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走進被艾滋病糾纏的男男同性戀的生活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12月1日訊 學生時代,正是為燦爛夢想起航遠行的季節。然而,一些大學生的人生夢想卻因感染艾滋病病毒而破滅。“我能活多久?”這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大學生最常問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讓問者心存驚恐,更讓聽者內心震撼。據瞭解,我省男男同性性傳播艾滋病所佔比例逐年上升,大學生人群中因男男同性性行為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數也在逐漸增多。

本報首席記者金奉乾 實習生姚淑慧

故事1

大學夢剛開始 一切戛然而止

11月27日,蘭州市某醫院感染科和往日一樣平靜,在窗明几淨的“愛心家園”裡,暖色調的氛圍讓人感到溫暖,醫生、護士、患者偶爾進出這間房子,後通過緩衝區進入治療區。

當日上午10時許,18歲的小力在家人陪伴下再次入院治療,誰也想不到,眼前這個靦腆的男孩竟是一個艾滋病患者,在病情被確診前,他曾是我省一所高校的大一學生。從小到大,小力一直是家人眼中的乖乖男。

去年,小力開始了令人嚮往的大學生活,他和其他同學一樣心懷夢想,每天都為收穫知識而高興。然而,這樣的大學生活很短暫,來自衛生疾控部門的檢測結果讓小力感到生命黯淡無光,由於被確診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為了配合抗病毒治療,他不得不放棄學業。今年初,小力突然出現呼吸道感染、視力嚴重下降等病症。4月的一天,小力和父母一起去醫院檢查治療,然而,小力的血液檢測呈陽性,隨後,來自疾控部門的複診結果讓一家人大吃一驚——剛上大學不久的小力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之後的日子裡,小力的生活模式完全變了樣,在老家休息,到蘭州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去北京治療眼病。每天,悲傷、自責、愧疚、無助纏繞著他,讓他徹夜難眠。

面對醫生的多次詢問,小力極不情願地說出自己是男男同性戀這一事實,由於性伴侶不固定,小力根本不知道究竟是誰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了他,同時,他也不清楚自己何時被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問他的許多問題,他幾乎都用‘不知道’來回答。但他說自己有幾個性伴,性伴的不固定大大提高了男男同性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幾率。”蘭州市某醫院感染科周醫生說。

在“愛心家園”裡,戴著口罩的小力不時地與醫生交流,在離開感染科病區時,他低聲問醫生:“我還能活多久?”接診醫生耐心地開導和鼓勵他:“別害怕,現在你的眼睛已經有光感了,身體狀況良好,這就說明治療是有效果的。下一階段,只要你積極配合治療,按時吃藥,身體肯定會好一些。”

故事2

25歲大男孩 生命之花凋謝

30多歲的周醫生在許多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心中就是生命的希望。“在我眼中他們都是普通病人,他們需要關愛和理解,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必須像親人一樣照顧他們。”看著防艾宣傳欄,周醫生給記者講了一個讓人痛惜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25歲的陽光男孩。小帥曾是一個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才子,幾年前的一個好奇嘗試,讓他燦爛的人生過早地結束,今年春節還未過完,全身臟器衰竭的小帥就離開了疼愛他的母親,離開了他的朋友,離開了眼前的美好世界。在蘭州上大學期間,小帥在同學的帶領下嘗試了幾次男男同性派對,酒吧裡一番激情和瘋狂過後,小帥發現這並不是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於是主動結束了這段荒唐的日子。2013年,小帥遇到了和自己心意相通的女孩,可這段剛剛開啟的幸福之旅,卻在小帥的一次詢診後畫上了句號。原來,小帥經常感到頭疼,去醫院卻被檢查出HIV抗體為陽性,經疾控部門確診,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在治療過程中,小帥被診斷為真菌性腦膜炎,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也一直伴隨著他,這些都是艾滋病併發症。面對遭遇病痛折磨的兒子,小帥的母親經常默默流淚,當小帥再次昏迷時,這位無助的單親媽媽在醫生面前失聲痛哭。“看著小帥母親這麼傷心,我們心裡也很難受。小帥非常樂觀陽光,意志也很堅強,朋友圈裡的人紛紛給他加油鼓勁,告訴他不要放棄。”曾是小帥主治醫師的周醫生說。

2015年春節前,因為全身臟器功能衰竭,小帥的病情急劇惡化,他多次陷入昏迷。偶爾清醒時他常對媽媽說:“媽媽,快過年了,咱們回老家吧,買些紅燈籠,把家裝飾得漂漂亮亮的,咱們一起好好過個年。”2015年農曆正月初七上班後,周大夫得知小帥已於正月初四離開人世。“太可惜了……”

故事3

感染艾滋病病毒 他上演10萬“形婚”鬧劇

“醫生,我終於找到對付我媽的辦法了,她逼我結婚,我就用‘形婚’來應付。這次準成!”小剛興奮地對自己主治醫師說道,這是蘭州市某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第一次聽到“形婚”這個詞。

其實,小剛在上大學之前就是男男同性戀。去年剛走出大學校門,就被檢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當時他根本不相信這是真的。但是,來自衛生疾控部門的確診結果如同無情的判決書,讓他陷入恐懼、絕望、愧疚之中。想起含辛茹苦的父母,想起身邊的許多親朋好友,小剛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每天,父母不停地催他找對象,而他一次次的藉故推諉。因為他知道,不能讓父母知道自己是男男同性戀,更不能讓父母知道自己是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一次偶然機會,他在網絡論壇上發現了一個詞——“形婚”。就是婚姻只有形式,無實質內容。表面上是個由一男一女組成的正常家庭,實際上“夫妻”雙方在生理和人格上保持獨立。今年夏天,小剛終於和一個女生達成“形婚”協議,協議有效期為一年,先領證結婚,再瞞過父母離婚。在“形婚”期間,兩人是形式上的夫妻,但是生活中互不打擾,彼此獨立,協議期到後立刻離婚,離婚後,小剛按照“形婚”協議給女孩10萬元為補償費。只是,這種形式婚姻真的可以瞞過父母,掩蓋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真相嗎?

故事4

17歲高中生花季不再

17歲,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花季。然而,在我省某縣上高二的17歲少年卻因為艾滋病併發症的嚴重摺磨而花季不再。

小龍生在一個特殊家庭,父親在他蹣跚學步時就離開人世,母親也身患重病。從他記事起,小龍就被叔叔嬸嬸領回家中照顧,因為家庭貧寒,叔叔嬸嬸整日忙於勞作。沒有時間去關注小龍的成長。單親家庭的特殊氛圍,導致小龍缺乏來自家庭的溫暖,他一直渴望有一個人可以給他關懷和愛。上初中後,小龍遇到了像自己長輩一樣的男人,無時無刻的關心著他的生活、學習。後來,他們逐漸將這種關係轉變成了戀人。

最近三四年來,小龍經常出現乾咳、氣促等症狀,一開始小龍和叔叔嬸嬸都以為是感冒,他們都沒有重視。隨後,小龍的體重逐漸下降,經常盜汗,渾身乏力。最終,經過疾控部門確診,小龍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為身體狀況逐漸變差,他不得不棄學。

今年11月,小龍的叔叔嬸嬸帶著病情越來越重的小龍到蘭州市某醫院感染科住院治療。

經過一系列檢查,小龍被確診為卡氏肺孢子蟲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也是艾滋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由於小龍就醫時間太遲,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期,目前他的病情已進入晚期。

拿著醫院下發的病危通知書,叔叔嬸嬸帶著越來越沉默的小龍返回老家……

(文中人名均系化名)

故事5

優秀大學生出國夢破碎

對於許多大學生而言,出國留學深造是他們的夢想之一。就讀於蘭州市某高校的小華也不例外,他學習成績突出,各方面表現優異,是很多同學的榜樣。但今年8月來自疾控部門的複診結果,讓他的“出國夢”被徹底擊碎。

“曾經我也和同學們一樣,覺得艾滋病離我很遙遠。”小華在說這句話時,眼睛裡充滿了無奈。從高中開始,他就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和別的男生不太一樣,20多年來他從未喜歡過女生。上了大學後,個人空間一下變大了許多,通過網絡,小華更加確信自己是同性戀,並在大學第一學期,結交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男朋友。

去年小華和男友分手後,他經常通過網絡交友平臺尋找自己需要的男男之愛,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發洩自己失戀的痛苦和孤獨。然而,從今年年初開始,小華開始出現持續發燒等症狀,去醫院檢查後他被告知他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清醒後,他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我幾乎每次都採取了安全措施,到底是誰傳染給了我?”小華認為自己的人生徹底完了,他的出國深造夢想和遠大理想,從此以後再也不可能實現了。

如今,小華已經開始定期進行抗病毒治療。然而,他的內心深處還在糾結和掙扎著:“我不知道怎麼告訴爸媽,他們望子成龍,等著我出國深造的消息,可我已經是個艾滋病患者了,我到底該怎麼辦?”(文中人名均系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