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娱乐公司的站姿上热搜?告诉你中国歌曲创造的曾祖师爷!

最近的唱跳综艺都很火爆呀,不知道诸位宅在家有没有也跟着电视里边的舞蹈动起来,今儿个笔者就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戏曲念白的那些事儿!

SM娱乐公司的站姿上热搜?告诉你中国歌曲创造的曾祖师爷!

戏曲剧本的概念

戏曲剧本的语言包括曲词、念白和舞台指标。舞台指示是作者写给导演、演、音、美等全体艺术创作者看的,它说明戏剧故事发生的环境,人物的动作和上下场、曲调板式和锣鼓经等。在演播厅工作过的朋友们大约就比较清楚了,或者播表编导的朋友们应该也比较熟悉。用我们现代比较时髦并且专业的话来说,就是分镜头脚本。

再不然打个比方,妈妈想尝试做西式糕点,可是没有材料又不想出去买怎么办呢?诶,当孩子的有点眼力见儿,帮妈妈跑腿去了。可是不知道买什么材料怎么办呀?妈妈就非常详细地列出一堆材料,什么鸡蛋几颗,黄油几克,植物淡奶油还是动物鲜奶油等等,这一小清单,就好比分镜头脚本。它详细地告诉创作者味道如何,效果怎样。好比如职场人士把一场舞台转换成PDF,再转换成word文档那样,用文字写画面

SM娱乐公司的站姿上热搜?告诉你中国歌曲创造的曾祖师爷!

曲牌的形式和要求

曲牌应当具备音乐性、舞台性和文学性。就是所谓可歌、可演、可读。曲牌的文学性不仅为应付阅读之需要,它主要为唱歌和演出提供良好的文学基础,反之亦然,可歌可演又是文学性发挥的前提。曲白的“三性”中是达到完美统一的。这一点非常好理解对不对,相信笔者也不用做出更多的解释大家就已经了解了,不过呢出于职业道德,嘿嘿,还是想和大家唠嗑几句。前阵子“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火遍全网,一时间在网友的大脑里挥之不去啊,这等魔性唱词在深入人心上可谓是非常成功了,但是至于文学性,笔者在这里不作评价。

我们举个例子,形容一位姑娘美呢,最简单的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国古典四大戏剧之一《西厢记》里头对崔莺莺的一段描写:“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粉香腻玉搓咽项。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不想呵其实强: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看看人剧作家怎么写女孩儿美貌的,第一直接描写,又是眉毛又是脸蛋,走进一看,哟还披金戴银,哎呀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大家闺秀啊;接下来就是间接描写,不仅要写这女孩儿漂亮,还要写男孩子对他的反应,路人,粉丝都行,群演能上就给全上了,红花全靠绿叶衬!这个套路屡试不爽,可谓是代代相传啊,譬如说古老的诗歌《

陌上桑》里边:“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SM娱乐公司的站姿上热搜?告诉你中国歌曲创造的曾祖师爷!

用这形容罗敷的美貌,那也是行者忘归途啊。顺便说一下题外话啊,笔者个人觉得呢,这罗敷的运气不错,被作者拿来写诗流传千古。可长相这个东西,那个时代还有另一美人,命运却被写得非常凄惨,谁呢?隔壁邻居刘兰之。

没错,就是你脑海里蹦出来的焦仲卿之妻,咱中学时代可都学过啊,《孔雀东南飞》有没有?里边儿有一句:“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又言:“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看看又说回来了,人家离婚后还被县令儿子求婚,刘兰芝这得多么的倾国倾城蕙质兰心呵气如兰啊;这个情形之下,焦母被衬托成挑剔狠毒恶婆婆,还有那不知妻美焦仲卿!你看看你看看,人物性格和故事矛盾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是不是和现在一个理?啥叫全靠同行衬托?啥叫最佳配角奖?这几个套路是不是小学语文老师教作文也没少啰嗦,怎么就记不住呢!

SM娱乐公司的站姿上热搜?告诉你中国歌曲创造的曾祖师爷!

记着啊,如果三者互相矛盾,比如说你是焦仲卿,放不下刘兰芝吧,迫于母亲的压力,对罗敷也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侧重选,看个人价值观引领了。曲白也是这个理。一般来说,由于曲词关乎内容的表达,它无疑处于优先的地位,不可以声害义;但声律根本上也是关乎内容的表达的,所以必须尽可能地两者兼顾。在中国古代戏剧演出史上,只有声律美而曲词欠佳被广为演唱,未有曲词佳而不协律奏之场上的。

SM娱乐公司的站姿上热搜?告诉你中国歌曲创造的曾祖师爷!

曲白的音乐性

什么一板一眼啊,一板三眼啊,无板无眼这些大家可能都听过,细节呢咱们以后再唠嗑。在这里笔者先给大家罗列出来几个大的要点。(敲重点)您想想啊,小时候上课文,不知道哪是重点,通篇儿的看,最后也不知道考试考的什么。诶,笔者呢,深感遗憾,决不能让大家伙儿们也吃了这个亏。笔者当一次课代表给大家分享一下小笔记,来记好了啊。

曲词的句式、用韵、声调。板腔提曲词句式的主体是上下句体的七字句和十字句。七字句容量小,十字句的容量大。说起来复杂理解起来也还行,简单来说,服务于歌唱时的韵律和使用。而韵呢,《辞海》释韵是一个音节的收音。简单粗暴地概括一下就是押韵。

SM娱乐公司的站姿上热搜?告诉你中国歌曲创造的曾祖师爷!

近现代流行较广的是为十三辙。十三辙前有中州韵,中州韵反映元代北方语音的规律和特点,最早为北曲所使用。北方的朋友们可能比较熟悉,南方的朋友们应该就比较困难。举个例子,笔者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戏曲音韵。唱戏团尖字是最先要弄清楚的,其中指出“张三上山,李四办事”,“宝剑令剑”等。笔者隔着屏幕一念,不禁感叹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地域优势啊。前鼻音后鼻音完全分不清,就连平时念得挺溜的也成全了俩字: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