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羅生門》:“利己主義”中的善與惡


疫情之下的《羅生門》:“利己主義”中的善與惡

有人說,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世間各種各樣的面孔。

前一陣子,北京境外輸入的一名確診患者,黎某,美籍華人,長期定居美國馬薩諸塞州,畢業於名牌大學的她,還是美國公司的一名高管。在美國已經發燒、咳嗽的她,為了迴歸蹭免費治療,上飛機前自行服了大量退燒藥,隱瞞症狀,從美國馬薩諸塞州飛到洛杉磯,再經洛杉磯飛到北京。

顯然,整個計劃只有黎某在掩耳盜鈴。後經爆料,黎某在美國已經確診,在等待進一步治療前被要求居家隔離。這位“可愛華僑”的臉一變再變,先自稱在美國三次核算檢測被拒,後又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為什麼治療還要收取費用?

網上流傳著一句話:“國家建設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雖不能說以偏概全,但是對於形容黎某這樣的人物,還是很貼切的。掏錢的時候,想起了自己是中國人,那這一路上因為她暴露在病毒之下的的人,又該如何自處?


疫情之下的《羅生門》:“利己主義”中的善與惡

像黎某這種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罔顧他人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有個很貼切的容詞:“利己主義”。黎某則屬於最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因為她善於表演,又懂得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說到利己主義,就不得不提到日本文壇的“鬼才”——芥川龍之介,他一生都在研究人利己的本性。芥川被稱為日本的“短篇小說之神”,他用短短35年的生命,寫出近150篇短篇小說,為日本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筆不朽的華章。芥川的小說都是基於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層次的剖析,對利己主義的批判,更是他創作的主題。


疫情之下的《羅生門》:“利己主義”中的善與惡

一、生存面前,“利己”是本能

要說芥川的小說,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代表作《羅生門》。

故事發生在京都,經歷天災,街市荒涼,了無人煙,位於朱雀大街的羅生門下,餓蜉堆積。一個剛被主人攆出家門的家將,飢寒交迫,他想著是餓死呢還是做強盜?就這樣無奈來到羅生門下躲雨。透過微弱的光亮,他看到一個老嫗在拔地上女屍的頭髮......

“那老嫗,將松明插在樓板的縫中,向前看定的死屍伸下手去,正如母猴給猴兒捉蝨一般,一根一根地拔那長頭髮。”

起初見到這幅景象,家將感到驚恐,隨著看清老嫗拔頭髮的動作,頓生“惡惡之心”,於是他把刀架在老嫗的脖子上逼問老嫗的行為。

老嫗回答說,拔了這頭髮,去做假髮的。她表示,雖然自己這樣做不對,可是這些人也都是活該的,就拿這個被拔著頭髮的女人來說,她生前就是個騙子,一直拿蛇肉冒充魚乾賣給別人。她不覺得這個女人做的事是惡事,不做,便要餓死,而她也一樣。

家將原本想著自己可以懲除奸邪,卻沒料到老嫗的回答澆滅了他心裡最後一絲猶豫,家將最後鼓起“勇氣”,強行剝了老嫗的衣服,消失於漫漫長夜。


疫情之下的《羅生門》:“利己主義”中的善與惡

家將走投無路,他在善與惡之間猶豫不決,老嫗的那一番話,成了壓倒他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切都是為了生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已經不重要了。

拿蛇肉充當魚乾的女人,拔死人頭髮的老嫗,甚至做了強盜的家將,他們信奉以惡制惡就不算是惡,為了生存之道,他們的利己主義淋漓盡致。

記得有部電影《天劫餘生》,講的是一支南美的橄欖球隊飛去智利參加比賽。不料途中飛機失事,他們被困於安第斯山脈的冰原上70多天,起先有20多個倖存者,在他們經歷了求救無果、雪崩、沒有水、食物等重重災難後,有人提出要吃掉同伴的屍體。當心裡的最後一道防線被戳破了,生存的本質盡顯無疑。在生與死麵前,他們選擇了生,而為了這“生”,吃掉同伴就是不得已的行為。

這跟《羅生門》是同一個道理,不做,便要餓死。在人的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道德的防線很容易被攻破,在生存面前,選擇利己是人的本能。

疫情之下的《羅生門》:“利己主義”中的善與惡

二、我同情你,但更希望你不幸,“利己”是選擇

基於生死之間,不得已而為之的“大惡”是生活中罕見的現象,而我們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只存在“小惡”。

舉個當下的例子,這次武漢“封城”開始,隨著疫情升級,全國各個省市陸續限制人員進出,這個春節,鏡頭之下的中國,只剩下冰冷的建築和安靜的街道,當我們14億人口被迫宅家的時候,很多外國友人同情之餘還會嘲笑我們,甚至有人說我們沒有人權。

然而兩個月之後的今天,國內疫情穩定,看到我們重新走出家門,而當初嘲笑我們的那些人,他們現在正經歷著比我們當初更嚴重的情況,這時候又有些人反過來責怪我們,甚至罵聲一片。

在一個人遇難的時候同情不一定是善,反過來當一個人脫難以後,不會為之高興反而奚落的行為,就一定是惡了,這就是見不得他人好的狹隘之心,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小惡”。


疫情之下的《羅生門》:“利己主義”中的善與惡

“人們的心裡有兩種互相矛盾的感情。當然,沒有人對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當那個人設法擺脫了不幸之後,這方面卻又不知怎的覺得若有所失了。說得誇大一些,甚至想讓那個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於是,雖說態度是消極的,卻在不知不覺之間對那個人懷起敵意來了。”

芥川的小說《鼻子》描述的就是這樣一種心理現象,傳說池尾的一座廟內有一個僧人名叫內供, 內供的鼻子與別人不同,長有五、六寸,長鼻子的煩惱很多,池尾的人大多很同情他,內供卻常常表現出一副毫不介意的樣子,只說常常因為這鼻子要麻煩別人幫忙感到過意不去,暗地裡內供苦尋方法去縮短鼻子。

有一年秋天,弟子外出歸來,從一位醫師那裡尋到了縮短鼻子的方法,雖然醫治的過程很痛苦,但是內供還是咬牙堅持下去了,不出意料,內供的鼻子果然縮短了。本以為日後終於可以一雪前恥了,卻沒料到人們發笑的嘴臉更加明顯了。一氣之下的內供不再管鼻子,致使長鼻子又變回來了,這回他反倒反倒安慰,心想再也沒有嘲笑了吧。

人們有種很奇怪的心理現象,容易同情他人的不幸,然而當他人終於擺脫了這不幸,不知為何又看他人不順眼,用芥川的話,這種現象歸結起來叫“旁觀者的利己主義”。

內供的長鼻子成了一種缺陷,這種缺陷在別人眼裡,成了襯托自己完美的安慰,一旦這種缺陷消失,這種比較優勢不見了,心理上自然而然就出現了排斥。這種熱衷於渲染他人的醜惡,達到寬宥自己的心理,可能是人人都有的心理現象。


疫情之下的《羅生門》:“利己主義”中的善與惡

三、結語

《羅生門》以風雨不透的佈局將人推至生存的極限下,從而表現出了“惡”的無可迴避,這也是人的無奈與絕望。相比較而言《鼻子》似乎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更從側面反映出了人對生存的不安與苦惱。

讀芥川的小說,會讓人非常驚訝,他怎麼會對人、對人性有如此深刻的瞭解。魯迅曾經評價芥川的作品:“所用的主題最多的是希望之後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時之心情。”芥川不僅是小說家,更是人性的解剖者。

芥川的小說,一直都在探尋人性,毫不吝嗇地揭示人性之惡,然而並非為揭示而揭示,實際上也傳達了他對善的一種嚮往,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像芥川曾經說過的那句話:“最令人感動的,不是對惡 的讚美,而是對善的憧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