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悠然话苏堤

休闲悠然话苏堤

清晨,西风劲吹。这给惠州带来了秋爽气候。这时,街道川流不息,道路两傍的绿化树,繁花倾露而焕发更活鲜的生机,花香泌人心肺,树上小灵鸟喳喳唤出清脆婉转的歌音。鸟语花香的闹市,经过悄为宁静的夜晚,现又喧闹起来。

休闲悠然话苏堤

《惠州约会》的编者与我们一行六人,前往苏堤观光赏景,享受湖光山色的美。从惠州的闹市区平湖门前往孤山,有一条宽阔的石堤,名曰苏堤。橫于平湖与丰湖之间,起于闹市区的西湖东大门(平湖门),止于狮山脚下,长数华里,诗云“苏堤如带五千尺”。堤上有西新桥,桥下可通游艇。此堤始建于宋绍圣三年(公元一O九六年’。由苏东坡资助,栖禅寺僧人希固所筑。堤上有桥,名曰“西新桥”,后人称为“苏公桥”,又名“丰乐桥"。休闲悠然话苏堤

清雍正初,知府吳骞,以堤亘于湖之旷,处天心,月到空明,身入冰壶,水面金波璀璨,景如瑶岛,水天一色,上下寒光,有诗云"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倾边,多少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遂称"苏堤玩月”。

休闲悠然话苏堤

解放后,砌石加宽堤面,两旁栽相思,垂柳。漫步其上,放眼湖中,洲渚浮碧,朱楼隐现,波光潋滟,花艇戈游,华灯水影,玉塔卧澜,湖风喜月,山色含黛。

1983年,惠州市人民政府按其旧貌而重建西新桥。全桥用花岗岩石砌成设计,施工考究,由惠州著名书法家秦咢生题字。桥呈弧形,桥下有六个大小不一的洞眼,便于游艇自由穿梭。古桥新貌,蔚为壮观。

我们信步来到西新桥。站在桥上,只见左有丰湖,远映孤山泗洲塔,右有平湖,沙洲点翠九曲桥。湖面烟波飘缭,白鹭翩翩。虽然它仅有“一里一桥,”沒有杭州苏堤“六桥烟柳,十里绵长"的气势仅恢宏,也沒有“桃红柳绿”的春晓雅致,但惠州的的苏堤默默地坐落在平湖和丰湖之间,让“苎萝之西子"凭添了几分婀娜与娉婷。

休闲悠然话苏堤

这时,大家倾谈起惠州苏堤的由来。这里有一个非常动人的神话传说。

北宋绍圣元年(1O74年),大学土苏轼(字东坡)遭贬流放到惠州,偕同其爱妾王朝云一齐南下,寓居于现桥东片的白鹤峰下。孰料祸不单行,来惠不久,王朝云因水土不服,染病卧床,虽然延医诊治,但药石无效,与世长辞。苏东坡在万分悲痛之余,选择了黄道吉日,将其爱妾遗体厚葬于西湖孤山脚下。附近栖禅寺的和尚为了纪念王朝云,特地在她墓地前新建了一个亭子,名叫“六如亭",供后人瞻仰。

苏东坡在痛失爱妾之后,身心遭到严重挫伤,终日愁眉苦脸,寝食不安,更无闲情逸致吟诗作对。一天深夜正当他在床上睡态朦胧之际忽然被一阵悲哀欲绝的哭泣声惊醒。他睁眼一看,竞然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朝云归来,端坐在床前,只见她披头散发,神情憔悴,怀中紧紧抱着几个月大的宝贝儿子遁儿,解开衣襟,正在给其喂奶。东坡悲喜交集,连忙爬起身来,仔细观望。发现她全身衣服湿透,水流遍地。于是东坡便迫不及待地问“爱妾呀,我想您想得好苦呀,今晚终于把您盼回来了。可是您为何全身湿透?快请更衣,当心着凉。”只见朝云愁容满面,强忍泪水,含情脉脉地回答“郎君啊,妾身何尝不是昼夜记念着你们父子两人。,遁儿年幼,嗷嗷待哺,我怕他挨饿,白天人多,行走不便,只好等到夜深人静,我才偷偷赶回家来给他喂奶。从孤山脚下进城,有湖水相隔,为了赶时间,我只好涉水而归。以至衣衫湿透了。”东坡闻言,心如刀割。正欲上前安抚,忽然一阵怪风吹来,一闪眼便不见朝云身影。东坡急忙奔出门外到处寻找,但只见一片漆黑,不知所踪。只听到远处传来朝云断断续续的哀声“郎君珍重,好好照顾遁儿,以后我还会回家探望你们的,,,,,,。”东坡听后,愁肠寸断,坐立不安,再也无法入睡。天刚亮,立即命令下人备齐宝纸烛及三牲酒肴,祭品,匆匆忙忙赶到朝云墓前拜祭。并默默许愿“爱妾呀,您爱子心切,不怕困难,深夜涉水回家给遁儿哺乳,用心良苦,感天动地,念人敬佩。为了今后让您往返通行方便,我会想方法在泗洲塔下面搭建一座浮桥直通平湖门口,届时您便可以步行回家,免去涉水之苦了。”拜祭完毕,东坡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墓地。正是“母爱情深高于天,夫妻恩爱更缠绵。爱情坚贞天下颂,感人至深传万年。”

休闲悠然话苏堤

经过一番筹划和施工搭建,那座竹木浮桥终于修好。可是,浮桥建好后,却始终末见朝云回家团聚,令东坡百思不解。后来经过多方打听,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阴府有个规矩,凡是每座桥梁均派桥神驻守,任何鬼魂末经阎王爷批准,桥神一律不准放行,不得让鬼魂随意返回阳间探望亲人。因此,苏东坡一片苦心经营,竞弄巧成拙,再也不能与朝云阴魂相会,以至抱憾终生。休闲悠然话苏堤

再说平湖那座浮桥,由于是临时用竹木搭建,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时间长了,自然发生毁损。后来惠州老百姓筹资把竹木浮桥改建成为土石堤,逐渐加固完善。为了缅怀苏东坡,惠州百姓将这座土堤命名为"苏堤”。与此同时,惠州人民群公亦将朝云墓前的“六如亭"改称"还魂亭”。休闲悠然话苏堤

千百年来,“苏堤”不仅成为惠州西湖交通要道,也联系着九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巨变。休闲悠然话苏堤

这时,堤面上穿行着一批批兴致而来的游客和为生活,营生而奔波的市民。我们以欢畅而快乐的心情前往下一个景区一一孤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