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出臺《深化“送法進企業”活動8條措施》

為全面貫徹落實“重點工作攻堅年”各項安排部署,切實有效推進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聚焦企業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送法進企業”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市委法治委守法普法協調小組近日印發《深化“送法進企業”活動8條措施》,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一是建立完善“送法”清單。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普法責任制要求,結合部門職能和企業需求,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安全生產法、知識產權法、產品質量法、環境保護法、企業所得稅法、價格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招標投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職業病防治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複議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等與面向企業開展執法、管理、服務以及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列入“送法”清單,並結合法律法規修訂等形勢變化及時予以調整完善,增強“送法”的針對性和準確性。

二是開展常態化法治宣講和培訓。各有關部門單位要選派專業力量,組建“送法進企業”法治宣講團,採取專題輔導、法治講座、交流研討、法律諮詢等形式,面向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開展法治宣講和培訓,重點宣講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闡釋黨和國家關於依法保障和促進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憲法法律對國有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保障和規範,突出宣傳“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圍繞產權保護、維護市場自由、保障交易安全、促進公平競爭等開展以案釋法,提高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管理能力水平。各有關部門單位原則上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送法進企業”法治宣講和培訓活動。

三是加強企業內部學法。各企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要結合日常執法、管理、服務工作,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完善內部學法制度,建立學法檔案和臺賬,引導企業職工深入學習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及時瞭解掌握關於法治建設的最新精神;深入學習憲法,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踐行憲法要求;深入學習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將企業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遵守生態環保、安全生產、質量標準、員工權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範。

四是推進企業法治文化建設。各企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要將“送法進企業”活動與企業文化建設、黨的建設相融合,指導幫助企業廣泛建立職工法治學校、法治講堂、法律圖書角(法律超市)、法治文化展示室、法治文化長廊、法治宣傳欄(櫥窗)等法治陣地,選拔、培養一批法治專業人才,鼓勵引導企業法治文化作品創作,經常性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和凝聚力、向心力。探索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提升企業依法治理水平。

五是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各企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要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完善法律顧問制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務室以及仲裁、公證、法律援助聯繫點等),完善相關制度章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及時妥善解決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依法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企業法律顧問定期開展“法治體檢”,對企業合同等進行合法性審查,梳理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隱患,及時提出法律意見建議,妥善處理各類矛盾糾紛,為企業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六是突出抓好重要節點普法。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利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稅收宣傳月、“5·1”國際勞動節、“6·5”世界環境日、安全生產月(周)、“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週等重要節點,通過法治成果展示、法治講座、法律諮詢以及法律知識競賽、法治文藝表演、法治主題徵文等多種形式,集中開展相關法律知識和政策規定宣傳普及活動,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企業發展的法治氛圍。

七是加大新媒體普法力度。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在用好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同時,加大門戶網站、微信、微博、頭條號、客戶端等新媒體普法力度,依託《“誰執法誰普法”—機關普法進行時》《濰坊法治風采—法治時空一線行》等欄目、“法治濰坊”微信公眾號以及本部門本單位新媒體平臺,及時發佈與企業相關的最新法律法規,分析典型案例,宣傳“送法進企業”的先進典型、經驗做法,積極探索“點單式”普法等新模式,提高普法效率和精準度。

八是加強對“送法進企業”的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深化“送法進企業”活動對於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保護企業家和企業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主要措施和時間進度,抓好推進落實,並及時報送相關情況。市委法治委守法普法協調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適時開展督導檢查,將“送法進企業”活動開展情況納入落實普法責任制考核並予以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