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三國:喬國老有姓無名,貂蟬有名無姓,督郵無名無姓,是真的嗎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對於喜歡聽相聲的朋友來說,對《批三國》這個經典段子應該不會陌生吧?在這個作品中,有一個包袱是說,《三國演義》裡面有三人叫“三不名”,什麼意思呢?一個人有姓無名,一個人有名無姓,還有一個人無名無姓——有姓無名是喬國老,只知道他姓喬,至於喬玄這個名字,是戲臺上編出來的,因為不能在角色唸白的時候,只說“老夫喬……”,為了臺詞的完整,才編出了“玄”這個名字,意思就是他的名字其實是“懸著”的。另外,有名無姓是貂蟬,說貂蟬有名,但是沒有姓,相聲講到這裡,捧哏的會“縫”一句,貂蟬姓貂名蟬字丫環,緊接著逗哏一嘲諷,隨後指出貂蟬姓任叫任紅昌,是任昂之女。最後,那個無名無姓的是督郵,說督郵最倒黴,連姓名都沒留下,白捱了一頓打。

批三國:喬國老有姓無名,貂蟬有名無姓,督郵無名無姓,是真的嗎

然而,這只是相聲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其實在真正的三國故事中,這三位所謂姓名不全的角色,在不同的作品中,都有所提及他們的姓名。比如喬玄,他在歷史上的原型是東漢末期的名臣,橋玄。此人堪稱是最早欣賞曹操的名人,當然,在戲臺上說他是大喬小喬的父親,確實算是一種以訛傳訛,但也不至於像相聲裡說的那樣,懸著名字,才叫“喬玄”。而貂蟬在元雜劇中,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形象,也就是相聲中所謂的任紅昌,而在三國故事的雛形版本,《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已經作為呂布的原配妻子出現了,大致故事也跟《三國演義》差不多,歷史上的原型應該也是史書中記載的,因為跟呂布有感情而激怒董卓,直接引發呂布和董卓矛盾的那位婢女,至於歷史上的這位婢女,是否真的叫貂蟬,可能性也許不是很大。

批三國:喬國老有姓無名,貂蟬有名無姓,督郵無名無姓,是真的嗎

而督郵作為一個官職,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似乎在民間也被符號化,在歷史上當這個官的人,當然有很多,也不可能是無名無姓的。而且在《三國志平話》裡,督郵其實也是有名字的,也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覺得這個“路人甲”叫什麼無所謂,而且史書中有督郵被劉備打的記載,史書也沒提到督郵的名字,如果強行加上一個姓名,也許會讓同名的人“受連累”,既然他的作用就是來“捱揍”的,名字索性不提也罷,沒準《三國志平話》裡的督郵名字,就是那部小說作者心中討厭的人選,也不好說。那麼,三國故事中督郵的名字叫什麼呢?

批三國:喬國老有姓無名,貂蟬有名無姓,督郵無名無姓,是真的嗎

《三國志平話》明確寫道,督郵姓崔名廉,所以說督郵無名無姓,也只能是相聲演員的一種包袱設計。而且在《三國志平話》中,這個督郵其實還挺無辜的,並非《三國演義》裡那麼貪婪愚蠢的形象。因為崔廉的登場,是要調查安喜縣一樁人命案,那裡正是劉備在滅黃巾立功後,得到的第一個官職,但是受當地州郡官員的欺負,劉備吃了不少苦,張飛為給兄長出氣,一怒之下殺了太守,身為治安負責官員的劉備也沒法將張飛法辦,就只能應付著朝廷的破案指令。

批三國:喬國老有姓無名,貂蟬有名無姓,督郵無名無姓,是真的嗎

結果,為了儘快破案,督郵這才來到安喜縣,由此可見,督郵也是公事公辦,而且還直接將嫌疑人鎖定在了張飛身上,張飛一不做二不休,打了督郵之後,將他殘忍地殺害(處理督郵的手段實在不方便在本文中介紹了)。畢竟張飛殺太守屬於“暗殺”的範疇,沒有證據也可以拖延下去,可是光天化日之下,殺害督郵,劉關張三兄弟就徹底攤上了人命官司。《三國志平話》的故事發展到這裡,只能讓他們哥仨選擇逃往太行山,落草為寇去了,而不像《三國演義》中,張飛鞭打督郵後,劉備掛印離去,投靠師兄公孫瓚,還能在平原縣立足。

批三國:喬國老有姓無名,貂蟬有名無姓,督郵無名無姓,是真的嗎

可是,《三國志平話》已經打開了這種過分開放的“腦洞”,又該如何讓劉備重回主流視線呢?任由他們兄弟佔山為王的話,《三國志平話》可能就要變成“水滸平話”了,因此,為了圓這個場,竟然出現了漢靈帝對劉備佔山一事親自過問的設定,經過一瞭解才知道,傷害大漢有功之臣的根源,是十常侍擾亂朝廷。漢靈帝一怒之下,斬殺了十常侍,將他們的首級送到太行山上,以此作為對劉備致歉的表示,自然也就既往不咎,赦免了桃園兄弟無罪,而後將他們封到平原縣做官。

批三國:喬國老有姓無名,貂蟬有名無姓,督郵無名無姓,是真的嗎

到了這裡,這故事應該說扯得簡直不能再扯了,漢靈帝既不可能如此重視一個“小小的”縣尉佔山為王,更不可能殺掉像他父母一般的十常侍。所以,《三國演義》在重新梳理故事的時候,只能將這一段內容大規模刪減,保留了張飛打督郵的設定,去掉了張飛殺太守,更沒有劉關張落草的記錄,才讓三國的故事重回正軌,順利地引出了董卓進京,呂布登場等內容。而經過這樣一番改編後,督郵更沒有意義被賦予名字,因此,《三國演義》中喬國老有姓無名,貂蟬有名無姓,督郵無名無姓是事實,在《批三國》這段相聲中,包袱鋪墊的自然也盡顯巧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