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战队在军队后面专杀逃兵,那逃兵不会反杀督战队吗?

很多人会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勇敢冲在前面的人,实际上,坐镇后方的人也很重要,这里面就包括督战队。

今天就跟大家来讨论一下有关督战队的那点事。

督战队就是在战场上为防止士兵出现溃逃而设立的兵种,属于那种对逃兵可以直接处置的人,平时应该是充当宪兵警察那种角色,总之是当兵的最为痛恨,也最为恐惧的人。

督战队在军队后面专杀逃兵,那逃兵不会反杀督战队吗?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率领50万大军伐魏。魏文侯大惊,派吴起前去应战。吴起带领5万士兵与秦军交战于阴晋。

吴起给参加战争的士兵们许下诺言,答应给他们重赏。同时若战死沙场者,朝廷帮他们赡养家人。因此,魏军的士气高涨。

光是提振军心还不足以战胜秦国,为了避免军队溃散,吴起还在后方组织了督战队,下令对逃兵格杀勿论。在威逼利诱下,魏军只能拼死冲锋。秦军被魏军不要命的模样镇住了,全面溃散,最终铩羽而归。

督战队在军队后面专杀逃兵,那逃兵不会反杀督战队吗?

在惨烈的凡尔登战役中,法军遭受到了德军猛烈的炮击,伤亡惨重,军队内部反战情绪高涨,大量士兵想要逃离战场。

法国将领贝当临危受命,在视察过战场以后,划出了一条线,组织了一批军官驻扎在这条线上。他命令士兵必须守住阵地,如果胆敢撤过这条线,直接枪毙。

大批法国士兵想要往后撤,结果发现迎接自己的依然是黑压压的枪口,只不过不是德军的,而是自己人的。许多逃亡的法国士兵死在了督战队手上,威慑到了其他的法国士兵。最终法国人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守住了凡尔登。

督战队在军队后面专杀逃兵,那逃兵不会反杀督战队吗?

魏军在阴晋之战的胜利和法军在凡尔登战役的胜利,督战队都立下了大功。

但督战队也不能百分百起到阻截逃兵的作用,偶尔也会出现督战队控制不住局面,被逃兵反杀的状况。

民国时期的“玉帅”吴佩孚,最后就因为督战队不起作用,而在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中败北。

在贺胜桥之战中,吴佩孚构筑三道防御阵地,实行逐次防守,为了守住防线,吴佩孚亲自组织督战队,在后方督战,不准士兵后退一步。

督战队在军队后面专杀逃兵,那逃兵不会反杀督战队吗?

然而当时北伐军的进攻部队正是第四军和第七军,一个被称为“铁四军”,一个被称为“钢七军”,而吴佩孚部经过汀泗桥之战时士气已经受挫,在贺胜桥地区又遭遇这两支强大北伐军的冲击,自然是一溃千里。

这时亲自督战的吴佩孚,让督战队“向退却者扫射”,随即血流成河,当时吴佩孚部一看这形势,都开始弃枪逃跑,在过不了桥的情况下,直接跳水,吴佩孚羞愤至极,手刃旅团长10余人悬其头于电线柱上示众,以惩戒后退之官兵。

当然,这个时候溃兵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开始与督战队打到了一起,吴佩孚部顿时乱作一团,北伐第四军乘机夺下贺胜桥,吴佩孚看大势已去,只能开车跑路,结果有意思的是,吴佩孚跑的时候,有一些溃兵还想上车一块跑,吴佩孚的卫兵喊都喊不走,最后拿刀砍掉那些想上车士兵的手臂,吴佩孚的车才得以走脱。

督战队在军队后面专杀逃兵,那逃兵不会反杀督战队吗?

督战队作为士兵监督单位,的确有打破僵局和整顿军心的作用。他们在后方,有效地威慑了想要逃走的士兵,能够在军队刚开始出现溃散的苗头之时实施控制,稳定住局面。

但他们也不是万能的,能够万无一失地阻击逃兵,以保证士兵不出现成群溃散。但是,一旦战争出现一边倒的局势,督战队也很难控制住局面了。

督战队在军队后面专杀逃兵,那逃兵不会反杀督战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