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句話說出杜甫在你心中的位置嗎?

曾國藩讀史


我心中的詩聖——杜甫, 很早就讀到你,很早就看到那些對你的評論,可是當時都不懂,只能囫圇吞棗地接受。到現在,年紀漸漸地大了,經歷的漸漸地多了,也就慢慢地有些理解你了。所以每一次想到你,心裡都充滿敬仰,是真心的,不是盲目的。 我也有幸看到過您的一處眠地。所謂一處,這可能是中國近年來文化界的一大奇觀吧。我們對於曾經給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明帶來影響的文化人,只是利用現代的唯利是從的理念和手段進行無休無止地“資源爭奪”,以達到提高本地知名度的目的。這就是現代人對待他們的方式,而我們又真正地為了文化本身作了些什麼?修遺址,修墳墓,見標誌新建築和雕塑……難道就僅有這些麼?昭君墓何其多也,你有我當然也能夠有;湖北和河南為了諸葛亮的生地南陽爭地頭破血流。而我也不能確信,我所看到的杜甫墓是不是國內唯一的一處墓穴,我想,一定不是的,連杜甫的死處都沒有研究透徹達成一致,全國又如何會只有一處杜甫墓呢? 杜甫死於湖南是不錯,有說是在洞庭湖上,有說是一條江上,總之,杜甫逝世前是在一條破爛的孤舟上漂泊,死的悽慘確實無疑。說到這裡,我不禁感到陣陣悲傷。據說杜甫死後很久,他老人家的孤魂還在楚地的煙波上游蕩,後被他的子嗣收入河南埋葬。然而這也並非確定無疑的史實,所以就有這麼多後人妄加揣測,想把他老人家安葬在自己的地盤上。我估計我所看到的杜甫墓其實非常的捕風捉影,那是在湘南的一條河的旁邊,那條河是湘江的支流,在衡陽境內。按理說,詩人所乘的孤舟怎麼也不會往上漂泊這麼遠,杜甫是否於生前死後到過那個地方現在我很難判斷(估計可以考究出來),而當地人只是憑一隻布鞋便料想詩人在附近逝世。我們姑且不論那隻布鞋是否真的是詩人的遺物,單從地理位置來看就已經很可疑了,他們居然還堂而皇之的冠以杜甫墓的“美名”,真是可嘆可嘆啊! 詩人生前鬱郁不得志,這一點我不想多說。只是他如此的才華,在當時卻也沒什麼名氣,我很為他不值,當然我知道,詩人在乎的不是名聲,而是老百姓的疾苦,權且把這當作我的死心吧。可是,只要他的名氣大一些,就會有人識得這匹良駒,他的抱負便可施展,即使再退一步說,我們的詩人也不至於過著“無漏偏逢連夜雨”的悲苦生活,也不至於死得如此悽慘,飢寒交迫,伴隨了詩人一生,我們能不疼惜嗎?可是他所思所想得卻是天下深處水深火熱的人民,而不是自己,這是多麼偉大的胸襟多麼偉大的情懷呀? 我們崇敬,我們愛這位詩人的地方,正是他的這種廣博的胸襟,他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的博愛,與勞動人民緊密相連的親切。天下不是帝王家,而是普通老百姓的天下,是人民的天下。我們偉大的是人從來都是想人民之所想,悲人民之所悲,這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氣? 而看看我們當代的一些所謂的作家,都在幹些什麼?無聊,頹廢,作秀,自私,唯利,黃色……毒害人的心靈。 再看看我們今天的教育,其中存在大大的詬病大大的弊端。我也不想多說了。現代人多隻重視個人價值的實現,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中國歷史上,能被稱為"聖"的人不多,杜甫算一個,"詩聖"。能被稱為"偉大"的人不多,杜甫算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我只能把前人的一句評錄幾句在這裡了。

元稹,……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

毛澤東,杜詩"是政治詩"。

朱德,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陳毅,千古詩人,詩人千古。

郭沫若,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但杜甫生前命運坎坷,生計艱難。為全面展示,把他的四句詩錄後:

……傷時愧孔父,去國同王粲。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一一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木山文


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