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家荸薺怎麼種植?

“由於它屬於多年生的草本水生植物,所以在北方種植的普及率不是很高,只有在江南地區的池塘或是沼澤地邊緣才會有大面積的生長,商業化的荸薺種植田也多是位於南方水田中。”

教大家荸薺怎麼種植?


說起荸薺,可能不少人連這兩個字也未必能唸對,但是要說“馬蹄”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哦!就是那個脆生生的白果子呀。這個在我國“辭書之祖”即最早的名物工具書《爾雅》中因鳧(一種鳥類)喜愛吞食得名“鳧茈”。也從側面證明了荸薺在中國南方等地的久遠記錄。

荸薺,音同“鼻氣”,第二個字輕聲沒有音調,因為皮色紫黑,很像是磨盤版本的栗子,有的地方稱它為“地慄”和“水栗子”;更有個別南方地區,因為它表皮螺紋狀層疊,和芋頭外皮類似,也會叫它“烏芋詞條”或是“烏芋頭”,甚至因為它在泥中結出果實,而可食用部分雪白清脆如雪梨果肉,而以“地下雪梨”為名,總之因著它奇特的生長場所和口感模樣,也收穫了許多與眾不同的別稱。

教大家荸薺怎麼種植?


但最正式的學名還是荸薺。它屬於禾本目詞條莎草科的植物,平常食用的部分為植物的球莖詞條,狀如扁圓球形的磨盤柿子,圓潤飽滿,表皮深紫泛黑,光滑有色澤;而頂部老化的環節,最上端還有圓錐形帶細毛的芽;皮撥開後的果肉潔白晶瑩,味道甘甜還有股淡淡的清香,營養豐富、適合大部分人吃,便被冠以“江南人參”的美名,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時令性食物。

由於它屬於多年生的草本水生植物,所以在北方種植的普及率不是很高,只有在江南地區詞條的池塘或是沼澤地邊緣才會有大面積的生長,商業化的荸薺種植田也多是位於南方水田中。那麼,荸薺究竟該怎樣種植?它最適宜的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有什麼措施來保證收穫率呢?

一、種植荸薺的必要條件

種植荸薺,先要選擇優秀的荸薺種子,才能培育出優秀的荸薺。對於無性繁殖詞條的它,人們一般是通過它的匍匐莖來選育出新一批的荸薺:選取的荸薺球莖應達到以下幾點要求:表皮深栗色且完整,沒有斑駁的痕跡,質感飽滿而富有光澤;附著在荸薺上部的頂芽詞條粗壯,細須狀的側芽詞條健全,每一顆球莖的質量至少保證十四克。

種植的時間也要在考慮範圍內。由於只有溫度在十四度左右時,荸薺才會達到百分之七十九以上的萌芽率,而水中溫度比氣溫要略低,所以在每年初夏(六月上旬末尾)開始種植荸薺,是經驗中最適宜的時間點。秧苗發育時間普遍為一個半月左右,根據具體情況差異也略有調整。

教大家荸薺怎麼種植?


種植的場地是保證荸薺成活概率和營養價值重要部分。荸薺的球莖是主要食用部分,也是埋在泥中生長孕育而成,對於溫度的要求不至於苛刻也有底線,因而在鬆軟且肥沃的泥土層或者是酸鹼度偏中性、排水性能通透良好,灌溉渠道暢通無阻的青紫泥田都更容易栽培出成果。

有了這些前提保障,就可以動手按照流程開始種植荸薺了。

二、種植荸薺的方法及流程

首先是將選中的荸薺球莖進行分株育苗。

為了增強球莖自身的“免疫力”防止被細菌和真菌感染,在種到田地裡之前要用稀釋過的農藥浸泡,除去攜帶的雜菌詞條,減少土壤中殘留病害的感染,再進行排種;此外,田地也要預先翻新施肥,給荸薺種子提供生長髮育時期所需的充分營養素詞條。

把選好的荸薺種子(荸薺球莖)放到施好肥的田裡,一週內,就會從各個側根開始,進行自主抽葉狀莖,其頂端的保質莖也會不斷生長萌發出新的分株,新株的個數裂變式增長,速度很快,隨著氣溫升高,荸薺植株的代謝速率增強,一根母株幾乎能達到四百株新莖!所以在最初種植時要預留出一段耕作層,防止荸薺鑽根;可以選擇現在苗床上培養,然後移植到田裡;播種的深度不宜過深,讓最頂層土壤完全埋上荸薺種子,甚至可以露出一點點的頂芽。這種方法雖然過程複雜,但是產量比直接在分株會高出很多。

等到在苗床上生長到24-29釐米的株高後,可以把母株移植到泥田中,時間和開始就在泥地裡繁殖的荸薺相同,都是初夏時節,由於這個時間的特殊性,要格外注意高溫對脆弱秧苗詞條的影響,記得上覆遮陰篷布,保持土壤的溼潤,化肥不至於揮發,才能保證秧苗的繁榮。

在當年立秋節氣到來之前,就可以把旱育在苗床上的荸薺匍匐莖轉移植入泥田中了,此時可以根據荸薺生長情況,適當地增加一些化肥的施用,來為營養物質的貯存提供動力和條件。

到此為止,荸薺種植流程已經接近尾聲,天氣也漸漸轉冷,荸薺植株的代謝有滯緩的傾向,光合作用累積下的營養物質不再用於分株而是沉澱,向著荸薺的貯存器官球莖大量運輸,頂端的芽也會開始抽穗開花;十月份左右,荸薺就會生長出初步的新球莖,即我們平常食用的部分了。之後就是對於荸薺植株的維護工作。

教大家荸薺怎麼種植?


三、種植荸薺的注意事項

種植密度要把握好:在分株前密度儘量要稀疏一些,這樣不會影響母株對於營養的吸收和生長的空間;在苗床上培育出來的荸薺植株可以適當地縮短行間距,尤其在二段移植的過程中,還要小心不要把株苗磕碰到,影響生長。另外,關於種植的係數程度還要從泥田的肥沃程度出發,如果泥田養分充足,適當地密集些可以有效地提高產量,反之則為了保證種下去的荸薺植株都儘可能的成活,要加大空間。

水肥的施用頻率及用量:在最開始種之前,要施肥充足一些,基肥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作為荸薺穩健生長的後盾,基肥的各類元素如氮磷鉀詞條要均衡;第二次施肥的時候應在母株分株後,正是新生長出來的球莖需要營養或是在苗床上培育出荸薺匍匐莖後移植到田裡的時候,都是屬於新萌發出來的荸薺生長階段,此時就不必再施用含有氮的肥料了,否則營養物質不累積而是全部變成徒長的葉片,影響到結球莖的效果;荸薺“水栗子”的名號並非空穴來風,它的整個生長過程都離不開水,也不能缺水,尤其荸薺整個生長、成熟期都在夏季到深秋這個階段,氣溫對蒸騰作用的影響非常大。

病菌和害蟲的防治:荸薺的一生中會遭遇的疾病主要是枯萎病、基腐病和菌核病,在不同的生命時期對每種病的抵抗能力都有所不同,而個別極端情況下,荸薺會同時遭遇它們,這種共同作用的情況被有經驗的農民成為“荸薺瘟”。它們多發生在溫度偏高,空氣溼度較大,土壤或泥田流通性不是很好的情況下,防治方法通常是在沒有病害跡象的最開始杜絕菌源,或是在患病初期噴灑治療藥物;害蟲則可以通過噴灑農藥清除。

荸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高,跟與它常常相提並論的栗子一樣,是可以作為主食的一種食品,荸薺口感爽脆,在我國江南等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多樣的料理方式,既可當水果,也可以燉湯入菜,甚至蜜炙後當零食吃,所以有條件的朋友不妨試一試這種很好成活的植物,品嚐一番自己親手養育的美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