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招生歧視亞裔案開庭!多地聲援

提起亞裔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華裔,其實也接近於能劃等號,因為華裔華僑在國際上受到歧視排斥甚至侮辱時有發生。新華社美國波士頓10月15日電(記者徐劍梅 胡友松)哈佛大學被控多年來在招生中歧視亞裔申請學生,位於波士頓的美國聯邦地區法院15日開庭審理此案,引發全美關注。

哈佛招生歧視亞裔案開庭!多地聲援

哈佛大學校園內學生,10-15。(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哈佛律師稱,2018年招生工作中,亞裔佔比達23%;聯邦最高法院此前裁決相關案例時,已認定高校錄取學生時適當考慮種族因素合憲。而控方律師表示哈佛在就“個人評估”打分時故意壓低亞裔學生評分,這一點的做法過分考慮種族因素,使用事實上的種族配額、刻板的種族偏見和更高錄取標準。當然哈佛官方肯定不承認,批評控方數據不全,結論片面並具有誤導性。

“保衛多樣性”“我支持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因為平等不等於公平。”

“以多樣性名義進行歧視是錯誤的。”“族裔背景不應傷害我的錄取機會。”

如許等等標語出現在庭審前夕,波士頓連續上演多次亞裔美國人的集會,他們打出標語反對種族歧視性招生,學生們也自發集會,呼籲公平的招生,構建多元校園。

並且亞裔教育維權團體發起,旨在聲援此番將哈佛告上聯邦法庭的“學生入學公平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哈佛招生歧視亞裔案開庭!多地聲援

波士頓市中心科普利廣場,數百名亞裔參與集會。(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處於輿論焦點的官司受到全美廣泛關注,霸佔美國主流媒體的要聞和評論版塊,民眾普遍認為該事件會到聯邦最高法院。

為什麼這場訴訟成為輿論的焦點?根源不在於亞裔也不是哈佛的世界名校聲譽,而是號稱世界最自由平等的美國,到處宣揚民主平等、人權的,職責他國的美國,雙重標準的美國在對美國社會影響巨大的平權法案今後應存應廢重大問題上,何去何從。這不僅關係到教育平權,也直接影響兩黨政治博弈以及所有少數族裔普通民眾的生活。

旨在保障人們不因“膚色、宗教、性別或民族出身”受到歧視或不公平對待的平權法案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主要成果之一,來之不易。與此同時,不斷出現白人學生或求職者投訴受到“逆向歧視”。雖然同樣身為少數族裔,亞裔卻普遍被加之以“成績優異”的刻板印象,許多亞裔人士痛感自己也成為“逆向歧視”的受害者,抱怨自己不得不攀越較其他少數族裔高出一截的名校門檻。因此,在他們看來,平權法案本來旨在消除種族和性別等歧視,反而製造了針對他們的新的歧視。

哈佛招生歧視亞裔案開庭!多地聲援

“學生入學公平組織”負責人愛德華·布魯姆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學生入學公平組織”負責人愛德華·布魯姆曾幫助多名白人學生打反對平權法案的官司。

他在集會現場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打官司的目的,是“終結哈佛針對美國亞裔申請學生的歧視性行為……在錄取過程中對所有族裔一視同仁,不再考慮種族因素”。“哈佛可以在不歧視的同時實現多樣性”。

“名校錄取可以考慮社會經濟因素,向貧困學生傾斜,但不應考慮種族因素。”這是集會組織者之一、美國亞裔教育聯盟主席趙宇空對新華社記者說,亞裔申請學生從學業到課外活動都表現優異,但在哈佛等頂尖大學的人格特質評估中一直被打低分這不是赤裸裸的歧視麼?

哈佛招生歧視亞裔案開庭!多地聲援

大四學生陳珊妮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許多亞裔大學生都表示,支持哈佛大學招生時考慮種族因素,並將就此出庭作證。

哈佛大三學生弗朗西斯科·莫託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他是出生在美國的拉美裔移民,是家裡第一代大學生,和許多少數族裔學生一樣,能進哈佛正是受惠於平權法案的幫助。

不分種族不分國界,人生來平等早就是我們公知的真理,出現這樣事情還是在人類發展進步的全球頂尖學府,實在不應該,相信最終會交由聯邦最高法院裁決,但不管結果如何,這場官司對任何一方都有積極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