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最能揭露人性;是的,筆者也是如此認為。她筆下的人性真實、殘酷,又帶有一絲悲涼的情調,令人恨又恨不起,看完只覺得憋屈萬分,滿腔怒火無處發洩。

這就是張愛玲小說的魅力,《傾城之戀》是,《半生緣》也是。

再一次品味《半生緣》,是在得知劉嘉玲和蔣欣要翻拍的消息之後,筆者重溫了原著和電視劇,對這部小說又有了新的認知。當初看到最多的是愛恨情仇,現在看到的是人性的劣根以及血淋淋的真相。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事情圍繞了顧家、祝家、沈家、石家展開的,這四個家庭是封建時期的社會的縮影,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這些家庭的大家長們古板、自私、貪婪、愚昧。人性的涼薄、醜陋被張女士的妙筆刻畫的淋漓盡致。

當事實的真相被暴露在溼潤的空氣中時,它就像一顆腐肉,令人作嘔。同時,透過這幾位人物的內心,筆者能捕捉到張女士的一絲悲憫;這種悲憫源自於這幾位人物背後的所隱藏的人性。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顧曼璐代表著奴性

故事的背景是個無比動盪的年代,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世道,對於曼璐一家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活下去,曼璐放棄了相識多年的初戀,做了舞女;為了讓自己的弟妹不再重蹈覆轍,她時刻遵循著封建殘餘遺留下來“長姐如母”的傳統。

“以色事他人”終究無法長久;曼璐深恐自己年老色衰後就不再有價值,為了活著,她選擇去依附男人。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正的猛士,將更憤然而前行”,以前我總覺得魯迅先生的作品幾許朦朧,現在讀起來酣暢淋漓。

筆者覺得這句話用在曼璐身上極恰當,祝鴻才就是她的“全部希望”。為了討好她,曼璐完全淪為了舊社會的封建女性,骨子裡的奴性展露無疑;不僅忘了自己的初心,也害了妹妹曼楨的一生。

曼璐也為她的奴性付出了代價,她在愧疚和自責中去世,到死都不曾得到曼楨的原諒。而那個讓她一心想依附的男人祝鴻才,到死都不曾看過她一眼。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她的一生如同一朵曼陀羅,豔麗的背後是噬入骨髓的痛,依附別人而活又因他人而死;攀援牽制著另一端,同時又用新的味道加以誘惑。

曼璐代表著當時社會背景下多數女子的現狀,依附男權,卻無自救能力;身不由己,卻又無可奈何,令人唏噓不已。

顧曼楨代表著絕望,又代表著軟弱

曼楨恐怕連做夢都想不到,葬送她一生的始作俑者居然是自己的親姐姐。

看似偽善的背後,卻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計劃。她掉進了姐姐親手為她編織的牢籠裡,黑暗將她吞噬,拖著她走向地獄的深淵。

從那一刻起,曼楨絕望了。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很快,他們以她懷孕為藉口將她禁錮在祝家,為他們完成“借腹生子”的歹毒計劃;而唯一支持她活下去的理由,就是對沈世鈞的愛。

世事無常,她和沈世鈞最終無法在一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們丟失了彼此。最後,顧家離開的上海,他們徹底失去了聯繫;曼楨在絕望中生下了一個男孩,沈世鈞也在父母了壓力下娶了門當戶對的石翠芝。

曼楨的悲劇如同一塊無暇的美玉,本來安於時光靜好,誰知卻遭遇飛來橫禍將其碾壓,從此變得支離破碎。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其實,筆者覺得曼楨這個人物有些矛盾,太過於善良就是軟弱。

她雖然也曾對不公的命運有過抗爭,因兒子被僕人虐待,喚起了她的母性,她似乎忘了這個孩子來的是怎樣屈辱。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曼楨依然選擇回去;於是,在善良的驅使下,他又回到了祝鴻才的身邊,成為行屍走肉。哀莫大於心死 ,既然不能嫁給愛情,她選擇了原諒。

多年後,她與沈世鈞的相見恍如隔世,兩人淡定自若,多年的滄桑又歸於平靜。筆者感嘆她人生的同時,也想譴責她的軟弱,可這是又什麼用呢?愛之殤,到底是她之過?還是世鈞之過?我就不得而為知了......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沈世鈞代表著懦弱

愛情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到來的。

他出身世家,同曼楨、叔惠都是好友;對曼楨從欲語還休到朝思暮想,二人的感情本該如一段佳話般不染任何塵埃。

然也,當愛情流落於俗世,理性的思維戰勝感性時,就必定會產生摩擦。預瑾的出現打破了兩人的和諧。面對事業有成的預瑾,沈世鈞有些自卑,卻又無法擺脫家族命運的安排;所以,沈世鈞對曼楨的愛動搖了。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再加上曼楨的家世是他們愛情的屏障,他受新社會的影響可以不在乎,但他的態度並不代表沈家的態度。尤其是沈父在上海時同顧曼璐有過交集,所以他更不會讓這種家庭的女子進入沈家。

對沈父來說,顧曼璐就是他的人生汙點。

沈家在南京也算名門,所以沈家人更願意找一個家世清白,出身富貴的兒媳,如石翠芝一般。新舊社會的交替並未讓沈家人變得開明,和沈世鈞相比,沈家依舊保守、愚昧。

外界的壓力加上自己內心的踟躕,讓兩人的愛情變得蒼白無力。最後,他妥協了,娶了不愛他的,他也不愛的姑娘——石翠芝。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真正讓筆者反感的是他的懦弱。

他的懦弱來自內心的自卑,對環境的順從,對事情的妥協;因為他的懦弱,讓身邊的人都陷入悲劇中。倘若他真的能拿出一絲勇氣來阻擋所有的壓力的話,所有人的悲劇都不會發生吧!

多年後,他和曼楨再相見,兩人都歸於平淡,令人唏噓!其實,沈世鈞的懦弱也是我們身上的劣根,我們之所以這麼去抨擊他,是因為我們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極度恐慌的我們也就只能在他身上過過嘴癮而已!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多年前,沈世鈞的單純、憨厚是曼楨的最愛,也正是他的懦弱和順從令曼楨無法接受。

最終,我們說起來曼楨和世鈞時總會發出一聲沉痛的嘆息!

祝鴻才代表著貪婪、自私

祝鴻才不僅貪財,而且好色。

他之所以娶曼璐,也是因為曼璐長得美;見到曼楨“清水芙蓉”般的容貌後,就如同惡魔般盯上了曼楨。但是,像曼璐這樣的女人祝鴻才見的太多了,多年混跡煙花之地的他,早已見慣了鶯歌燕舞,曼楨的清純、俏麗是他從未見過的。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得不到才想要,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想拼命爭取過來;到手後,剛開始視若珍寶,再後來也就被束之高閣,拋之腦後了!祝鴻才也是這樣。

祝鴻才得到顧曼璐之後,就開始喜新厭舊了,對顧曼璐的感情也沒有之前那樣,更不會疼顧曼璐;得到曼楨之後,依然死性不改,流連於煙花之地,對曼楨母子不管不顧。

他的貪婪,害了曼楨的一生。對柔弱的曼楨來說,祝鴻才的折磨是就像是刀子割肉,遍體鱗傷,鮮血淋漓。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祝鴻才雖然是個商人,精打細算,在新社會的影響下,又加上曼璐的扶持,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可即便這樣,也無法掩蓋骨子裡的自私、愚昧。

祝鴻才是有老婆的,為她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為招弟。招弟,聽起來多麼諷刺!祝鴻才做夢都想要個兒子,只可惜曼璐因為之前墮胎多次,不能為其生孩子;二人合謀之下,曼楨就成為了祝鴻才圓夢的犧牲品。

曼楨生下兒子之後,祝鴻才為兒子取名叫榮寶;榮,繁華,榮華一生的意思;和女兒招弟的名字有千差萬別。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祝鴻才的重男輕女,是典型的人性特徵,封建時期的傳統詬病。對祝鴻才來說,無論自己怎麼對待榮寶,榮寶都是自己的兒子,休想走出祝家大門一步;因為他的意識中,養兒防老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一直都在。

這就是人性,可怕的人性,經不過剖析的人性!

後記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人性中所有的好與所有的壞,只是配比不同,而不同的配比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半生緣》的背後,正是我們不敢面對的人性。

《半生緣》:半生錯愛皆因情,大夢初醒緣是空

所以,命運的走向永遠把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有人告訴你,說命運是在翻雲覆雨手時就決定了的,那就太絕對了;因為一個人面前有什麼路,能走多遠,是否在別人的干擾下還能不忘初心,這就不得而為知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說到這裡了。以上只是自己的觀點,如果不同,歡迎點評!

愛著一個人,走過一些路——陳百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