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挺輕機槍,在中國也曾大量使用

世界上第一挺輕機槍,在中國也曾大量使用

在機槍的發展歷史上,丹麥的“麥德森”輕機槍是值得人們去記住的一款名槍。這不僅因為它是世界上的第一挺輕機槍,更重要的是它性能好,衍生型號多,有三十多個國家曾有所採購,包括中國在內。

在“麥德森”輕機槍誕生之前,當時所使用的機槍都是水冷式機槍,笨重、機動性差。戰場需求輕機槍,“麥德森”輕機槍便應運而生。與水冷式機槍相比,“麥德森”輕機槍具有鮮明而典型的外在特徵:長長的彈匣插在機身上,採用輕巧兩腳架,可以抵肩射擊。這個標配外形,在隨後的四五十年間,成為了一道戰場上耀眼的風景。

“麥德森”輕機槍的名字來源於它的設計師,基型槍的口徑為8毫米,採用槍管後退的自動工作原理,空氣冷卻槍管。1902年定型生產,1904年出口比利時,正式名稱為8毫米M1904式“麥德森”輕機槍。

世界上第一挺輕機槍,在中國也曾大量使用

整體來看,“麥德森”輕機槍具有三個鮮明特點:

首先,是多用途性。它雖然是輕機槍,但在裝配有三腳架的情況下可以當高射機槍來用;其次,它的口徑範圍比較寬廣,可以使用多種不同彈藥種類;第三,就是它的結構簡單,皮實耐用,可靠性好。

當然,“麥德森”輕機槍也有不足之處,而且這些不足還有損輕機槍的名號。比如作為輕機槍,但它重達10公斤;作為機槍,它卻沒有高射速,一分鐘才能發射400發子彈。瑕不掩瑜,在當時性能更好的新型輕機槍還沒有面世的近50年間,“麥德森”輕機槍一統江湖,壟斷了當時的整個輕機槍市場。

不同的國家需求,衍生出不同的“麥德森”輕機槍產品,只口徑就有7.92毫米、7.65毫米、7.62毫米、6.5毫米等多種類型,其中以7.65毫米口徑的輕機槍最為知名。一戰、二戰中的各大戰場,都有“麥德森”輕機槍的身影。

世界上第一挺輕機槍,在中國也曾大量使用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曾從丹麥購買大量“麥德森”輕機槍,型號有M1916式、M1930式和M1937式。這些型號的“麥德森”輕機槍口徑全部為7.92毫米,發射的是7.92毫米毛瑟步槍彈。“麥德森”輕機槍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解放戰爭期間,人民解放軍曾繳獲過M1937式“麥德森”輕機槍。“麥德森”輕機槍為國產輕機槍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