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銘法官,春天歡迎你!

沈銘法官,春天歡迎你!

這個春天,就像人到中年,欣欣向榮的草木,戰慄在料峭的東風裡。

人就像樹枝上掛著的一片片葉子,今天還生意盎然,盼望著春天的溫柔,夏天的狂熱,但一夜寒冷就會凋零。

就這樣,上海金山區法院沈銘法官,突然離開了世界,生命定格在39歲。就像上海司法事業的春天裡,一片落葉的飄落,微不足道的離開。

除了家人與法律群體裡同行們的哀悼之外,這個世界估計沒有多少人在乎這樣一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儘管他才39歲,家裡有愛人,父母、岳父岳母與未成年的女兒。

悲痛在互聯網裡不斷的擴散。法律人,尤其法官們,好像看見了自己,一面是在波瀾壯闊的大事業裡不斷衝鋒的號角,一面是脆弱的生命,與家人的眼神。

不知不覺活到一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活下去前途坎坷,也只能負重前行。獨生子女們到了今天,開始養活四個老人,一個孩子,在微薄的薪俸中要學會艱苦度日,學會樂觀面對,開始有一點厭世,又不得不積極的入世。

這幾年,常見法律人的猝死。每次都會想到,生命的渺小與脆弱,死神看似遙遠,實際上隨時在等待著我們。

這是近幾年形勢所逼,新時代的征程開啟了,革命的任務、使命與口號,不斷高呼要年輕人向前衝。上級的命令,每天都量化成二百、三百、四百、百分百的指標壓到一線。

只是越來越虛無的說辭讓人迷茫,這幾年行業內的人都知道,空洞的說教開始盛行,大量大而空的口號不切實際的任務橫行。一個法官除了工作,還要開會、調研、寫文章、評比、政治學習、還要參加幾十樣的社會活動。

立法雖然越來越多,文件雖然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沒出過正義路。法官們很少獲得真是的尊重與關心,人卻想當然的從民工、到農奴從農奴又演化成了機器。

在上的領導為了解決某個司法問題,提出了一個目標,一級一級的研究落實。結果透支了多少年輕的生命,就是為了總結匯報的時候說一句“我們勝利完成了任務”。

歷來偉大的事業,需要催人奮進,不斷的前赴後繼。可是現在的事業,越來越虛幻,越來越喪失意義。不知道他們與我何干?不知道生命為什麼存在?

文章不適合寫的太長。作為法律人,感同身受的悲傷。逝者應當安息,生者應當堅強,在血痕中再次反思生命、未來、家庭與意義的話題。

沈銘法官,春天歡迎你。這裡溫度適宜,雨水豐潤,草木溫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