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造假”水平怎麼樣?米芾非常熱愛,乾隆被騙過!

說起造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一些。從人到物幾乎都可以造假,特別是現代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段更是層出不窮,足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針對假的古董字畫還有一個專門的詞彙—贗品。那麼在科技不怎麼發達的中國古代都有哪些製造贗品的方法和一些有趣的故事呢?

古代的“造假”水平怎麼樣?米芾非常熱愛,乾隆被騙過!

在中國古代剛開始是在絹布上進行創作字畫,但是在那個時代絹布比較昂貴,而且時間久了容易腐敗,不適宜長久的保存。後來隨著宣紙的出現才得以把古代的書畫大作保存到現在。而宣紙在製作過程中都是要經過一層層的疊加壓制,如果一次成型的話不利於書畫,因為會導致厚薄不均影響著色。宣紙根據等級不同從兩三層到四五層的都有。

古代的“造假”水平怎麼樣?米芾非常熱愛,乾隆被騙過!

宣紙

正是由於宣紙的這種特殊製作工藝給了某些人有機可乘的路數。一幅字畫可以說創作用的宣紙有幾層,只要技藝足夠高超就能揭成幾幅。稍微靠下的那幾層再進行補墨。揭開之後的每一幅再添加幾層宣紙使厚度跟之前的一樣,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這種技藝比較難界定,可以說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贗品。比較有名的一幅是清代著名書畫家趙之謙的《牡丹圖》,在北京和瀋陽的故宮分別有一幅,經過非常嚴格的鑑定才發現這兩幅就是用的這種方法,瀋陽的是第二層宣紙。

古代的“造假”水平怎麼樣?米芾非常熱愛,乾隆被騙過!

牡丹圖

還有一種就是真正的製作贗品手段了,但是根據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目的又有很大的區別,那就是臨摹。

我們比較熟悉的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就是一位臨摹的高手。米芾有個經營古董書畫的朋友,有一天拿了一幅唐代畫家戴嵩的一幅關於牛的真跡,想要米芾買下。米芾仔細端詳了一番非常喜歡,於是就跟這個老闆朋友商量,先把這幅畫放在我這裡讓我再欣賞幾天,這短時間如果我能湊夠銀兩就買下,如果不夠到時候你再取回去,因為他們是很好的朋友了,老闆就答應了。到了約定的時間,米芾說囊中羞澀錢不夠,你把畫取走吧。

古代的“造假”水平怎麼樣?米芾非常熱愛,乾隆被騙過!

米芾畫作

過了幾天這個老闆又拿著那幅畫找米芾來了,說:米兄啊,那日走的匆忙把畫拿錯了,這幅是你臨摹的。今天我來把原來那幅換回去。米芾哈哈大笑說,老兄我正因為這事兒準備找你去呢。不過我想問下你是怎麼知道那幅是假的呢?老闆朋友說,我是吃這口飯的,對每幅畫的細節都爛熟於心,這幅畫的真跡在牛的眼睛裡面有牧童的身影,而你臨摹的這幅沒有。不過米兄你的水平是真的高啊,連我都差點沒有看出來。

古代的“造假”水平怎麼樣?米芾非常熱愛,乾隆被騙過!

類似這種情況的米芾是為了自己喜歡滿足虛榮心而臨摹自己收藏的情況還沒有太大的爭議。但是據說到後來米芾對書畫的收藏達到了痴迷的程度,類似練武功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開始真的借真跡臨摹之後自己留下真跡把贗品還給別人,而隨著他臨摹技藝的不斷精進,很多人都沒有辨認出來。傳說米芾死的時候把這些真跡都燒了給自己陪葬。但是後人卻沒有對米芾做非常激烈的指責,可能是因為他沒有用於商業的目的,而單純是自己的喜好吧。

古代的“造假”水平怎麼樣?米芾非常熱愛,乾隆被騙過!

米芾字跡

另外我們非常熟悉的乾隆跟著名畫作《富春山居圖》之間也有一段比較有趣的故事。這幅鉅作的一生可謂是“顛沛流離”幾經易手,還在民間流落了很長時間。其中一位擁有者叫吳洪裕,他對這幅畫的喜歡達到痴迷的程度要把這幅畫給自己陪葬。萬幸他的侄子吳靜庵及時出手搶救下了這幅畫作。可惜已經被燒成了兩段,被後人分別稱為《剩山圖》和《無用師卷》。

古代的“造假”水平怎麼樣?米芾非常熱愛,乾隆被騙過!

《富春山居圖》局部

到了清朝的乾隆時期,我們都知道乾隆也非常的喜歡字畫,而且他自己也是一位書畫高手。憑著自己是皇帝的優勢很快就尋得了一幅山居圖,他經過一番診斷,斷言確為真跡,由於他是皇帝其他人也不敢說什麼。乾隆對這幅畫甚是喜愛,經常拿出來展覽觀摩。乾隆還有個癖好非常喜歡到處題字,從他自己收藏的名家字畫到祖國的名山大川經常能看到乾隆帝的御筆。這幅山居圖當然也不例外,空白處幾乎被乾隆題遍了。

古代的“造假”水平怎麼樣?米芾非常熱愛,乾隆被騙過!

乾隆御筆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一幅山居圖被呈送到了乾陵面前。此時乾隆已經公開認定前面一幅是真跡而且展覽了那麼多次,所以他又斷定第二幅是假的,雖然是假的但是造假的技藝非常高超也屬罕見,朕也要收藏。實際第二幅才是真跡,不過也幸虧第一幅贗品先於真跡到了乾隆的手中,才使得真品沒有被乾隆再題題畫畫,算是僥倖躲過了一“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