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書單:見識簡史

在古羅馬,一旦作品開始流通,作者就失去了對作品的控制。對讀者來說,通過分享來傳播書籍以及對書籍多次傳抄的做法意味著無法核實某部作品是否真的出自某位作者之手,也無法知道抄本是否準確或得到了作者的授權,除非抄本是作者自己提供的。

[英]湯姆·斯丹迪奇《社交與媒體簡史:從莎草紙到互聯網》

01

[美]托馬斯·品欽《萬有引力之虹》

五月書單:見識簡史

《萬有引力之虹》

同一天之內,看到兩處都提到這本書,都予以很高的評價,當然並不是因為評價而放到書單中,科學、宗教、戰爭、後現代、文明、人性...小說中糅雜現實與虛幻,科技是人類的發明,萬有引力是自然的存在,會在熵增不可逆之下走向靜寂?可布勞恩說:“大自然只有形態演變,不會徹底消亡。我學到的全部科學知識,包括不斷學得的新知,都使我堅信:我們死後,靈魂繼續存在”,而我只想先把它“啃”完。

​(接下來就是系列,準確說是出版社旗下的文化品牌,這裡是“見識城邦·簡史”系列,有說這個系列有七本的,也有說有十本的,權且列出我能找到的。)

[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從遠古到二十一世紀》;

[英]威廉·麥克尼爾《世界簡史》;

[英] 理查德·福提《生命簡史》;

[英]德呂恩·布奇《藥物簡史:鴉片、奎寧、阿司匹林與我們抗病的故事》;

[美]阿德里安·巴登《解碼時間:時間哲學簡史》;

[美]米切爾·P·羅斯《以眼還眼:犯罪與懲罰簡史》;

[英]湯姆·斯丹迪奇《社交與媒體簡史:從莎草紙到互聯網》;

《婚姻簡史》;

《隱私簡史》:

《納粹德國簡史》。


02

[美]米切爾·P·羅斯《以眼還眼:犯罪與懲罰簡史》

五月書單:見識簡史

《以眼還眼》

有罪就得罰,怎麼犯的罪,如何懲的罰,總有些千奇百怪我們未曾聽聞,亦難瞧見的罪與罰,或許這“得益於”我們人類的奇思怪想,“自文明伊始,人類似乎就展現出相互傷害的傾向,併發明瞭各種新奇手段來懲罰那些違反社會行為標準的人”,但罪與罰不僅僅是懲戒那些真正有罪的,也要保護那些無辜之人,讓他們免受不公正的指控、審判和懲罰,我們已然見過一些遭受無妄之災的人,讀史使人明智,不僅僅從史中獲得明智,亦需以史為鑑(也是好久沒有看自己專業的書籍了)。

03

[美]阿德里安·巴登《解碼時間》

五月書單:見識簡史

《解碼時間》

時間是我們的偉大產物之一,它歷經了怎樣的設想、推理、演變而成為我們如今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過去、現在、未來因它串聯起來了,也因它我們能夠理清從柏拉圖到愛因斯坦一系列之間的關係,過去的時間太哲學化、理論化,會有枯燥的嫌疑,我們便又開始發揮新的想象,時間與空間的關係是怎樣維繫的?時間旅行?或者平行世界?跟科技搭嘎是否連“虛無”也有點可愛了?先解碼一番再演說。​


04

[美]威廉·麥克尼爾《世界簡史》

五月書單:見識簡史

《世界簡史》

文明的出現就是世界的開端?四大文明出現、確立之後以怎樣的流動、變化讓文明得以繁榮,並不斷擴張,影響與交融又是如何讓文明此起彼伏,從隔離、靜態到交互、動態,使文明得以快速成長,物競天擇方能讓文明更為強大,世界互通帶來文明的求同存異、相互融合,道長且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