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很多人都说:当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可是,没有哪一种职业应该被道德绑架,没有哪一种人应该把私生活扒开来,公之于众,没有哪一种善意应该被利用。

前两天,“大衣哥”朱之文的家门被一脚踹开了!

2020年4月15日,两名朱之文粉丝经过一番互相怂恿之后,颇为得意地踹开了朱之文家的大门。

在网上流传的视频里,该男子踹完门之后还若无其事的大喊:“没事,没事,他不管我,没事。”

听着门外的动静,朱之文无奈之下走出家门,满脸苦笑的与粉丝合影。

还记得成名之后不久,朱之文曾感叹:“特别累特别累,形容这个生活吧,我觉得是特别矛盾,也不知道我现在是在天堂上,也不知道是在地狱里。”

在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是天堂还是地狱,恐怕也是一目了然。

01

2011年,42岁的朱之文,过完年给孩子交完生活费、学费,家里只剩下300块钱,妻子身体不好,全家的生活都要依赖于他,于是他决定外出打工。

而他的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面对生活的苦难,朱之文经常在工地里用唱歌来缓解压力,外地工友们听到之后,纷纷鼓励他可以考虑去参赛,于是在工友的鼓励之下,想让自己多年苦练有一个结果的朱之文,选择了参赛。

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在央视的节目《星光大道》中,朱之文身穿军大衣,引吭高歌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从此一夜成名。

一夜爆红的他从此再也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再也不会为了100块的医药费发愁,在所有人的眼中,他从此与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再也没有了任何瓜葛,可是命运总是弄人的。

人生前四十几年的经历,让他对金钱的态度看到比很多人都要淡一些,他最想要的生活不过是想吃包子吃包子,想喝粥喝粥,想吃咸菜吃咸菜,给儿子和女儿说一门好亲事,留一点养老钱给自己而已。

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可是就如同网友知晓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之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大衣哥没飘,他村里的人都飘了。”

02

出名之后,他几乎把自己赚的钱都捐了出去:3万用来修幼儿园、2万给村里买健身器材、10万解决村里灌溉用电问题、50万给村里修路;年初疫情爆发的时候,他为一线医护人员和家乡分别捐款20万。

他的想法很淳朴、很善良:“咱挣的谁的钱?挣的国家的钱,挣的喜欢听我歌的观众的钱,咱觉得咱够吃够用了,咱就回报社会。”

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可是他的淳朴,他的善良,并没有换取到任何的感激和尊重,有的只有无穷无尽的骚扰、利用和索取。

他为村里修了路,可是为他建的功德碑,却被村民用铁锤砸碎,甚至有村民认为:“他不过修了这么一点路,修得太少了,还说大话。”


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2014年接受采访,他说自己听到的最多的来自身边人的声音便是:“之文他这才花了几个钱,九牛一毛,他想要叫俺说他个好,俺庄上一人给买个小轿子车,一人给一万块钱,谁就说他个好。”

有些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有些人只会利用别人的善良化身不可理喻的“吸血鬼”,不榨干别人身上的利益,决不罢休。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离不开土地,可是他回到家乡之后,所有的物价都会因为他而改变。

卖家给他的价格永远和别人不一样,出门买绳子,一捆高达100元;

从城里打车回家时,原本几十块钱的车费也变成了100元;

不小心蹭到别人的电动车,因为是他,32块钱的修理费会变成1万元;

更有甚者很多人向他借钱,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还。

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这些人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他是朱之文,他有钱,他自己的钱都花不完,谁还会想着还给他。

03

短视频火了之后,村民们又盯上了他的价值,开始集中在他的院子里拍摄他的一举一动,然后贩卖,换取金钱。

至此开始,他几乎失去了自己所有的独立空间。

成名之前,他每天面对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土地;成名之后,他面对的是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是永无止境的欲望。

朱之文家门被一脚踹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善良且正直的他,即使一夜成名也没有忘记家乡人对自己的照顾,没有忘记粉丝对自己的喜爱,凭着一腔感恩之心对身边的每个人抱以最大的善意,可是有时候善意并不能换来善意。

无论是朱之文,还是每一个平凡的人,我们都不会在糟糕的世界里面丢失自己的善意,但是我们的善意必须带有锋芒。

就像“大于众学App”导师、艺博教育创始人戴东老师在《孩子乐于助人需要界限吗?》这堂课程中所说:“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不够美好、不够美丽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蒙上了那颗热情的、愿意付出的心。”

这个世界上糟糕的事情层出不穷,有人深陷其中无法抽身离开,有人开始质疑是不是自己的善意导致了如今艰难的处境,有人尝试教会孩子有分别的对其他人报以善意。

世事繁杂,很多时候回报我们善意的并不一定是感激,不一定是同样的善意,很有可能是变本加厉的索取,但我们心中那颗热情的、愿意付出的心永远不应该蒙尘。

愿每一个善良的你,都能学会带点锋芒去面对世界;

愿每一个善良的你,都能够收获善意的果实。

——End——

请不要让那颗善意的

热情的心蒙尘!


你会教孩子有差别的

对别人抱以善意吗?

你认为与人为善的底线是什么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一起保护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