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缺大師,缺認定大師的標準、制度和接納大師的心態

文化界現在有個怪現象,一旦有人自稱大師,甚至被別人稱為大師,立即就會遭到各種語言圍攻,口水都能把人淹死,大有不死不休之勢。這是為什麼呢?筆者以為,這是社會風氣造成的,也是文人相輕造成的。

關於大師,有人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民國之後無大師!”於是,很多自卑的,自己不能被稱為大師,卻又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人,似乎找到了理論依據,開始四處奔走,在各種場合,各種媒體上大肆宣揚。殊不知這完全就是一種站不住腳的,把今不如昔當做金科玉律的開歷史倒車的奇談怪論。

當然,一段時期以來,在一些急功近利者和缺乏底線、良知的媒體的推動下,社會上出現了人人稱大師、“大師”滿天飛的不正之風。一些社會機構,甚至只要有人繳納幾文錢就可以給其頒發一個大師等級證書。這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也讓大家對大師這個概念產生了種種誤解。

那麼,現在到底還有沒有大師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什麼樣的人才能算大師?大師的標準是什麼?這樣既可以搞清現在有沒有大師,又能讓人明白誰是真大師,誰是偽大師。

“大師”是怎麼定義的呢?根據百度漢語的定義,有三個:一.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為大家所尊崇的人。二.某些棋類運動的等級稱號。三.對和尚的尊稱。

我們通常所說的大師主要指第一類,即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為大家所尊崇的人。按照這個定義,當下應當有無數的大師。但是這個定義比較模糊,缺少具體化的標準。

筆者認為,在我們國家,任何一位“大師”都必須滿足4個硬性條件:一.遵紀守法,不反黨反國反社會主義,品德高尚,具有古聖先賢遺風;二.在其從事的行業、領域裡面,具有很高的成就,或在其學科裡面有很深的造詣;三.為國家、民族、社會,相關行業、領域、學科的發展作出或即將作出積極貢獻,甚至重大貢獻;四.在其所從事的行業、領域、學科裡面具有一定的甚至巨大的影響力。這樣的人毫無疑問完全可以稱為“大師”。

按照這個標準,我們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各個學科都有大師,而且長期以來大有人在。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大家認為沒有大師呢?文人相輕的特性使得那些不能成大師,卻又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人,自然而然成為了“民國之後無大師”這個論調的擁躉者。要使這句話成立,就必須把大師的標準無限拔高。只要把標準拔高到大師難以企及的高度,拔高到古聖先賢都可能望而生畏的高度,這個世界自然就沒有大師了。

你是大師,那好,我拿開宗立派的宗師標準來衡量你。你是宗師,我就拿聖賢的標準來衡量你。你是聖賢,我就拿神仙的標準來衡量你。無論如何,就是不能讓你成為大師!因為神仙的標準,人是不可能達到的。這樣一搞,這個世界自然就沒有“大師”了。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大師是歷史趨勢前面的弄潮兒,他們是站在人類文明制高點的人。如果沒有大師,我們的時代必然會倒退回去,現在應該比過去落後,將來應該比現在落後。可是,這種事情發生了嗎?沒有。以後會發生嗎?若是不發生全球性的毀滅性災難,也不會發生。

由此可見,我們這個時代不缺大師,而是缺大師認定的標準、制度和接納大師的心態。(薛波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