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之始,万道之宗。冬至日,恭祝!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朝称冬至为“冬节”,官府举行“贺冬”仪式祝贺,并且形成例行假期。“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是故官府放假休息,军队待命,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

唐、宋时,冬至是祭祀天、祖先的日子,皇帝要率领大臣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普通庶民百姓则要祭拜逝去的祖先。

一元之始,万道之宗。冬至日,恭祝!


明、清时,皇帝要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文武百官要向皇帝呈递贺表,相互之间也要投刺祝贺。

所以,即便到了现在,南方的很多地方,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至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对冬至更是重视,要在这一天祭拜祖先,不回家过冬至的人,会被视为不认祖宗的人。所以冬至也就成了合家团聚的日子。

绍兴民间,不仅冬至要祭祀祖先,还要剪纸衣服,冬至日送到祖先墓前焚化,谓之“送寒衣”。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冬至酒”,怀念逝者的同时联络感情。

阴阳学说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中,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故称“冬至一阳生”。

古人还曾把冬至定为一年的开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冬至已经是年了。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一元之始,万道之宗。冬至日,恭祝!


古人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同时冬至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最寒冷的天气,《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可见,冬至前后人们开始进补是最好时间。

一元之始,万道之宗。冬至日,恭祝!


冬至同时也是养生的关隘,一谈「养生「即言」进补」,于是禁不住地浮想联翩、各种宠爱:食补、药补、花样补......

那到底怎样调理「冬至一阳生」呢?

接下来说的应该是常言所谈养生的反调!

明代顾元庆《檐曝偶谈》介绍养生见闻说:「隐士络耕道言,修养之士当书《月令》置于座右,夏至宜节嗜欲,冬至宜禁嗜欲,盖一阳初生,其气渐夭,如草木萌动,易于伤伐,故当禁之,不特节也。」

「冬至一阳生」调理措施的重头戏是「禁嗜欲」。

因为「一阳初生,其气渐夭,如草木萌动,易于伤伐」。

现实呢?

冬至,机体受寒冷袭击,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下降,整个身体的生命力显得瑟缩脆弱。王廷相《摄生要义》指出:「冬天天地闭,血气藏,伏阴在内,心膈多热,勿扰乎阳。」

有理有据的远古智慧残酷地告诉我们:

「冬至」,人体内阳气刚刚萌动,需仔细呵护。

冬至养生攻略,三十六计「躲」为上:躲暴饮暴食、躲寒冷、躲大汗、躲是非。

冬至这个关隘过得好,来年的健康就有了基础。

以上是冬至大如年的小解。同时此日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是个绝对的大日子。故特此恭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