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戰隊在軍隊後面專殺逃兵,那逃兵不會反殺督戰隊嗎?

很多人會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是勇敢衝在前面的人,實際上,坐鎮後方的人也很重要,這裡面就包括督戰隊。

今天就跟大家來討論一下有關督戰隊的那點事。

督戰隊就是在戰場上為防止士兵出現潰逃而設立的兵種,屬於那種對逃兵可以直接處置的人,平時應該是充當憲兵警察那種角色,總之是當兵的最為痛恨,也最為恐懼的人。

督戰隊在軍隊後面專殺逃兵,那逃兵不會反殺督戰隊嗎?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率領50萬大軍伐魏。魏文侯大驚,派吳起前去應戰。吳起帶領5萬士兵與秦軍交戰於陰晉。

吳起給參加戰爭的士兵們許下諾言,答應給他們重賞。同時若戰死沙場者,朝廷幫他們贍養家人。因此,魏軍的士氣高漲。

光是提振軍心還不足以戰勝秦國,為了避免軍隊潰散,吳起還在後方組織了督戰隊,下令對逃兵格殺勿論。在威逼利誘下,魏軍只能拼死衝鋒。秦軍被魏軍不要命的模樣鎮住了,全面潰散,最終鎩羽而歸。

督戰隊在軍隊後面專殺逃兵,那逃兵不會反殺督戰隊嗎?

在慘烈的凡爾登戰役中,法軍遭受到了德軍猛烈的炮擊,傷亡慘重,軍隊內部反戰情緒高漲,大量士兵想要逃離戰場。

法國將領貝當臨危受命,在視察過戰場以後,劃出了一條線,組織了一批軍官駐紮在這條線上。他命令士兵必須守住陣地,如果膽敢撤過這條線,直接槍斃。

大批法國士兵想要往後撤,結果發現迎接自己的依然是黑壓壓的槍口,只不過不是德軍的,而是自己人的。許多逃亡的法國士兵死在了督戰隊手上,威懾到了其他的法國士兵。最終法國人付出了慘烈的代價,守住了凡爾登。

督戰隊在軍隊後面專殺逃兵,那逃兵不會反殺督戰隊嗎?

魏軍在陰晉之戰的勝利和法軍在凡爾登戰役的勝利,督戰隊都立下了大功。

但督戰隊也不能百分百起到阻截逃兵的作用,偶爾也會出現督戰隊控制不住局面,被逃兵反殺的狀況。

民國時期的“玉帥”吳佩孚,最後就因為督戰隊不起作用,而在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中敗北。

在賀勝橋之戰中,吳佩孚構築三道防禦陣地,實行逐次防守,為了守住防線,吳佩孚親自組織督戰隊,在後方督戰,不準士兵後退一步。

督戰隊在軍隊後面專殺逃兵,那逃兵不會反殺督戰隊嗎?

然而當時北伐軍的進攻部隊正是第四軍和第七軍,一個被稱為“鐵四軍”,一個被稱為“鋼七軍”,而吳佩孚部經過汀泗橋之戰時士氣已經受挫,在賀勝橋地區又遭遇這兩支強大北伐軍的衝擊,自然是一潰千里。

這時親自督戰的吳佩孚,讓督戰隊“向退卻者掃射”,隨即血流成河,當時吳佩孚部一看這形勢,都開始棄槍逃跑,在過不了橋的情況下,直接跳水,吳佩孚羞憤至極,手刃旅團長10餘人懸其頭於電線柱上示眾,以懲戒後退之官兵。

當然,這個時候潰兵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開始與督戰隊打到了一起,吳佩孚部頓時亂作一團,北伐第四軍乘機奪下賀勝橋,吳佩孚看大勢已去,只能開車跑路,結果有意思的是,吳佩孚跑的時候,有一些潰兵還想上車一塊跑,吳佩孚的衛兵喊都喊不走,最後拿刀砍掉那些想上車士兵的手臂,吳佩孚的車才得以走脫。

督戰隊在軍隊後面專殺逃兵,那逃兵不會反殺督戰隊嗎?

督戰隊作為士兵監督單位,的確有打破僵局和整頓軍心的作用。他們在後方,有效地威懾了想要逃走的士兵,能夠在軍隊剛開始出現潰散的苗頭之時實施控制,穩定住局面。

但他們也不是萬能的,能夠萬無一失地阻擊逃兵,以保證士兵不出現成群潰散。但是,一旦戰爭出現一邊倒的局勢,督戰隊也很難控制住局面了。

督戰隊在軍隊後面專殺逃兵,那逃兵不會反殺督戰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