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多個細分領域迎發展機遇期 “直播帶貨”催熱“買買買”

電子商務,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供給方。儘管此前在疫情防控期間人們少接觸、少聚集,但民眾仍通過電商繼續“買買買”,生鮮電商、跨境電商、直播電商等多個電商垂直細分領域被更多人熟知。同時,線下企業為應對疫情衝擊,積極開拓線上銷售業務,互聯網銷售逆勢增長。


電商多個細分領域迎發展機遇期 “直播帶貨”催熱“買買買”


  電商也由此迎來了發展新機遇。統計顯示,今年1至3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9%,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3.6%,比上年同期提高5.4個百分點。其中,通過互聯網銷售的食品類和日用品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32%和10%。而從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市場看,IT桔子統計顯示,今年以來,電子商務領域已有45家企業獲得融資。

  業內人士表示,防疫期間,電子商務確實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對於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鮮電商業務迎來風口期

  “叮咚買菜瞭解一下,掃碼下載APP領取新用戶108元優惠。”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楊女士發現,近日小區門口出現了叮咚買菜的地推人員,號召路過的居民註冊APP領取優惠券。《金融時報》記者下載後登錄叮咚買菜APP看到,商品品類包括新鮮蔬菜、水果、肉禽蛋、海鮮水產等10餘個類目,用戶可以享受最快29分鐘送貨上門服務。

  據瞭解,起步於上海的叮咚買菜此次首次進京開展服務,並投入了大量地推人員和優惠活動搶佔市場。而叮咚買菜近年來頗受資本方青睞,相關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叮咚買菜已完成數輪融資。

  事實上,自疫情發生以來,通過線上方式買菜被越來越多居民接受。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生鮮電商每日優鮮的交易額同比增長了3倍,40歲以上的用戶增加了237%;盒馬鮮生線上線下迎來雙增長,今年正月的線上流量是去年的2.8倍。以上海市為例,今年一季度,上海全市生鮮電商累計交易額88億元,同比增長167%,訂單量增長80%;在疫情嚴重的2月,主要生鮮電商平臺每天訂單有50萬單,銷售豬肉約150噸、蔬菜約500噸。

  萬聯證券認為,短期來看,疫情下生鮮銷售量湧入零售端,超市與電商生鮮零售業務迎來風口期。由於疫情影響,餐飲業目前還較為蕭條,有相當大一部分餐飲端口產生的生鮮需求流入到零售端中。另外,相比於傳統菜場的“髒亂差”環境,在超市與電商上購買生鮮食品更為安全衛生。因而這兩方面因素疊加推高了短期內超市與電商的生鮮銷售數據。

  需要注意的是,生鮮電商儘管短期內迎來了快速發展,但從中長期看,“潮水退去後的裸泳者”是否會出現?分析人士認為,從中長期來看,預計生鮮電商行業洗牌加速,供應鏈強大的企業將受益。生鮮配送業務講求速度與價格,這就要求生鮮電商平臺必須擁有極致的配送與供應鏈系統以及對上游供應商強大的議價能力。因此,在行業中長期的洗牌中,擁有強大供應鏈系統和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有望迎來更多的流量和契機。

  政策進一步鼓勵跨境電商發展

  除了生鮮電商在疫情期間廣受關注外,跨境電商也迎來的發展機遇期。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與疫情的影響下,跨境電商釋放出了巨大發展潛力。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繼續保持著蓬勃發展態勢,其中,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增長34.7%,市場採購方式出口增長50.9%。

  4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成為外貿發展新亮點。當前,傳統外貿受到疫情較大沖擊,必須更大發揮跨境電商獨特優勢。會議決定,在已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再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分析人士認為,對企業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構建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多邊經貿合作模式,極大地拓寬了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大大促進了多邊資源的優化配置與企業間的互利共贏;對於消費者來說,跨境電子商務使他們非常容易地獲取其他國家的信息並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艾媒諮詢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增長迅速,初步估計在2019年達到10.8萬億元,在2020年將達到12.7萬億元。目前,越來越多商戶和平臺關注跨境電商領域,行業有望沿B2C電商早期發展軌跡,進入快速增長期。

  事實上,跨境電商也是資本頗為關注的電商細分領域之一。2018年,各路資本進入跨境電商行業,多項併購塵埃落定。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融資規模有所下降,但是整體市場仍然火熱。根據IT桔子統計,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行業融資22起,融資規模達59億元。截至2020年4月28日,今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商行業共發生5起融資,融資規模達8.1億元。

  特色產品從田間到直播間

  最近,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們踴躍下單購買湖北美食、湖北特產,熱乾麵、小龍蝦、洪湖藕等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熱銷品,湖北多地的市長、縣長走進網絡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據瞭解,淘寶網宣佈在4月至6月期間,將舉辦超過100場針對湖北農貨的銷售活動;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與拼多多簽署《“鄉村振興及抗疫助農”戰略合作協議》,拼多多上線了“湖北優品館”,助力網民為湖北產品拼單。

  事實上,在防疫期間,“直播帶貨”成為了一種線上新型消費模式,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全國多地市長、縣長變身“網紅”走進直播間“帶貨”,為當地農產品銷售助威。4月23日,商務部召開網上例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100多位市長和縣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

  直播電商成為近一段時間發展最為迅速的電商業態。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數據科技組統計,與1月比較,今年3月排名前20的主播帶貨件次增長超3倍,預估銷售額增長達2.7倍,開播場次增長1.7倍,開播時長增長2.6倍,觀眾人次增長2.2倍,觀看次數增長2.3倍,場均觀看人數明顯提升。

  而從一級市場數據看,今年以來,直播電商領域有8家企業獲得融資。融資輪次多為天使輪、A輪融資,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資本看好該領域的初創企業。

  分析人士認為,與傳統電商模式相比,“直播帶貨”將商品的圖文詳情頁轉為直播視頻,以更低的信息成本提供更豐富的商品信息。傳統電商商品詳情頁以圖文為主,視頻介紹輔之,而直播視頻閱讀門檻低、趣味性高且信息含量豐富,已經成為最受互聯網用戶歡迎的內容形式。對於操作性、體驗性較強的商品而言,主播的直播演示給予觀眾直觀清晰的商品展示,信息豐富度與趣味性顯著高於圖文信息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商務部、工信部等多部門聯合舉辦的“雙品網購節”已於4月28日正式開幕,持續時間到5月10日。據瞭解,參加此次活動的平臺及企業超過109家,除了綜合電商,垂直電商、服務類電商都將積極地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