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可達”開跑,大理交運攜手蘇州金龍打造縣際班線升級新樣本

今年以來,在雲南大理,可以看見這樣一輛輛中巴客車來回穿梭於大理至漾濞縣之間。它們身著橘色彩衣,繪有可愛卡通代言人物,車身上“小馬可達”、“Coda Bus”品牌醒目吸睛,鮮亮溫暖的外觀造型、高端舒適的乘坐體驗、溫馨如家的服務保障讓這批車自帶明星氣質,甫一亮相便吸睛無數,引起民眾的熱烈反響。

這是由大理交通運輸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大理交運集團)攜手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打造的最新一批縣際班線公交化運營車輛,旨在為大理州內縣際班線打造新樣板,探索未來運營新思路。隨著首批車輛投放線路,大理州縣際班線綠色品牌發展的序幕由此拉開。

“小馬可達”開跑,大理交運攜手蘇州金龍打造縣際班線升級新樣本

轉型力作,推進公司化運營

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大理州縣際客運班線一直以掛靠經營模式為主,但隨著出行方式的多樣化及百姓對高品質乘車需求越來越多,長期掛靠經營弊端顯現,營運車輛老舊、班線時間安排隨意、安全保障和服務質量有待提升。

“小馬可達”開跑,大理交運攜手蘇州金龍打造縣際班線升級新樣本

2019年底,大理交運集團在省內率先完成兩條州內縣際班線公司化運營示範線路準備工作,一條從大理至漾濞縣,投入22輛海格新能源客車,另一條線路從大理祥雲至彌渡縣,投入12輛海格新能源客車,以統一車型、統一形象及溫馨服務對外亮相,而它們都有一個統一的品牌名稱,那就是“小馬可達”。

“這是集團針對州內縣際班線探索公司化運營邁出的重要一步,兩條線路分別於1月9日和1月22日開通,全部採用海格8米純電動高一級客車。”大理交運集團客運管理部陶然部長告訴記者,作為大理州道路運輸骨幹企業,經過前期多次考察和論證,大理交運首次鎖定兩條不同類型的線路進行樣板打造。一條是從州府所在地至下轄縣,另一條則是毗鄰之間運營線路,這樣可以快速高效較全面的探索出縣際客運班線公司化運營模式,併為下一步在全州推廣做準備。“這一步跨越,既可以徹底解決掛靠經營本身遺留問題,另一方面也契合了企業轉型發展需要。”

打造優質IP,實行精細化運作

不同於常規的簡單回收線路、購車、投放。大理交運集團對此次改造升級的班線運營做了周密詳實的精細規劃。“一方面要回收掛靠經營權,給予原有經營者補償。另一方面則要投入巨資購置新車輛”,陶部長告訴記者,集團前期投入已達數千萬元。

首先,大理交運集團專門邀請西南地區知名品牌策劃公司對線路的市場定位、市場策略、品牌VI包裝等進行全方位規劃,被賦予重任的“小馬可達”品牌上線。其獨有的品牌IP形象、豐富的寓意,朗朗上口的品牌,開啟了雲南縣級班線品牌運營的新歷史。

第二,全面升級車輛硬件和服務。集團把原來老舊柴油車輛統一升級成為海格豪華純電動中巴車,乘坐舒適、綠色環保。同時,投放車輛數量與線路需求進行合理化匹配,既滿足乘客需求,又能實現運營效率最大化。而在服務上,集團還做了詳細規範要求,從準點發班、線路站點合理化設置以及發班密度等方面提升服務軟實力,一改以往掛靠經營存在的行車不安全、不準點、服務差等問題。

“小馬可達”開跑,大理交運攜手蘇州金龍打造縣際班線升級新樣本

最後,便民利民、讓惠於民。陶部長告訴記者,以祥雲到彌渡縣為例,採用的是公交化班線運營,原來掛靠經營時票價全程是10元,實現公司化運營改造後票價直接減半,全程僅需5元,大大降低出行成本,讓老百姓享受真正的實惠。

新車開啟新未來

對於乘客而言,新上線的海格新能源車輛不僅造型上賞心悅目,還安靜舒適。

數據顯示,兩條公司化運營示範線路開班以來,客流量增長明顯,而且收穫的口碑非常好。疫情影響期間線路停運過一段時間,但隨著線路慢慢恢復,目前客流量已經恢復至60%以上。

“小馬可達”開跑,大理交運攜手蘇州金龍打造縣際班線升級新樣本

大理交運集團公司化運營探索,促使大理縣際客運班線走向高品質、品牌化發展之路。而大批量投放海格新能源客車還帶來了另一個明顯的收益,就是運營成本節省。

“小馬可達”開跑,大理交運攜手蘇州金龍打造縣際班線升級新樣本

“第一次大批量投放純電動客車在縣際班線,公司精心選用了海格8米純電動客車,車輛品質成熟穩定,續航里程長。以大理-漾濞縣運營線路為例,一天往返3趟,運營里程在240公里左右,一天下來,海格新能源車輛還能餘下25%電量,運營成本大幅降低。”陶部長表示。

縣級班線運營從品牌升級到全部採用純電動客車,在雲南省內都是為數不多的嘗試,接下來大理交運集團將逐步對州內主要縣際班線都進行類似改造,穩步推進公司化運營進程,讓更多乘客享受綠色舒適的品質出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