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很多人都說:當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

可是,沒有哪一種職業應該被道德綁架,沒有哪一種人應該把私生活扒開來,公之於眾,沒有哪一種善意應該被利用。

前兩天,“大衣哥”朱之文的家門被一腳踹開了!

2020年4月15日,兩名朱之文粉絲經過一番互相慫恿之後,頗為得意地踹開了朱之文家的大門。

在網上流傳的視頻裡,該男子踹完門之後還若無其事的大喊:“沒事,沒事,他不管我,沒事。”

聽著門外的動靜,朱之文無奈之下走出家門,滿臉苦笑的與粉絲合影。

還記得成名之後不久,朱之文曾感嘆:“特別累特別累,形容這個生活吧,我覺得是特別矛盾,也不知道我現在是在天堂上,也不知道是在地獄裡。”

在經歷過這次事件之後,是天堂還是地獄,恐怕也是一目瞭然。

01

2011年,42歲的朱之文,過完年給孩子交完生活費、學費,家裡只剩下300塊錢,妻子身體不好,全家的生活都要依賴於他,於是他決定外出打工。

而他的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

面對生活的苦難,朱之文經常在工地裡用唱歌來緩解壓力,外地工友們聽到之後,紛紛鼓勵他可以考慮去參賽,於是在工友的鼓勵之下,想讓自己多年苦練有一個結果的朱之文,選擇了參賽。

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在央視的節目《星光大道》中,朱之文身穿軍大衣,引吭高歌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從此一夜成名。

一夜爆紅的他從此再也不用為了生計而奔波,再也不會為了100塊的醫藥費發愁,在所有人的眼中,他從此與那些艱難困苦的日子再也沒有了任何瓜葛,可是命運總是弄人的。

人生前四十幾年的經歷,讓他對金錢的態度看到比很多人都要淡一些,他最想要的生活不過是想吃包子吃包子,想喝粥喝粥,想吃鹹菜吃鹹菜,給兒子和女兒說一門好親事,留一點養老錢給自己而已。

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可是就如同網友知曉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之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大衣哥沒飄,他村裡的人都飄了。”

02

出名之後,他幾乎把自己賺的錢都捐了出去:3萬用來修幼兒園、2萬給村裡買健身器材、10萬解決村裡灌溉用電問題、50萬給村裡修路;年初疫情爆發的時候,他為一線醫護人員和家鄉分別捐款20萬。

他的想法很淳樸、很善良:“咱掙的誰的錢?掙的國家的錢,掙的喜歡聽我歌的觀眾的錢,咱覺得咱夠吃夠用了,咱就回報社會。”

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可是他的淳樸,他的善良,並沒有換取到任何的感激和尊重,有的只有無窮無盡的騷擾、利用和索取。

他為村裡修了路,可是為他建的功德碑,卻被村民用鐵錘砸碎,甚至有村民認為:“他不過修了這麼一點路,修得太少了,還說大話。”


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2014年接受採訪,他說自己聽到的最多的來自身邊人的聲音便是:“之文他這才花了幾個錢,九牛一毛,他想要叫俺說他個好,俺莊上一人給買個小轎子車,一人給一萬塊錢,誰就說他個好。”

有些人的慾望是無窮盡的,有些人只會利用別人的善良化身不可理喻的“吸血鬼”,不榨乾別人身上的利益,決不罷休。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離不開土地,可是他回到家鄉之後,所有的物價都會因為他而改變。

賣家給他的價格永遠和別人不一樣,出門買繩子,一捆高達100元;

從城裡打車回家時,原本幾十塊錢的車費也變成了100元;

不小心蹭到別人的電動車,因為是他,32塊錢的修理費會變成1萬元;

更有甚者很多人向他借錢,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要還。

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這些人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他是朱之文,他有錢,他自己的錢都花不完,誰還會想著還給他。

03

短視頻火了之後,村民們又盯上了他的價值,開始集中在他的院子裡拍攝他的一舉一動,然後販賣,換取金錢。

至此開始,他幾乎失去了自己所有的獨立空間。

成名之前,他每天面對的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土地;成名之後,他面對的是那些居心叵測的人,是永無止境的慾望。

朱之文家門被一腳踹開: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善良且正直的他,即使一夜成名也沒有忘記家鄉人對自己的照顧,沒有忘記粉絲對自己的喜愛,憑著一腔感恩之心對身邊的每個人抱以最大的善意,可是有時候善意並不能換來善意。

無論是朱之文,還是每一個平凡的人,我們都不會在糟糕的世界裡面丟失自己的善意,但是我們的善意必須帶有鋒芒。

就像“大於眾學App”導師、藝博教育創始人戴東老師在《孩子樂於助人需要界限嗎?》這堂課程中所說:“可能在這個世界上發生了很多不夠美好、不夠美麗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蒙上了那顆熱情的、願意付出的心。”

這個世界上糟糕的事情層出不窮,有人深陷其中無法抽身離開,有人開始質疑是不是自己的善意導致瞭如今艱難的處境,有人嘗試教會孩子有分別的對其他人報以善意。

世事繁雜,很多時候回報我們善意的並不一定是感激,不一定是同樣的善意,很有可能是變本加厲的索取,但我們心中那顆熱情的、願意付出的心永遠不應該蒙塵。

願每一個善良的你,都能學會帶點鋒芒去面對世界;

願每一個善良的你,都能夠收穫善意的果實。

——End——

請不要讓那顆善意的

熱情的心蒙塵!


你會教孩子有差別的

對別人抱以善意嗎?

你認為與人為善的底線是什麼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們一起保護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