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今天為大家帶來【向兩會報告】

專欄第五篇

十大“關鍵詞”奏響江西法院“最強音”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1月17日,江西法院工作報告又一年閃亮出場,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正在召開,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葛曉燕向大會作法院工作報告。

“結案率位列全國第二,案件質效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沉甸甸的成績,振奮人心的決心,讓江西法院“爭創一流工作業績”口號擲地有聲。

2019年,全省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持續深入開展“爭創一流”活動,各項工作有序前行。

一起來看工作報告中十大亮點“關鍵詞”

看代表和委員們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解讀江西法院工作成果和亮點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服務大局 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關鍵詞一

///

居全國法院第一方陣

全省法院收案700006件,結案678797件,同比分別上升11.53%、13.9%,結案率位列全國第二;其中,省法院收案6549件結案6026件。案件質效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

201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在江西召開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充分肯定並推介我省法院工作經驗。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今天,我聽取了法院的工作報告,我感覺到2019年全省法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績非常不錯,我作為基層人大代表,其實在法院司法公開工作中對法院工作接觸不少,法院在司法為民、全省法院深度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當中,多措並舉,爭先創優,這些紮實的數字就是成效的一種體現。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說實話,作為一名法院的工作人員,聽這個報告我體會尤其深刻。我看過深夜的省法院大樓燈火通明,我看過載著晨光出發披星戴月歸來的幹警,特別是基層法院的幹警們,在田間地頭,工廠民宅都有他們奮鬥的點點滴滴。在收案持續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全省法院廣大幹警按照“爭創一流”活動部署,克服人案矛盾,樹牢質量意識,加快辦案進度,結案率、一審服判息訴率都保持在全國法院第一方陣,為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好司法服務和保障,充分體現了法院的擔當作為、法官的敬業奉獻、司法的公正高效權威。

關鍵詞二

///

集中管轄

探索金融案件相對集中管轄,推進金融法庭建設,助力金融風險防範,妥善化解金融類案件

135438件;大力加強涉金融債權案件執行,執結案件25615件,實際執行到位金額79億元。堅決打擊破壞資源、汙染環境等違法犯罪行為,審結案件1427件。設立環境資源專門審判機構,構建地域與流域管轄相結合的環境資源審判體系。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全省法院深入推進法院基層基礎工作,突出金融案件審執一體化優勢,做到了金融案件審理、執行全程專業化、集約化、高效化。如安源法院五陂法庭創新成立全省首家金融審判庭後,審執質效明顯提升,實現了“三低兩高一無”,即上訴率低、改判率低、發回重審率低,當庭宣判率高、服判息訴率高,無涉訴信訪,為轄區經濟發展和維護地方金融秩序做出了突出貢獻,金融審判模式已初具特色。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我省法院系統大力推進金融法庭建設,設立專門的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在化解金融風險、打擊環境資源違法犯罪方面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將涉及環境資源案件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統一由專門的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審理。上饒法院審理的 “攀爬損毀三清山巨蟒峰”案,九江法院審理的"特大跨省非法傾倒有毒汙泥案"都令人印象深刻,為助力我省打贏“三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詞三

///

長效機制

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一審審結涉黑涉惡案件1164件7266人,結案率92.23%,結案數位列全國前列,一批黑惡勢力得到依法嚴懲。“四分四統”審判方法,得到全國掃黑辦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同時,加強對涉黑涉惡案件的分析研判,發出司法建議620份,推動健全預防打擊黑惡勢力的長效常治機制。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既要立足當前,更要著眼長遠。針對審判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行業管理的漏洞、社會治理的短板等,全省法院發揮司法能動作用,推進專項鬥爭與社會治理工作一體落實、相互促進。

公正司法 堅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關鍵詞四

///

守護安全

審結一、二審刑事案件39161件。依法嚴懲殺人、綁架、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審結案件4021件,對“上饒持刀殺害小學生案”等案件中罪大惡極的被告人依法判處死刑,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我省各級法院在刑事審判中堅持“司法為民”的宗旨,依法嚴懲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犯罪,增強了人民群眾安全感,贏得人民群眾信賴,提升司法公信力。

關鍵詞五

//

/

保障民生

審結一、二審民商事案件354186件,其中涉及教育、就業、醫療等民生案件32173件。依法懲治惡意欠薪行為,為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1.76億元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我省法院去年一年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工作亮點紛呈。全省法院積極運用司法手段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難事、煩心事。例如為農民工追討勞動報酬,化解勞動合同糾紛、解決婚姻家庭糾紛等,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真正體現了“人民法院為人民”宗旨。

司法為民 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

關鍵詞六

// “一 / / 式”

質效指標位列全國第一

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主動融入訴源治理機制建設,參與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大力推廣“聯村共治、法潤鄉風”的尋烏經驗,深入開展“法律六進”等法治宣傳活動,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多元共治,2019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增幅同比下降

11.55個百分點,尋烏、永豐、南康三地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機制入選新時代“楓橋經驗”江西實踐優秀成果。

建設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堅持訴訟服務做加法、群眾訴累做減法,積極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的轉型升級,讓群眾“走進一個廳、事務全辦清”。全面建成移動微法院,深化案件“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改革,積極開展跨域訴訟服務協作,實現訴訟事務“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截至12月31日,訴訟服務質效指標位列全國第一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我省法院在豐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方面,大膽創新,積極參與到糾紛預防、訴前糾紛解決的社會治理過程中去,鼓勵基層政府、社會組織通過調解、斡旋等方式解決糾紛,並且為訴前的糾紛機構撐腰鼓勁,或是派員指導、或是司法確認,為其保駕護航。更為可喜的是,尋烏、永豐、南康等地的糾紛源頭治理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方便群眾訴訟方面,我省法院藉助現代信息技術,大大減化了辦事程序。例如,去外地訴訟的案件,就不再需要跑去外地立案,通過跨域協調,就可以在本地完成全部立案事項。

關鍵詞七

/ / / //

414.85億元

自2016年3月打響“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以來,全省法院全力以赴、奮勇拼搏,執行質效明顯提升,順利通過第三方評估,省法院執行局因作出突出貢獻獲省政府給予的及時獎勵, 4個集體和4名個人分別獲全國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法媒銀”平臺入選《70年70事—新中國江西重大歷史事件實錄》,5項舉措入選《全國“基本解決執行難”經驗彙編》,執行工作“三統一”管理機制入選《法治藍皮書·中國司法制度發展報告》。2019年以來,認真落實兩個“1號文件”和執行工作五年綱要精神,不斷健全執行難綜合治理機制,大力開展“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系列專項執行行動,狠抓涉民生等重點案件執行,有效維護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受理執行案件

241890件,執結232315件,執行到位金額414.85億元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舉措多、力度大、效果好,這是我從報告裡看到的法院執行工作內容,我很有感觸,我生活在萍鄉,常常接觸當地的法院,看到了很多全省法院為民執法的精神縮影,比如我瞭解的萍鄉安源區法院倡導成立全省首家社會性質的司法救助協會,有特色,有亮點,是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的一項創新舉措。該協會通過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司法救助工作,形成“法院籌集為主、社會捐助為輔”的資金構建模式。通過近三年的運轉實行,救助了一批執行案件特困當事人,有效化解困難當事人與案件執行不能的矛盾,提升了當地百姓對司法工作的滿意度。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執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最後一個環節。一系列的數據表明,2019年,江西法院的執行工作成績斐然,亮點突出。亮眼的成績也說明,法院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中砥礪前行,努力讓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雙輪驅動 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

關鍵詞八

///

全國法院推廣應用

建設以“收轉發e中心”為樞紐的智慧法院體系,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推進與審判事務、訴訟服務的融合創新。全省推廣應用“法官e助理”,為法官提供智能化、一體化審判輔助服務,入選《中國法院信息化藍皮書》。在全國首創全省法院集約化送達中心,電子送達率位列全國第一,入選《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和《中國法院互聯網司法白皮書》。建成人民法庭工作平臺,實現對“人、案、事”的實時、動態、智能管理,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充分肯定,並以此為藍本在全國法院推廣應用。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訴訟大爆炸” 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案多人少”是各級法院共同面臨的難題。我省法院不等不靠,積極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智能化技術,推動“智慧法院”建設。例如我省在電子送達、電子卷宗建設、類案檢索與推送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去年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在南昌召開時,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就高度肯定了我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和司法智能化建設的成果。

關鍵詞九

///

零容忍

切實加強黨建引領,不斷提升司法能力。持續強化正風肅紀,不斷改進司法作風。持續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風頑疾,開展專項司法巡查、紀律作風督察,發現問題297個,處理幹警251人次。堅持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懲處幹警違紀違法行為,共查處案件67件72人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司法公正,說到底還是有賴於司法人員的公正廉潔。法官如何行使手中的司法裁量權直接影響司法公正的“準度”。因此,司法隊伍的建設始終是擺在法院面前的大事。去年我省法院除了狠抓提升司法能力外,也全面落實了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加強司法幹警的作風建設,對突出問題開展了集中整治活動, “怕、慢、假、庸、散”等現象有了改善,法院的形象有了提升。

關鍵詞十

/ / / //

6562人次

堅持主動接受監督,不斷提升法院工作水平。加強代表聯絡工作,辦理代表意見建議、關注案件624件,邀請代表視察法院、出席會議、旁聽庭審、見證執行

6562人次。加強委員聯絡工作,走訪、接待委員3153人次,辦結委員提案157件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我省各級法院自覺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監督。他們均對法院的工作和今後發展提出了具有建設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這進一步規範了法官的司法行為,促進審判等各項工作規範化。此外,各級法院還採取許多舉措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受到律師的廣泛好評。

向兩會報告|代表委員解讀江西法院十大“關鍵詞”

2020

江西法院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