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賽罕區消費者協會舉辦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

為紀念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守護安全、暢通消費”年主題,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經營者誠信經營,按照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呼和浩特市消費者協會“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紀念活動安排,適應疫情防控的需要,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賽罕區消協於2021年3月15日在賽罕區十二個街道辦事處(鄉鎮)分散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同時分點布面在社區、廠礦、學校、商超、農村開展消費活動“五進”活動。

一、活動的組織

此次活動,賽罕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賽罕區消費者協會成員單位宣傳部、公安分局、人民法院、教育局、農牧水利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改委、各辦事處(鄉鎮)等部門和單位全力參與。制定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在社會面全方位立體展開,在各宣傳點設立宣傳展臺,製作宣傳展板、條幅,設立假冒偽劣商品展臺和投訴臺,並向過往群眾散發宣傳材料,解答消費者在消費維權方面的疑問,向群眾提供政策諮詢、法律維權、辯假的常識,營造一個放心安全消費在賽罕的誠信消費環境。

二、工作措施

為了此次活動的順利進行,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賽罕區消協、成員單位早行動、早部署,採取一系列舉措提前預熱造勢。

一是強化組織,推進活動有序開展。該局多次召開3.15活動專題會議,充分認識開展“守護安全、暢通消費”年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制定了《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賽罕區消費者協會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層層細化責任,分級包乾實施,確保整個紀念活動得以有條不紊地開展。

二是強化宣傳,推進消費維權社會共治。該局通過印製《315專刊》、宣傳板、宣傳視頻、懸掛宣傳條幅等提前策劃好相關宣傳活動。重點宣傳新《消法》等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重點開展對經營企業、市場舉辦者的普法教育活動,提升市場主體的學法、守信意識,促進轄區人民落實法律規定的各項責任義務,推進消費維權源頭保護。建立與行政職能部門、行業管理部門、新聞媒體等社會有關方面的維權常態合作關係,發展和創新維權機制,推進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截至目前共製作展板24塊、宣傳條幅60餘幅、消費指導等宣傳冊3萬餘冊、印製315專刊1萬份。

三是強化與防疫復工、提振經濟復甦結合,推進維權護法行動成果。開展一系列消費維權活動,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所管轄區內各大超市、電器經營部、商場、農貿市場等。通過查看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明等,檢查相關經銷商是否具備市場主體經營資格,產品質量是否符合國家規定。通過檢查臺賬等了解市場最新動向,防止以次充好產品及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市場,積極排除安全隱患。引導經營業主強化安全意識,嚴格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誌,督促其守法經營。依法取締無照經營,防止“三無”產品、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市場。

四是強化機制,推進消費教育引導活動。充分利用“3.15”活動為契機,結合轄區實際,深入開展“12315”五進活動,進一步加強農村、城鎮社區“一會兩站”規範化建設。採取多種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擴大12315“五進”工作覆蓋面,建立健全12315受理、分派、跟蹤、督辦、反饋的“快速通道”工作機制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接訴即辦平臺12345聯動機制,形成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消費成員單位、經營者共同解決消費者訴求的工作機制,快速解決消費糾紛,進一步提升社會新媒體、輿情維權的工作效能。努力把消費維權“關口”前移到消費教育與引導、消費警示、消費知識普及上來,引導廣大消費者樹立科學消費觀念,提高維權防範意識和依法維權的能力,指導廣大經營者加強行業自律、誠實守信經營,營造全社會人人關注消費維權、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過去的工作效果

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疫情發生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諸多影響,牢固樹立保市場振經濟、強監管惠民生的理念,積極主動作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市場監管,有力促進了轄區企業在短時間內的復工復產,穩定了市場供應秩序,保障了疫情期間人民群眾的生活必需品不缺貨、不漲價,為賽罕區經濟社會的穩健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突出消費維權,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一是放心消費創建,提振消費信心。賽罕區市場監管局、區消協圍繞放心消費創建活動主題,積極加強消費教育引導,把創建活動不斷推向縱深,通過開展放心消費創建,引導企業將放心消費創建融入經營活動全流程,推動消費維權社會共治,不斷提高消費者的獲得感與滿意度。二是實現“五線合一”,暢通訴求渠道。根據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將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五條市場監管熱線整合為12315一條熱線,同時實現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接訴即辦平臺12345聯動機制。進一步暢通消費者訴求渠道,實現了“一號對外、多線並號、集中接聽、便民利企、高效執法”的新型市場監管投訴舉報機制。三是加強投訴處理,提升工作效能。充分發揮12315投訴舉報平臺作用,認真受理消費者關心、社會關注的消費領域熱點、難點問題。2020年,共受理各種消費投訴舉報案件4441件,其中,全國12315互聯網消費舉報平臺接收投訴舉報案件2564件,已處理2475件,消費投訴案件辦結率為97%。全區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平臺接收投訴舉報案件1877件,已全部辦結,辦結率為100%,共計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97.8萬餘元;為加強消費維權工作,形成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氛圍,按照市局“一會兩站和12315五進工作”要求,我局積極推進賽罕區消費維權網絡體系建設,目前,全賽罕區“一會兩站”已覆蓋到轄區各大商場、超市、鄉鎮和村居,達178個,轄區內共評選出30家“放心消費示範單位”

突出重點產品監管,淨化市場消費環境。疫情期間,賽罕區市場監管局緊盯藥品、醫療器械、生活必需品市場的價格及供應,對城區農貿市場、餐飲店、藥店進行駐守監管。完成我局800批次及呼市局793批次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樣任務及系統錄入工作;完成市局下派的藥品抽樣任務27批次;因疫情工作需要,協調各類快速檢測試劑用於各隔離酒店餐飲環節保障工作。截止目前,共下發各類檢測試劑約2300批次;完成大型會議、培訓及校園食品安全駐會快檢10餘次。

突出食品安全監管,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出臺《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了黨政領導幹部和食品安全監管單位責任,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綜合治理兩個考評體系。食品風控工程成效顯著,全區共有70家食品餐飲企業建成透明車間或視頻監控,實現了生產過程可視化。部分企業通過ISO22000企業認證,學校食堂全部實施了“互聯網+明廚亮灶”視頻工程。農村集體聚餐備案254起。加強冷鏈食品監管力度。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關鍵時期,通過規範冷藏冷凍食品經營行為,防控疫情傳播風險,切實築牢了安全防線。

突出安全隱患防範,排查特種設備安全。深入開展特種設備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督促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對轄區內的156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開展了隱患排查工作,共發現一般問題34條,所有問題均已按時完成整改;配合呼市市場局對轄區內的8家氣瓶充裝單位進行年度檢查;配合自治區市場局對轄區內的萬達文化酒店、內蒙古晶環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進行了滾動檢查;開展電梯智慧化監管試點工作,對凱元廣場的10臺電梯進行了智慧化改造。

突出精準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局幹部職工對全區規上企業實行包乾到企,現場辦公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企業中遇到的困難。克服重重困難開闢“綠色通道”,確保企業快速投產,滿足一線抗疫需求。持續優化行政審批服務。註冊登記窗口認真實施“一站式”辦公制和“一條龍”服務制,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的“四個辦”服務,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共登記各類企業12862戶,其中新設企業5660戶,新設個體工商戶、農民合作社6785戶,資金數額35.1萬元,從業人員共計12177人。使賽罕區經濟發展在疫情期間繼續保持了又快又穩的發展勢頭。

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及消費升級新趨勢,2021年,賽罕區市場監管局將聚焦消費維權年“守護安全暢通消費”主題、聚焦特殊時期消費投訴舉報的新熱點、聚焦消費轉型升級的新趨勢,有針對性地做好以下各項工作:一是持續推動12315平臺投訴舉報處理效能提升;二是推動放心消費創建向縱深發展;三是開展一系列消費維權宣傳教育引導活動,督促市場主體履行消費維權主體責任;四是努力破解消費維權“痛點”“難點”,強化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的打擊,進一步為廣大消費者營造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賽罕區消費者協會舉辦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


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賽罕區消費者協會舉辦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


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賽罕區消費者協會舉辦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


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賽罕區消費者協會舉辦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


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賽罕區消費者協會舉辦202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