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天津供水50億立方米 相當於350個西湖

中新網北京5月3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3日從中國水利部獲悉,截至5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幹線工程累計向天津市引調長江水50億立方米,供水範圍覆蓋天津市中心城區、環城四區及濱海新區等14個行政區,近千萬人受益,南水北調水已經成為天津市的主力水源。

擁有1600多萬人的天津市是我國資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屬重度缺水地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前,城市生產生活主要靠引灤調水解決,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靠天吃飯,地表水利用率接近70%,遠遠超出水資源承載能力,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後,天津市在引灤工程的基礎上擁有了一個充足、穩定的外調水源,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等經濟發展核心區實現了雙水源保障,城市供水“依賴性、單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天津幹線實現1900多天連續不間斷安全供水,水質穩定達標。目前工程已進入第6個調水年度,向天津市供水量呈逐年提高趨勢,2019~2020調水年計劃向天津市供水12.04億立方米。

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天津加快了地下水源轉換和壓採進程,2019年全市地下水開採量降至4.05億立方米,深層地下水開採量降至1.1億立方米,提前完成了“2020年深層地下水開採量控制在2.11億立方米”的目標,為2020年實現深層地下水零開採奠定基礎。

今年4月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再次向天津市生態補水,計劃增加補水6000萬立方米,用於改善天津市中心城區海河等城市河道水環境面貌。

5月3日,在天津市靜海區大豐堆鎮後明水廠附近的後明莊村,居民王大娘不由感慨,“這輩子能喝上好水,以前真的不敢想。現在,作為一個天津人感覺生活很幸福。”

受益於“城市自來水村村通”工程,天津市靜海區6個鄉鎮的55個村約6萬居民去年就喝上了南水北調水。自2018年起,天津市啟動新一輪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通過延伸自來水管網等措施,改善了全市1157個村、129.9萬農村居民飲水質量,逐步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和城鄉供水一體化。

監測顯示,2019年天津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最佳,國考斷面水體優良比例達到50%,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比例首次降至5%,同比下降20個百分點。12條入海河流消除劣Ⅴ類水體,全市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如今的海河兩岸,水清、河暢,岸綠,天藍。通過南水北調工程向海河生態補水,極大地改善了津城百姓的人居環境。(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