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央行無懸念降息,我卻聞到了暴風雨的味道!

毫無懸念,央行降息了!

4月20日上午,央行公佈4月LPR利率,一年期LPR利率下調20個基點至3.85%,五年期LPR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4.65%,繼3月之後,LPR利率再次下調。

時隔5年,央行無懸念降息,我卻聞到了暴風雨的味道!

之所以說毫無懸念,是因為市場對此已經有了充足預期,藍白之前多篇文章也已經跟大家分析了4月降息的必然性。

01 央行降息的“時間線”

我們再來梳理一下時間線。

4月3日,央行宣佈定向降準,同時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利率走廊”下移,無限趨近於零利率,詳見央行動用“上古武器”!夢迴2008年!

4月15日,央行開展1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2.95%,較上一次“降息”20個基點(BP),這是繼3月30日逆回購利率“降息”20個基點後,時隔僅半個月後,迎來MLF操作的利率降息。

4月17日,高層會議強調: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堅持房住不炒。

請注意3月末以來貨幣政策的時間線:降逆回購利率——降準——降超儲利率——降1年期MLF利率——高層明確指示降息——降LPR。

時隔5年,央行無懸念降息,我卻聞到了暴風雨的味道!

這是個非常清晰的鏈條,央行制定逆回購和MLF的利率,向市場投放流動性,引導銀行間利率下行,銀行的負債成本降低了(因為同業間的資金成本下降),終端的LPR自然會降低。

去年8月份貸款基準利率換錨LPR後,1年期MLF就成了LPR的“錨”,變化是同向的,參考此前出現的信號,本次降息實屬意料之中,並不算超預期。

02 “非對稱降息”的影響

重要的是“非對稱降息”的信號。

LPR報價分1年期和5年期,1年期利率下降20BP,是為了重點扶持小微企業,讓生意人能拿到便宜的短期貸款。

5年期利率跟中長期房貸掛鉤,只降10BP是從側面顯示央行對房地產的態度,也是對4月17日高層會議重提“房住不炒”的響應。

請注意:這是央行第4次“非對稱降息”了。

去年8月份,LPR報價機制形成,1年期LPR下調6BP至4.25%,5年期4.85%不動。

去年10月份,1年期下調5BP至4.2%,5年期4.85%不動。

去年11月份,1年期下調5BP至4.15%,5年期同步下調至4.8%。

今年2月份,1年期下調10BP至4.05%,5年期非對稱下調5BP至4.75%。

今天,1年期下調20BP至3.85%,5年期非對稱下調10BP至4.65%。

也就是說,除了去年11月份保持一致外,每次LPR下調都是1年期幅度最大,5年期要麼不動,要麼象徵性的降一下,足見央行對於房貸的謹慎程度。

對正在還房貸的人來說,能減輕多少負擔?

按貸款100萬,房貸期限30年來算,5年期LPR調降10BP,月供每月可以減少約60元,合計30年減少利息大約21600元。

如果考慮到去年11月份和今年2月份共下調了10BP,對正在還房貸的人來說,月供已經減少了120元,30年利息已經減少了4萬多塊錢。

時隔5年,央行無懸念降息,我卻聞到了暴風雨的味道!

對還沒買房的人來說,降息能否帶來實惠?

關鍵要看銀行的態度,因為這裡牽扯到加點的問題。

融360研究院對全國41個城市674家銀行分支機構房貸利率的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3月(數據採集期為2020年2月20日-2020年3月19日),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48%,環比下降4BP;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78%,環比下降5BP。

顯然,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銀行該加的基點依然不會少,頂多跟著央行的動作,5年期LPR降了5BP,加的基點也跟著降5BP,預計房貸利率未來只會小幅下降。

參考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2月份接受《金融時報》的報道:LPR下行基本上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房住不炒仍然是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導方向,銀行可通過LPR加點方式確定個人房貸利率,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時隔5年,央行無懸念降息,我卻聞到了暴風雨的味道!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5年期LPR降了,房貸利率到底降不降,關鍵看加點有多少,“非對稱降息”,實際上已經表明了央行的態度。

因此,首套房、二套房利率能降到什麼地步,只能是跟在央行的指揮棒後亦步亦趨。

03 LPR還會降多少?

關鍵的問題是,今年LPR還有多大下降空間?

這裡要談到銀行負債結構的問題。

銀行負債主要由居民和單位存款、同業負債(包括同業存放、拆入以及賣出回購)、債券發行和對央行負債構成。

存款成本,就是活期與定期存款利率。

同業負債成本一般由資金利率決定。

債券發行成本則是一級市場金融債利率。

對央行負債成本,由逆回購利率、MLF利率構成。

時隔5年,央行無懸念降息,我卻聞到了暴風雨的味道!

從去年11月份以來,銀行的同業存單利率、央行的逆回購、MLF一直都在下降,這是推動LPR下降的直接動力。

但是,受流動性監管的影響,銀行存款增速持續低於貸款增速,兩者的“剪刀差”已經創出了近年以來的新高。

也就是說,銀行“高息攬儲”的意願非常強,存款佔銀行負債至少6成以上,大家都在搶存款,這部分利率降不下去,銀行貸出去的款沒有息差可賺,LPR下行的空間就不會太大。

國盛宏觀假設了兩種情形。

1,重點看CPI,從1988年到現在,32年的時間裡,央行從來沒有在CPI明顯高於存款基準利率的時間段出手,這也就意味著,只有通脹下降了,央行才可能調降存款利率,LPR才可能繼續下降。

時隔5年,央行無懸念降息,我卻聞到了暴風雨的味道!

2,如果央行降低存款基準利率25BP,並將短端利率R007壓降至2008年的低點,這將合計拉低銀行負債成本20BP左右。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降息到現在的地步,已經快逼近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極限了,政策工具箱裡的存款利率極其重要,要等今年CPI什麼時候下降。

到那個時候,LPR才會再次大幅下降,在此之前,LPR下降的速度,就像是老太太走路一樣,慢慢挪。

04 房住不炒基調未變

下面來聊聊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從歷史經驗來看,每次降息的威力都非常強。

在2008年4季度,央行總共降息了5次,到2009年3月份,銷售面積迅速反彈。

2012年6月、7月連續兩次降息,到2013年1月,新建住宅價格同比指數轉負為正。

從2014年11月至2015年底,央行連續降息6次,到2015年12月份,房價增速回正,一輪房價上漲潮席捲全國。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每次降息都能引發房地產回暖。

但是,大家考慮過沒有,“房住不炒”是什麼時候開始提出來的?

海通證券梳理了關於房住不炒的提法:在2016年12月中旬的高層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隨後2017年、2018年各提及了一次,2019年分別在3月、4月、7月、12月份提及了4次。

到了2020年,短短4個月時間,已經提及了5次!

時隔5年,央行無懸念降息,我卻聞到了暴風雨的味道!

藍白總在重複一個觀點:千萬不要低估政策的定力。

2008-2009、2012-2013、2015-2017,降息確實帶來了房價高漲,翻倍城市四處有,房價過萬遍地走。

但是,2008-2017年,“房住不炒”的力度跟現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以2019年為例,上半年搶房、地王成風,跟現在一模一樣。

7月30日,高層會議明確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隨後,8月2日,8月8日,8月14日,央行、銀保監會、住建部3大部門連開3場會議。

市場隨即做出反應,銀行貸款、信託、房貸利率全線收緊,當月40家典型房企融資金額環比下跌58.15%,公司債融資大跌超八成,信託貸款融資大跌超六成。

恆大率先開啟“搶收潮”,金九銀十變成“銅九鐵十”,各地又開始上演降價維權的戲碼。

05 調控或將加碼

當然,時隔5年央行第一次如此大力度的行動,20BP的非對稱降息,會導致短期利率大幅下降,投機資金繞道進入樓市。

如同現在的深圳。

名下有一套紅本在手的房子以及註冊公司,備齊名下公司營業執照、相關資產證明、銀行流水記錄、購銷合同,利用銀行扶持小微企業的機會,拿出來抵押做低息貸款,只要上面不加碼打壓,銀行就是睜隻眼閉隻眼,流程合規就沒問題。

但是,對高層來說,既要降LPR,扶持小微企業,又要實現房住不炒。

“既要、又要”的目標下,一邊是低得不能再低的企業短期融資利率,一邊是固若金湯的房地產調控政策。

資金繞道流入房地產,你覺得銀保監會、央行會無動於衷嗎?

駐馬店、廣州、濟南、海寧、青島,鬆綁政策發佈後就撤回,這些城市的決策者,一定比衝到樓市裡瘋狂投機的人聰明。

《證券時報》在4月15日、4月20日連續發佈關於深圳樓市過熱的報道,《中國證券報》4月13日、4月19日也發佈了相關報道。

下一步,一旦等到《經濟日報》、《經濟參考報》等央媒瞄準“經營貸流入樓市”,到時會發生什麼可想而知。

如果說去年7月30日的高層會議,吹響了房地產加碼調控的號角。

那今年4月17日重提“房住不炒”的高層會議,則是2020年樓市的關鍵轉折點。

這次毫無懸念的降息,反而讓我聞到了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味道。

如果說去年的矛頭直指蘇州,那今年的典型就是深圳!

在1周前關於喝茶費的文章裡買房花100萬喝茶費?這杯茶不妨再喝一會,藍白表達過自己的看法:當深圳房價開始引起更高層面的關注,2020年房地產寬鬆邊界達到極限,經營貸、消費貸、信用貸大網收緊,喝茶費自然會成為過眼雲煙。

經濟學家李迅雷前段時間感慨:在個案面前,要相信大數據;在大數據面前,要相信邏輯;在奇蹟面前,要相信常識。

這句話快奏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