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昏君與強大的對手,造就屈辱的靖康之變

導語:北宋一朝燕雲十六州一直被遼國佔領,因此北宋的歷代皇帝都對燕雲地區有著深深的執念。連太祖、太宗都沒能實現這個成就的前提下,宋朝卻突然在昏君宋徽宗的帶領下,收復了燕雲十六州。福禍相依,當宋徽宗還沉侵在喜悅之中,一場滅頂之災已經悄無聲息的逼近,繁華的宋朝也走到了盡頭。

連續的昏君與強大的對手,造就屈辱的靖康之變

(宋徽宗)

端王即位,蔡京拜相

公元1100年,北宋第七任皇帝宋哲宗突然駕崩,年僅二十五歲就撒手人寰,沒有留下子嗣。國不可一日無君,按照兄終弟及的家法,應當從哲宗的兄弟種挑選接班人。在向太后與群臣的商議中,被當朝宰相稱為"為人輕佻不可為君"的端王卻偏偏得到了向太后的青睞,推舉他繼位,這位輕佻的端王正是日後的宋徽宗。

宋徽宗是歷史上著名的昏君,但他即位之初還是懷有遠大的抱負,當時因為變法與否朝廷內部分成了新舊兩派,宋徽宗就立志結束朝廷上黨爭激烈的局面,他第一個年號"建中靖國",建中就是尋找平衡的意思,他希望回到當初相對寬容的政治氛圍,安定自己的國家。

雖有豪情萬丈,立志創造自己的一番業績,但宋徽宗偏偏遇到了蔡京。蔡京能與宋徽宗相識在於他本人有極高的書畫造詣,宋徽宗本人對書畫藝術極感興趣,因此對蔡京也早有耳聞,在他做端王時就曾花萬金購買蔡京創作的團扇。端王搖身一變成為了宋徽宗,蔡京更是使出渾身解數創作作品進獻皇上,深受徽宗喜愛的蔡京步步高昇,坐上了宋朝宰相之位。

連續的昏君與強大的對手,造就屈辱的靖康之變

(宋徽宗瘦金體書法作品)

橫徵暴斂,民變四起

歷史上有名的昏君與奸臣相遇,必將帶給黎民百姓一場浩劫。當時宋徽宗與蔡京在名義上繼承新法,其實只有一個掩人耳目的藉口,他們將新法變成橫徵暴斂的工具,沉重的賦役被大量轉嫁到貧民身上,地方官員為了個人的政績又額外增收賦役;鹽法、錢法的改革令賦稅收入變成了皇帝私財,金錢的搜刮為他的窮奢極侈創造了條件。

徽宗喜歡奇花異石,他派出親信去江南一帶搜尋奇石,還在蘇州設置應奉局堂而皇之的搜刮民脂民膏。這些派出的親信看到凡是可供玩賞的一花一木就立即搶奪,貼上封條就算充公,接著走水路運往開封。曾經為了將一塊巨大的太湖石運至開封,專門定製大船裝載,一路上拆水門、毀橋樑,僅此一項就耗費大量錢財,更別提這絡繹不絕的船隊,還需士兵隨行押送、地方官員迎送。這一項奢靡工程勞民傷財,民眾苦不堪言,民怨之下便是起義,南方宋江、方臘等人的起義此起彼伏,北宋朝廷疲於奔命,一切似乎都在預示著北宋王朝的覆滅。

連續的昏君與強大的對手,造就屈辱的靖康之變

(金滅遼、滅宋)

聯合女真,收復燕京

在北宋在一步一步走向深淵之時,東北方女真族橫空出世,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女真族屢次擊敗遼國軍隊,建立金朝。遼國不敵女真人的猛烈進攻開始分崩離析,遼人開始大量逃亡至北宋,其中就有一名叫李良嗣的遼國官員,他獻計聯金攻遼,收復燕雲十六州。

北宋自開國皇帝趙匡胤起,歷代皇帝都有收復燕雲失地的願望,宋徽宗也不例外,他得到李良嗣的建議後,覺得這是一個天賜良機,決定採納。由於遼國夾在宋金兩國之間,陸路不通,於是兩國使節開始了頻繁的海上往返,最終達成盟約,聯合攻遼。

對於聯金攻遼宋朝人很多表示反對,因為北宋與遼國自澶淵之盟起已經保持了上百年的和平,如今撕毀盟約挑起事端,必然會受到懲罰,只可惜這些建議宋徽宗一概不聽,決意出兵伐遼。

雖然為同盟國,但在戰場上宋、金兩國軍隊呈現出了天壤之別的差異,金軍一路屢戰屢勝,先後佔領遼國中京、西京等重鎮;而宋軍行動遲緩,在邊境與遼國殘兵敗將作戰中均遭敗績。在戰爭的映照下,宋朝的腐朽無能被金人看的一清二楚,宋軍無力北上,那麼就由金軍代替攻佔燕京。金人佔領燕京之後開始坐地起價,宋徽宗迫不得已又同意每年多付金朝一百萬貫錢來收回燕京,結果當宋人進城時,發現他們收回的只是幾座空城,城內的人口、財產被金人悉數帶走。

連續的昏君與強大的對手,造就屈辱的靖康之變

(宋金兩國在海上往返達成盟約)

金軍南下,靖康之變

宋朝君臣此時不但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反而沉浸在虛假的勝利之中,宋徽宗認為自己做到了先王們都沒能做到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以為天下就此太平,他永遠也想不到一場滅頂之災會來的如此迅速。

在對遼國的作戰中掠奪了大量的人口與財產,刺激了女真人對外擴張的慾望,在遼國滅國後,他們將矛頭指向了富庶且無能的北宋。不久金軍就兵分兩路大舉南侵,一路勢如破竹兵臨開封城下,同時金朝還派出使節來到開封,恃強凌弱的勒索宋朝。南下的金軍讓軟弱的宋徽宗心驚膽戰,他傳位給自己兒子宋欽宗趙桓,自己則是逃往南方。在李綱的組織下,宋軍固守開封城,不給金軍任何可趁之機,宋朝各地的勤王軍也在源源不斷的趕往京畿地區,本應是重創孤軍深入的金朝侵略軍的最佳時機,可是新上任的宋欽宗也同樣軟弱,不斷向金朝乞和,面對金朝稱臣納貢、割讓土地、索要鉅額軍費的要求也悉數答應。

金軍在開封城下也拖延日久,害怕局勢有變,還沒等到索要的錢財數足就草草退兵。逃過一劫的宋欽宗卻沒有重視軍備,而是注重個人權力的控制,他接回臨陣脫逃的太上皇宋徽宗,對他嚴加看管。並且驅趕了一批主戰的官員,他似乎從沒想過金軍會再次南下。

事實卻是那樣的殘酷,金兵在撤退僅半年之後又捲土重來,同樣的兵分兩路,同樣的合兵開封城下。大戰在即,宋欽宗望向四周才發現主戰派官員都已被他趕出朝廷,無人可用的宋欽宗最後竟然相信了一名自稱能用神兵擊敗敵人的江湖騙子,打開城門派他與金軍作戰,神兵至死都沒有出現,開封城卻因此被攻破。

城門失守,宋欽宗就成了金人任人宰割的魚肉,他前往金營議和被扣在軍營之中,不久金人就下令廢宋欽宗,立張邦昌為皇帝,而徽、欽二帝與滿朝文武及後宮嬪妃都在金人押送下北上,北宋就此滅亡。

連續的昏君與強大的對手,造就屈辱的靖康之變

(被俘虜的二帝與宋人)

結束語:北宋的滅亡在宋徽宗的胡作非為之下已成定局,但誰也想不到會輸的如此屈辱,靖康之變中北宋皇室國破家亡,只有趙構一人倖免遇難,趙構也在逃往南方後建立南宋,與金朝隔江而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