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之雜燴湯

故事:民間故事之雜燴湯

清時,蘇北舊州城裡有一戶大財主,姓董名自農,家有好地幾十頃,傭人幾十個。董自農雖然財大卻勤勞儉樸,親自帶領長短工耕種。到了而立之年,太太方才給他生了個兒子,取名作為。父親給兒子取名的意思是讓兒子長大學會農活操作,好好經營、有所作為。沒料想作為兒子自恃家財萬貫又是獨子,不僅不學無術,而且揮金如土,吃喝嫖賭無所不為。自農雖三番五次訓教,兒子仍聽不進去,且越來越肆無忌憚。眼看著兒子“作為”成了“作孽”,自農心灰意冷,整日唉聲嘆氣。

董作為身邊有一老傭人名叫陳言,陳言孤身一人,從小便跟著董老太爺(董作為的曾祖父)為書僮,累三代至今六十餘載。董自農念陳言忠厚老實,知書達禮,又會管家,不僅沒有辭退老人,還稱老人為“如祖”,讓其在家教少爺作為。陳言跟定作為後,什麼“論語”、“孟子”啊!什麼“持家”、“從官”之道呀!全講了三五十遍,可小少爺就是不聽。陳言沒法,只好身體力行,默默侍候“少爺”。

少爺平日肆意糟蹋糧食菜餚,麵食肉餚隨便丟棄。陳言悄悄將丟棄的饃塊、餅頭、肉塊、雞脯拾起,送至園中草坪上曬乾貯存,累年積月整整十年,陳言積餅頭、饃腦、肉頭、雞腦數十袋。

一日,自農把陳言請至床前,曰:“如祖在我家累代為師,功不可沒。今我病入膏肓,不久人世,吾走後,怕'妖孽'有悖於你,所以,我想請你趁我還在從我家中挑些銀兩回家養老,望你不要推辭!”自農說完顫顫巍巍爬下床來,跪在地上對著陳言拜了三拜。

陳言連忙將自農扶起:“東家不必自責,少爺尚且年輕,日後自有悔悟之時。老爺待我不薄,我陳言定會悉心鞭策少爺。東家既憐我老,慰我後生,老朽不勝感激;只是這銀兩,我全都不要,只求你給我一指安身之地,老奴便心安理得矣!”

自農淚下如雨,曰:“如祖要哪裡地儘管開口,百畝亦不在話下。”

陳言道:“老奴已無力操農,要多地無益,只望東家將早已荒蕪的後花園賜於老奴,一來我可墾種五穀、菜蔬,頤養天年,二來此地就在後院,我可時刻關照少爺。”

自農連連應允,並寫遺書再三交代。

不幾日,自農離去,將其家業交於兒子董作為操持。董作為不識耕作之法,終日只顧吃酒作樂,又常出入妓院、賭場,那些酒鬼賭徒見董作為好欺,生著法兒索他錢財,不出三年,董家萬貫家業盡喪於董作為之手。家財殆盡,太太也一病嗚呼,家中傭人盡皆離去,董作為流落街頭,乞討為生。

一日,陳言手拄柺杖慢行於街上,見董作為衣衫襤褸,面色憔悴,故佯裝陌生人上前問之曰:“子肚飢否?可願侍候老朽?若願意就隨我來。我可供你每日三餐並四季衣衫。”

此時,董作為窮困潦倒,肚飢難忍如餓狼掏心,只得答應。

陳言將其領至園中,指一柴房,曰:“此乃爾之臥室矣!”後又帶至田園邊曰:“此是你我生息之地,你需同我日出而作,日落而寢。”

自此,作為脫去破衣,換上靴帽蘭衫,每日三餐皆葷素兼食。那吃喝嫖賭惡習蕩然無存,每日勞作不止,小園子被治理得瓜果累累,五穀豐登。

一日,陳言偶感風寒,甚覺身體不適,便將作為叫到跟前問道:“爾可覺得一日三餐苦澀否?”

作為回答:“老前輩言重了,我正不知先輩做的何等飯菜,竟如此香沁肺腑!”

陳言道:“你我所食之物,全是少爺平日棄之門外的殘羹剩飯。”

作為十分驚異,竟不知跟前老翁姓甚名誰。陳言指內室曰:“爾可拆開袋口細瞧,方知老朽所言無欺。”

作為走進內室,見袋袋相壘,尚有一二十件。隨手解開袋口細看:見袋袋皆為幹饃頭、幹餅頭、乾肉塊、幹雞塊等物,心內甚是納悶,拜問老者曰:“皮物何來?”

陳言欣然笑曰:“為人要世,寶貴而不能淫,貧賤而不能移。翁並非有意愚弄少東家,只因老朽年邁,憑吾之殘力尚不可糊己口,焉能養東家?今日少東家每日三餐所食之物,皆我當年在你家中為媽時,揀其少東家所棄之殘羹剩飯也。當年老媽揀其所棄之物,晾曬貯存,只為備不測之年,沒料到想,即今果真派上用場。東家寶貴之時,不知雞魚肉蛋之香,今日反覺殘羹剩飯雜燴之甘,且因時過境遷,東家落魄也。東家何至今日?皆怪東家年幼無遠慮,不知物財來之不易也。”

董作為熱淚盈眶,方認出臥於床上老翁乃當年家中老僕陳言,連忙下跪床前對天盟誓曰:“先祖師誨我用心良苦,我定終生牢記。自今日起,吾定加倍努力,白日勞作,夜晚攻讀,以己力養恩祖至天年,以振興家業告慰九泉之下父母。”

不幾日,陳言仙逝,董作為披麻戴孝,灑淚送陳言入土。自此董作為重抖精神,悉心勞作,並文明經商,家業漸興。但作為每日三餐仍是剩菜剩餅以湯煮煎而食之,並稱其所餐之湯為“雜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