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福山區回裡鎮遲家杏園效應

陌上杏枝初破芽,遲家村民已忙碌。趁著好天氣,福山區回裡鎮遲家村村民們正熱火朝天地給杏樹苗施肥壓膜,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現場一派繁忙。

蛻變|福山區回裡鎮遲家杏園效應

自2020年入春以來,回裡鎮遲家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們發展荷蘭香蜜杏規模化種植,創辦了“煙臺市福山區瀚海果蔬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平整土地,種植苗木……村民們比著幹、爭著幹、搶著幹,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合作社的50畝荷蘭香蜜杏種植園已初顯規模。目前已栽種苗木2500棵,並在周邊架設了圍擋,接下來將鋪設灌溉設施,實現水肥一體化。

在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是遲家村“補短板、強優勢”的蛻變故事。為實現產業振興,帶領群眾致富,遲家村黨支部採取“三步走”策略讓村民抱團發展顯實效,讓土地聚集效應現效能。

全面查擺問題,認清優勢和短板

一直以來,遲家村民風淳樸、村民團結,有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文化優勢。從歷史的角度看,遲家村於明朝時期建立,遲姓、陳姓、衛姓、荊姓、王姓相繼遷入,各姓之間和睦相處,繼而形成了和諧宜居的良好風貌;從發展的角度看,近年來遲家村黨支部把文明創建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村民會議、宣傳上牆、志願服務活動等有效形式打造精神文明風貌,在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實踐活動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創建等方面亮點紛呈,在村容村貌整體提升的同時,將文明帶到各家各戶。

蛻變|福山區回裡鎮遲家杏園效應

但與此同時,黨支部也清醒的認識到村內產業發展動力不足,依靠傳統的蘋果種植滿足不了村民需求的現狀。一是近幾年水庫乾涸缺水,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得不到基本保障。遇到乾旱天氣,果農們要麼自行取水澆水費時費力,要麼聽天由命導致入不敷出;二是村內土質,單薄制約了果木種植的多樣性。受地形影響,遲家村的500畝耕地土壤層較為單薄,而蘋果種植所需土壤養分大,經年累計的種植導致樹本老齡化、土壤肥力不足,產量、質量有所下降,自然而然達不到豐產豐收;三是人口老齡化導致傳統種植業難以轉型。遲家村僅102戶村民,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打工,在村留守的主要勞動力是中老年人,他們常年以種植蘋果為生,種植多為零散分佈,果農之間缺乏技術、管理上的交流,遇到霜凍、乾旱、病蟲害等災害時難以應對,“靠天吃飯”制約了村民經濟收入的穩定性。

補短板借優勢,因地制宜搞發展

要想實現產業振興,帶領老百姓致富,就需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最大化,減小短板帶來的影響。遲家村黨支部決定充分發揮村民團結的優勢,將個體種植的土地流轉出來,發展規模化種植。而發展種植業亟待解決的最大問題是農業用水問題,為此村黨支部積極爭取抗旱資金,經多方籌措,於2019年新打深井2眼,切實保障了村民生活和灌溉用水,讓合作社有了發展下去的先決條件。

蛻變|福山區回裡鎮遲家杏園效應

條件有了,下一步該考慮種什麼、怎麼種。帶著問題,黨支部書記張海濤帶領村“兩委”多次前往外地進行考察學習,經實地學習、專家指導、綜合評估、會議表決,黨支部決定引進適合本村種植的荷蘭香蜜杏,進行集體規模化種植。“荷蘭香蜜杏樹耐寒、耐旱、耐瘠,是落葉果樹中耐性最強的果樹,號稱‘在石頭縫裡都能長’。如果發展荷蘭香蜜杏種植,自然而然我們村土壤層單薄的問題也就不再是什麼問題。”張海濤介紹,“同時,創立合作社,由村裡進行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成、統一銷售,村民們只需要拿出自己的土地以‘資源’入股,後續就不用再操心果樹的管理、銷售等問題,這樣‘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

改革“提效能”, 探索更多可能性

“合作社由村集體負責,我們社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非常有信心把我們村的‘杏’福種出來。”正在澆地的村民王其才笑著說。在黨支部的帶動下,第一批參與土地流轉的社員共38戶,佔全村總數的三分之一多,很多社員除了把自家的地拿來入股外,有些邊角的地界也跟鄰居交換一下,確保形成片區規模種植。

“真正把‘杏’福種出來,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張海濤表示,“馬上我們要開始安裝噴灌,逐步配套建設水肥一體化,達到田成片、樹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等到豐果期,我們將統一進行‘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並進一步研究加工、儲藏、運輸等深層次開發,確保銷售環節不出問題。另外,等合作社的效益好起來,我們打算繼續深入推廣土地入股、土地託管等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將全村的土地充分利用起來,讓村民們不僅僅在情義上‘團結’,在致富路上也攜手並進。”

YMG全媒體·記者 申吉忠 攝影報道 通訊員 劉琳

責任編輯:趙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