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國際疫情依然嚴峻 世衛維持最高警戒

新華社日內瓦5月1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1日宣佈,鑑於當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勢,這場大流行病目前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疫情的更新建議。

疫情仍嚴峻

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4月30日開會長達數小時,對全球新冠疫情現狀展開討論和評估。世衛組織5月1日宣佈,該委員會一致同意新冠疫情目前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3個月前的1月30日,世衛組織宣佈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出了世衛組織最高級別警報。

目前,儘管全球多地隨著疫情趨緩,正在或計劃“解封”,逐步恢復社會經濟活動。但從數字來看,疫情還遠不到放鬆的節點。世衛組織1日公佈的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日10時(北京時間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84771例,達到3175207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6403例,達到224172例。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警告說:“新冠大流行遠未結束。世衛組織繼續關注非洲、東歐、拉丁美洲和一些亞洲國家日益增長的趨勢。”

應對需更新

突發事件委員會主席迪迪埃·烏桑在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委員會提出了下一階段應對新冠疫情的一系列更新建議,但他重點強調其中3條。

對於世衛組織,委員會首先建議加大對公共衛生體系較脆弱國家和易受疫情影響國家的援助力度,注意防範可能出現的糧食供應中斷情況;其次,針對疫後恢復國際客運,尤其是航空旅行等制定安全戰略和指導;第三,修訂旅行措施建議,在適當的旅行措施和防範新冠病毒傳播之間做出平衡。

對於世衛組織各成員國,烏桑首先呼籲各國繼續支持世衛組織的抗疫領導作用;其次,各國應與世衛組織及其他夥伴合作,使用一切可用技術和方法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第三,加快新冠相關研究,因為目前對病毒傳播仍知之甚少,既無預防性疫苗,也無已獲得許可的療法。

此外,委員會還建議世衛組織和各成員國合作,加強全球食品供應鏈建設、保護食品行業工人、妥善管理食品市場;健全監測系統,加強病例識別、檢測、隔離,以及對病例接觸者的追蹤和隔離,積極動員社區追蹤病例接觸者;確保個人防護裝備、診斷設備、生物醫學設備等在全球公平分配;應對謠言和錯誤信息,並繼續就新冠大流行的演變、如何減少傳播、拯救生命等問題定期交流信息,進行指導和提出建議。

全球共抗疫

4月29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總結3個月來的抗疫工作時說,世衛組織從疫情之初就迅速果斷地採取行動,做出回應並向世界發出警告,目前正努力為各國提供未來幾周和幾個月所需的關鍵戰略、解決方案和物資。他再次呼籲全球團結抗疫,“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應該團結起來戰勝這種病毒”。

此前譚德塞在4月初的新聞發佈會上說,近幾個月來,“整個世界因為疫情已變得面目全非”。嚴峻的形勢告訴人們,要對那種將病毒當作政治籌碼的想法進行“隔離”。他說:“如果沒有團結,任何一個國家,無論其醫療體系如何發達,也會陷入更大的麻煩和危機。”

針對新冠病毒來源問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1日在記者會上說,世衛組織多次聽取數位仔細研究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和病毒本身的專家的意見,確定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譚德塞在1日的記者會上說,世衛組織應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努力查明新冠病毒動物來源。

譚德塞1日再次呼籲各國重視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及世衛組織給出的各項建議,這些建議將隨時依情況推出更新。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委員會將在90天后再度召集會議評估新冠疫情,如有需要也可提前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