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2006年,詩人溫酒在興華街開了一間65㎡小店——「後院」。

至今,「後院」已經在興華街紮根了14年。在餐飲業堅持做14年不容易,堅持做文藝範兒的餐飲更不容易。但經過14年的風雨,「後院」依舊保持著它固有的純粹與寧靜,這與店主溫酒密不可分。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一開始,「後院」只是想作為一個文化據點。後來,到「後院」的朋友都喜歡上了它簡單的環境。在把酒言歡的時候,總想讓溫酒做點小菜來調味言談。因此,溫酒開始做了一些小食的開發。

漸漸地,溫酒覺得單單做文化是養不活「後院」的。寫詩早已融入她的生命,但是現實的謀生還是需要有落地的情懷。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就這樣,作為文化空間的「後院」,開始和餐飲結合起來。



一家餐飲的根本,就是食物。

溫酒對於食物,有她作為詩人的態度:“吃的做到極致也是一種藝術,我是把食物當做一種美的傳播來做。”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也正是因為這份態度,才有了溫酒做餐飲14年的固守。

直到現在,問起她做餐飲覺得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她都不會談論自己所遇到的艱辛,而是還像個純淨的孩子般,認真的皺著眉頭說道:“我覺得最痛的事情,就是原本好好的食材,被改變了它的本味,感覺這是浪費了食物。”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溫酒在「後院」所做的美食,是簡單的。就如目前店內主供的松花壩小黃牛火鍋,就是平凡清湯的火鍋,搭配各類新鮮時蔬。

但是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和美味,店上的蔬菜都是由「後院」幫廚的小姐姐,從自家松花壩村子裡帶出來的。

食物迴歸了本質,才讓偶然間遇見「後院」的食客,都會被它內藏的美食所征服。


你挺直腰桿說:不 不 就是需要你彎著腰走的路

溫酒《自得其樂·選擇》

“十四年,我們看著門前的樟樹長大”這是溫酒寫在小店門口的話。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06年至今,興華街的餐飲小店,就像是潮流一般,有的開有的關,有的來有的走。


而「後院」,在興華街起起落落的餐飲江湖裡,紮根了14年。這14年的堅持,是詩人溫酒作為一位餐飲人的固守。


在餐飲業堅守,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溫酒來說,亦是如此。只是,她比起更多的人,更容易專注於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也多了許多沉靜與執著。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先前,有一個來自江浙的男生,在「後院」旁邊也開了一個餐飲店。還和溫酒合作,為「後院」留下了一道已成往事的招牌菜——芝士焗海鮮。


後來因為資金的問題,男生不得不關閉自己的小店。又由於各種現實的桎梏,促使他離開雲南回到老家。溫酒感到惋惜的是,這位有著好手藝的男孩子,目前已經讓自己的餐飲事業停滯了。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對於溫酒來說,這個關於“芝士焗海鮮”的故事,就包含了餐飲人的無奈。很多時候,有很好的菜品,食客也很喜歡,卻就是沒有辦法,使得一家餐飲存活。


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繼續堅守在餐飲,有的人離開了餐飲。溫酒在「後院」的14年,目睹了興華街餐飲的無數次變遷。而她,依然安靜的經營著自己的小店,不浮不躁、不急功近利。

溫酒說:“你經歷了再多,最終都要回歸到自己的內心來,時常問自己要什麼,世事就沒那麼複雜。”

當感到迷惘的時候,她也會靜下來問問自己的內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對於她來說,堅持就是一種勇氣,是一種很大的能力。因為在做出堅持這個選擇的時候,就已經放棄了其他大部分的東西。

從去年開始,「後院」的經營,由溫酒一個人變成了四個人。加入的三位女生分別是一位詩人、一位播音員和一位馬拉松愛好者。

她們和溫酒一樣,對生活飽含著熱愛。透過「後院」,透過食物,傳達著自己的生活理念。



最乾淨的一頁 埋在深處

溫酒《後院》


“有很多人來到這裡,都會說這裡有一種特殊的東西。其實,我知道這種特殊的東西是什麼。就是在「後院」裡的人,心裡就是很乾淨的,然後食材保持著它本身的簡單,環境也表達著質樸的寧靜,人、食物、環境就會形成一體性的東西。”

如果問及「後院」為什麼能烙印在食客的記憶裡,以上溫酒的話語便是最好的回答。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光臨「後院」的顧客,還經常會和溫酒為他們準備的小驚喜不期而遇。「後院」依舊堅持著文化空間的特性,溫酒會為她攝影、書法或是寫作的朋友,在「後院」舉行小型的作品展覽。


食客們來吃東西,要麼遇上展覽,要麼就會收到溫酒送給他們的文化冊子或是書籍。在味蕾被本味食物慰藉的時候,也被溫酒的純淨慰藉著心靈。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也許這,就是「後院」作為一家小店,能在興華街紮根了14年的秘訣。


問到溫酒,對「後院」有怎麼樣的期許,她說:“我希望,它一直帶著現在的一種純粹度,然後朝前面走就好了。可以讓它一直的開下來,也許今年是14年,也許有下一個24年、有34年。我覺得就算白髮蒼蒼,我做著一家小店,這樣的一生也很好。目前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是太缺乏這樣的一種堅持了。”



編輯寄語:

走進「後院」,認識溫酒,會被她的詩意和純淨所打動。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作為詩人的溫酒,她是感性的、是柔軟的;作為餐飲人的溫酒,她是執著的、是堅韌的。

昆明興華街紮根14年,她將寧靜融進食物,注入食客的脈搏


無論是作為哪一種角色,溫酒都遵從著內心的秩序,按照自己的意願而活。正因如此,「後院」也成為了隱匿在鬧市中65㎡的詩和遠方,能撼動每一個走近「後院」的人。

如果,您也恰巧路過「後院」,邂逅了溫酒,那麼頃刻的偶然終將成她筆下的雋永詩意:幸好 穿堂風在黃昏垂降 拐進這座房子小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