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蘇軾《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蘇》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宋代蘇軾《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蘇》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徐君猷攜帶酒到臨皋亭探望蘇軾。蘇軾出門迎接,蘇軾即景生情而作該詞。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蘇註釋:



覆塊青青麥未蘇,江南雲葉暗隨車。臨皋(gāo)煙景世間無。覆蓋著的田畦,小麥還沒有返青。像雲一樣的枯葉悄悄地在車輪下飄著。臨皋亭雲煙繚繞的景色奇麗,世間少有。覆塊:覆蓋著的田畦。蘇:甦醒,這裡指返青。江南:代指黃州。臨皋:臨皋亭,在黃岡南長江邊,蘇軾被貶黃州時曾居住在此。煙景:雲煙繚繞的景色。

雨腳半收簷(yán)斷線,雪林初下瓦疏珠。歸來冰顆亂黏(nián)須。雨小了一半的屋簷水滴斷絕了,剛剛下的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動。回到房間座上時鬍鬚都結成冰了。雨腳:雨滴。雪林:形容霰(xiàn)粒紛紛。初下:剛剛下。瓦疏珠: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動。



蘇軾的主要作品有: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贈劉景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江景、少年遊·潤州作、鵲橋仙·七夕、西江月·平山堂、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花影、行香子·述懷、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水調歌頭·暱暱兒女語、浣溪沙·端午、石鐘山記、菩薩蠻·迴文夏閨怨、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上元侍宴、臨江仙·送王緘、浣溪沙·詠橘、南鄉子·送述古、行香子·丹陽寄述古、南歌子、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行香子·秋與等。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蘇》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併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