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那什麼樣的“正確”才是真正的正確?

不惑心


正確與否,是相對而言的。我們必須明白,正確,它的前提是處在一個語境中,或者是一個情境中,說大一點,是在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這是其一。

再者說,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正確,還不如說,這個所謂的“正確”,是最適合自己的觀點或利益的,明顯是帶有自我,甚至狹隘的色彩。每個人雖然是獨立的個體,但是每個人怎能獨自生存,獨自生活?不是說我們沒有足夠的自信,而是我們不能自高自大,自負自滿。我們都是存在於家庭和社會之中,更要和不同身份和角色的人士交流和溝通,那麼,我們要做出或說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和觀點,必然要參考周圍身邊人的觀點和意見,聽取別人的建議,這樣,我們最後的決定才真實可靠,才會正確!

最後再說一下,怎麼樣的正確,才是真正的正確。改革開放初期,有一個口號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否正確,是否為真正的正確,都是需要實踐和事實來佐證的。真正的正確,雖不必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但至少是對我們個人自己以及周圍大多數人是有利和有益的。

總之,我們要多讀書,會思考,人是形形色色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既有百家爭鳴,百花爭豔,又有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個性張揚,別忘了把握真理,願我們每個人提高自己的認知,提升自己的判斷力,把握真正的正確!








Ning先生


“正確”和“錯誤”是相互對立和統一的辯證關係,並無標準,“正確”是建立在錯誤之上,“錯誤”是依據“正確”而生,因此,“正確”和“錯誤”是變化的,是無常的,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如果想要擺脫“正確”和“錯誤”對立二元關係,唯有不偏不倚,不分不別,保持清淨平和之心,順其自然,恆順萬法,此乃道人之心!


澤仁德喜


每個人往往都覺得自己的言行是正確的,這是由於個人的知識水平、生活閱歷、認識判斷能力、文化道德修養水平所造成的。

個別人的知識水平很低,認識能力很差,頭腦固執,總是自以為是,喜歡跟別人爭吵,甚至貶低他人,處處掩飾自己的無知無能。這是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水平差的表現。

反而,有的人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水平很高,一般不會認為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正確的。他們(她們)常常會說:我的觀點不一定正確,僅供大家參考。或者說:這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或者說:這是我的猜測,希望引起大家的討論。

每個人的言行舉止往往不一樣,到底誰的正確,誰的錯誤?不是由你來確定,也不是由我來確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誰有理?公公沒有資格做最終判定,婆婆也沒有資格做最終判定。

有時候,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正確與否,要靠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婚姻家庭道德、法律法規、紀律章程等來判定。個別無知的人什麼也不懂,很不虛心,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用狹隘的眼光看問題,就只能固執地認為自己正確。

有時候,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正確與否,需要多數人的贊同才算是正確的。這就是為什麼要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來解決。

但是,多數人贊成的也不一定正確,有時候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這就是為什麼在民主的基礎上還要進行集中,還要通過國家最高領導機關或者黨和政府的最高領導人,或者各個行業的專家最終拍板決定。世界各國,無論怎樣宣揚民主,都是這樣做的。例如,美國總統一人就可以否定國會的某一項決定,美國總統一人就可以決定是否對外宣戰,美國總統一人就可以指定由誰來擔任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中國自己的一票就可以否決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某項提案的表決權。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正確與否?歸根結底要看:是否有利於提高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步,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最終要靠社會實踐的檢驗來確定。這就為什麼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就是為什麼說事實勝於雄辯!俗話講,誰英雄誰好漢,練兵場上看一看。

人們往往會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清官難判家務事。這是對的。因為我們不瞭解具體情況如何,“公婆”各執一詞,片面強調自己的觀點,有的甚至顛倒黑白,無中生有,造謠撒謊。所以無法判斷其誰對誰非,我們不能盲目地片信其言。

在一定意義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也是正確的。為什麼正確呢?由於時間的關係,這裡就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