2014年在美IPO,陳睿放棄了價值上億元期權,全心投入到B站的日常事務中,併為公司引入另一位人才,李旎。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李旎是位兼顏值、才華、能力並存的“女神”。尤其在優質內容、爆款打造上,極具天賦。比如B站跨年晚會,《後浪》、《入海》等火出圈的知名案例,皆出自她手。

“天才少年+大叔+女神”的神奇組合,註定B站要走一條“不凡之路”。陳睿則是該組合的資本助推器,為讓B站逐漸商業化超越“老大”A站,B站開啟了漫長的融資與發展之路。

如果算上陳睿天使投資,B站成立至美股IPO獲得5次融資,資本陣容甚是豪華。包括:

2011年,獲得獵豹移動聯合創始人陳睿的天使投資;

2015年1月,獲得IDG資本、CMC資本等1800萬美元A輪融資;

2015年7月,獲得騰訊投資、CMC資本等48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6年,獲得正心谷創新資本、君聯資本等1.5億美元C輪融資;

2017年,獲得CMC資本、騰訊投資、君聯資本等1.07億美元D輪融資。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尤其在騰訊入場後,B站被市場給予很高期待。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曾說,“在90後興起的時代,我們更加要去了解這群用戶的心理偏好。我們做的是互聯網連接,如果不能理解另一端的互聯網新興主流用戶群體的消費行為、使用習慣是什麼,這將會成為最大的隱憂。包括微信和QQ,沒有人保證一個東西是永久不變的。”

騰訊副總裁程武認為,“二次元有很濃厚的圈子文化和社交屬性,社交可以反過來推動二次元內容的產生。二次元的語言等用戶行為本身,正在成為內容的一部分。”

B站主打的就是二次元文化,相關數據顯示,彼時,中國二次元消費者達到2.6億人,其中97.3%為90後、00後。因此,有不少市場分析人士預測,B站會帶來一個全新的市場。陳睿則認為,二次元產業將迎來一個100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

經過數輪融資,B站也獲得了不低的估值。2018年3月28日,信心滿滿的陳睿帶領團隊趕赴美國敲鐘,首日破發,收盤市值31.3億美元。

B站上市了,質疑聲相繼出現。第一次質疑是來自B站的經營數據:有分析認為,“B站本質是一家遊戲公司,因為其2017年第四季度營收,遊戲業務佔比超過了80%!”陳睿多次公開表示,“B站並非一家遊戲公司!遊戲只是一種商業模式!”

第二次質疑來自央視。2018年7月,央視點名批評了B站以及其它網站、APP的低俗動漫內容。B站回應,“第一時間刪除了不良內容並積極整改。”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一家公司上市,數據公開披露,就需要有膽面對外界的質疑聲。在此問題上,陳睿、徐逸、李旎3人,懷揣一顆平常心。不論外界怎麼議論,B站都在默默發展自己,以至於上市後再度獲得3大巨頭連番增持:騰訊、阿里巴巴、索尼接連出手,是資本圈罕見奇景!

時隔3年,B站回港完成二次上市且獲得遠高於2018年估值。這說明,“天才少年+大叔+女神”的神奇組合並沒有因財務自由、暴富而“荒廢”、“失去動力”。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邁出了許多上市公司最為艱難的那一步。

此刻B站,不單只是個視頻網站,它還有眾多標籤:“Z+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影響他們的卻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科技產物)”引領者、“年輕人另一個家”、“未來流量持有者”。資本市場願意給予高估值,正是看重“未來”。

誰得到年輕人青睞,就等於擁有“未來”。最新招股書上,B站展現出了高增長數據:2018年月活8700萬,2019年月活1.175億,2020年月活1.858億。

幾乎每年,都有大量年輕人成為B站粉絲,持續活躍。而年輕人是互聯網新興消費主力軍,在用戶活躍增長的同時,為B站創收: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41.29億元、67.78億元、120億元,全球黑天鵝肆虐之際,B站獲得了77%同比高增長。

當然,為這家公司創收的主要來源仍是遊戲!不過,正如前文所述,

陳睿至今並不承認“B站是遊戲公司”他的願景是,公司用現金牛業務,去支持其它業務的發展。

從招股書來看,陳睿似乎沒有食言:2018年、2019年、2020年,遊戲業務收入呈現逐年佔比下降趨勢,別分從71.1%、53.1%下降到40%,廣告業務開始變為公司營收靚點。

營收歸營收,淨利歸淨利,跟大多數互聯網科技公司一樣,B站仍處於虧損狀態。某券商分析師認為,資本關注的是B站“未來”,此時回港上市不失為再次融資、輸血的好機會。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然而,B站上市首日卻遭遇了與2018年同期的尷尬:破發。讓作者不禁想到了B站粉絲愛稱的“小破站”,真成了“破站”。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B站上市時間點,正趕上資本市場情緒低迷階段,不會影響後續對B站的長期預期。截至港股收盤,B站首日較發行價下跌0.99%,報800港元/股,總市值3045億港元。尾盤,拉昇明顯。

鐘聲響起那一刻,陳睿、徐逸、李旎,重新回到舞臺中央。

3045億,騰訊阿里持股!一個70後的人生第二次敲鐘

3年前那次敲鐘,讓陳睿、徐逸、李旎3人成了創投圈明星,相繼獲得不菲身價。3年後他們又回到熟悉的舞臺上,只不過地點由大洋彼岸換至香港。

誰能想到一個70後帶著兩個80後,竟然搶佔了90後、00後的心智!這倒驗證了體操王子、商界大亨、國人體育品牌第一人李寧說過的那句話:“一切皆有可能!”

在A站主導的市場,B站後來者居上;上市後持股管理層本可以過“逍遙”生活,卻還要努力,做人生更大贏家。如今,他們如願以償。

IPO後,陳睿持股14.2%,徐逸、李旎共持股10.3%,騰訊持股12.4%,阿里巴巴持股6.7%。若以首日收盤價計算,陳睿又獲得432億港元身價,徐逸、李旎二人獲得313億港元身價。

兩大外部機構贏家騰訊、阿里巴巴分別浮盈377億港元、204億港元。對於騰訊來說,IPO版圖可謂再下一城。此前,這家巨頭已投出約100家上市公司,持股市值1840億美元!

關於未來,陳睿在財報會上,定下了3年新目標:他要把用戶範圍做得更廣,擴展到85後-00後,甚至是80後-00後,月活躍用戶人數達到4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