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基層足球青訓教練稀缺 待遇低

新華社:基層足球青訓教練稀缺 待遇低


近日,新華社發文《足改四週年:紅利與困惑》,文中闡述了問題困擾青訓發展諸多問題,其中“缺教練的基層青訓”問題依然嚴峻。

文章提到:據中國足協統計,四年間,以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的B、C、D級教練培訓人數增長近38000人。但足協技術部負責人稱,由於基礎過於薄弱,歷史欠賬太多,依然滿足不了校園足球、社會足球和職業俱樂部梯隊快速增長的教練需求。

據介紹,基層教練短缺尤其體現在校園足球中,既有教練員證書又有教師資格證的足球教師非常稀缺。

有一定足球專業背景,又上過大學,還懂教育的教練非常少。”足球特色校武漢新合道小學負責人表示,“去上大學的好球員基本不會學體育,畢業後願意做基層足球老師的少之又少。”

重慶某特色足球學校一名教練符合上述標準。他坦言,任務多、待遇少的基層校園足球很難留住人。

“既要和其他老師一樣正常上體育課,放學後帶訓練,週末打比賽,寒暑假都有比賽,基本全年無休。但工資和普通體育老師基本沒區別。”該教練說。

“在編的老師,多發一分錢就是違規,學校也很難辦,想不出太好的激勵機制。”多家學校負責人表示。

小編目前也在居住地區開了一家足球青訓機構。作為一個70後人,感覺做這個更多的是一種情懷,沒想過這個能賺錢。對青訓教練來說,如果僅僅靠週末的幾節課時費來維持生活的話,非常的困難。有學歷,年輕,有足球專業和教練證的學生很少願意做這個,現在的生活成本太高了。青訓教練沒有保障,上課不穩定。大型的青訓機構可能待遇更好一些,收費更高一些,但多數在城區中心,偏遠一點的地方就都是像我這種小機構。但招生不容易,能堅持的家長也不多。如果招不到足夠的生源,除去場地租金,教練課時費。要是計算投入時間的邊際成本,基本都要虧本的。希望國家能對小型培訓機構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