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罗生门》:“利己主义”中的善与恶


疫情之下的《罗生门》:“利己主义”中的善与恶

有人说,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世间各种各样的面孔。

前一阵子,北京境外输入的一名确诊患者,黎某,美籍华人,长期定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她,还是美国公司的一名高管。在美国已经发烧、咳嗽的她,为了回归蹭免费治疗,上飞机前自行服了大量退烧药,隐瞒症状,从美国马萨诸塞州飞到洛杉矶,再经洛杉矶飞到北京。

显然,整个计划只有黎某在掩耳盗铃。后经爆料,黎某在美国已经确诊,在等待进一步治疗前被要求居家隔离。这位“可爱华侨”的脸一变再变,先自称在美国三次核算检测被拒,后又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为什么治疗还要收取费用?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国家建设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虽不能说以偏概全,但是对于形容黎某这样的人物,还是很贴切的。掏钱的时候,想起了自己是中国人,那这一路上因为她暴露在病毒之下的的人,又该如何自处?


疫情之下的《罗生门》:“利己主义”中的善与恶

像黎某这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罔顾他人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有个很贴切的容词:“利己主义”。黎某则属于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她善于表演,又懂得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说到利己主义,就不得不提到日本文坛的“鬼才”——芥川龙之介,他一生都在研究人利己的本性。芥川被称为日本的“短篇小说之神”,他用短短35年的生命,写出近150篇短篇小说,为日本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笔不朽的华章。芥川的小说都是基于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层次的剖析,对利己主义的批判,更是他创作的主题。


疫情之下的《罗生门》:“利己主义”中的善与恶

一、生存面前,“利己”是本能

要说芥川的小说,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代表作《罗生门》。

故事发生在京都,经历天灾,街市荒凉,了无人烟,位于朱雀大街的罗生门下,饿蜉堆积。一个刚被主人撵出家门的家将,饥寒交迫,他想着是饿死呢还是做强盗?就这样无奈来到罗生门下躲雨。透过微弱的光亮,他看到一个老妪在拔地上女尸的头发......

“那老妪,将松明插在楼板的缝中,向前看定的死尸伸下手去,正如母猴给猴儿捉虱一般,一根一根地拔那长头发。”

起初见到这幅景象,家将感到惊恐,随着看清老妪拔头发的动作,顿生“恶恶之心”,于是他把刀架在老妪的脖子上逼问老妪的行为。

老妪回答说,拔了这头发,去做假发的。她表示,虽然自己这样做不对,可是这些人也都是活该的,就拿这个被拔着头发的女人来说,她生前就是个骗子,一直拿蛇肉冒充鱼干卖给别人。她不觉得这个女人做的事是恶事,不做,便要饿死,而她也一样。

家将原本想着自己可以惩除奸邪,却没料到老妪的回答浇灭了他心里最后一丝犹豫,家将最后鼓起“勇气”,强行剥了老妪的衣服,消失于漫漫长夜。


疫情之下的《罗生门》:“利己主义”中的善与恶

家将走投无路,他在善与恶之间犹豫不决,老妪的那一番话,成了压倒他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已经不重要了。

拿蛇肉充当鱼干的女人,拔死人头发的老妪,甚至做了强盗的家将,他们信奉以恶制恶就不算是恶,为了生存之道,他们的利己主义淋漓尽致。

记得有部电影《天劫余生》,讲的是一支南美的橄榄球队飞去智利参加比赛。不料途中飞机失事,他们被困于安第斯山脉的冰原上70多天,起先有20多个幸存者,在他们经历了求救无果、雪崩、没有水、食物等重重灾难后,有人提出要吃掉同伴的尸体。当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戳破了,生存的本质尽显无疑。在生与死面前,他们选择了生,而为了这“生”,吃掉同伴就是不得已的行为。

这跟《罗生门》是同一个道理,不做,便要饿死。在人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道德的防线很容易被攻破,在生存面前,选择利己是人的本能。

疫情之下的《罗生门》:“利己主义”中的善与恶

二、我同情你,但更希望你不幸,“利己”是选择

基于生死之间,不得已而为之的“大恶”是生活中罕见的现象,而我们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只存在“小恶”。

举个当下的例子,这次武汉“封城”开始,随着疫情升级,全国各个省市陆续限制人员进出,这个春节,镜头之下的中国,只剩下冰冷的建筑和安静的街道,当我们14亿人口被迫宅家的时候,很多外国友人同情之余还会嘲笑我们,甚至有人说我们没有人权。

然而两个月之后的今天,国内疫情稳定,看到我们重新走出家门,而当初嘲笑我们的那些人,他们现在正经历着比我们当初更严重的情况,这时候又有些人反过来责怪我们,甚至骂声一片。

在一个人遇难的时候同情不一定是善,反过来当一个人脱难以后,不会为之高兴反而奚落的行为,就一定是恶了,这就是见不得他人好的狭隘之心,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恶”。


疫情之下的《罗生门》:“利己主义”中的善与恶

“人们的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当然,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当那个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这方面却又不知怎的觉得若有所失了。说得夸大一些,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于是,虽说态度是消极的,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那个人怀起敌意来了。”

芥川的小说《鼻子》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现象,传说池尾的一座庙内有一个僧人名叫内供, 内供的鼻子与别人不同,长有五、六寸,长鼻子的烦恼很多,池尾的人大多很同情他,内供却常常表现出一副毫不介意的样子,只说常常因为这鼻子要麻烦别人帮忙感到过意不去,暗地里内供苦寻方法去缩短鼻子。

有一年秋天,弟子外出归来,从一位医师那里寻到了缩短鼻子的方法,虽然医治的过程很痛苦,但是内供还是咬牙坚持下去了,不出意料,内供的鼻子果然缩短了。本以为日后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却没料到人们发笑的嘴脸更加明显了。一气之下的内供不再管鼻子,致使长鼻子又变回来了,这回他反倒反倒安慰,心想再也没有嘲笑了吧。

人们有种很奇怪的心理现象,容易同情他人的不幸,然而当他人终于摆脱了这不幸,不知为何又看他人不顺眼,用芥川的话,这种现象归结起来叫“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内供的长鼻子成了一种缺陷,这种缺陷在别人眼里,成了衬托自己完美的安慰,一旦这种缺陷消失,这种比较优势不见了,心理上自然而然就出现了排斥。这种热衷于渲染他人的丑恶,达到宽宥自己的心理,可能是人人都有的心理现象。


疫情之下的《罗生门》:“利己主义”中的善与恶

三、结语

《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至生存的极限下,从而表现出了“恶”的无可回避,这也是人的无奈与绝望。相比较而言《鼻子》似乎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更从侧面反映出了人对生存的不安与苦恼。

读芥川的小说,会让人非常惊讶,他怎么会对人、对人性有如此深刻的了解。鲁迅曾经评价芥川的作品:“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之心情。”芥川不仅是小说家,更是人性的解剖者。

芥川的小说,一直都在探寻人性,毫不吝啬地揭示人性之恶,然而并非为揭示而揭示,实际上也传达了他对善的一种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像芥川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最令人感动的,不是对恶 的赞美,而是对善的憧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